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千古謎題:皇帝為何寵倖宦官(二)|疏敏鉤沉

當你的權力不願意置於整個系統中, 這個系統就會全盤崩潰, 整個企業系統就會混亂, 最終的結果是企業做不好倒閉, 從這個角度來講, 明朝宦官的強大, 本質上不是宦官的問題, 而是明朝的皇權不願意置於文官集團制約下的必然產物。

【疏敏鉤沉】

明朝開國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沒有對宦官進行防範, 他當年在皇宮中立了一塊鐵牌, 鐵牌上刻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 預者斬!”意思就是說宦官不能專權, 如果敢專權, 那就殺無赦, 但這麼一塊鐵牌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為什麼是這樣子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

朱元璋是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而且是開國之君, 這個人最大的毛病是出身不好, 是個要飯的, 後來當了開國之君, 但他手下那些臣子是官僚系統, 這些人都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 有文化和學歷, 這時候朱元璋的心態有個核心的問題就是自卑。 在整個團隊管理的過程中, 他的手下無論在學歷在能力都超過他, 甚至他的手下表面上喊他一聲“朱董事長”, 骨子裡是看不起他的, 但是到朱元璋這就不行了, 他是開國之君, 自卑的他就會混淆概念, 他覺得你們對我的勸諫實際上是一種諷刺, 所以在朱元璋那個朝代, 你做個大臣就特別難。

比如你給他寫個奏摺, 要是全用文言文或四六駢文, 讀起來特別難懂, 朱元璋會說你諷刺我沒文化,

拉出去斬, 你看內心自卑吧!你要是給他弄大白話寫篇奏摺, 朱元璋剛開始看還挺喜歡, 都看得懂字都認識, 但過會他就明白, 你不還是諷刺沒文化嘛!拉出去斬了, 所以那個時候你跟朱元璋做大臣就特別難做, 所以現在民間還留下很多朱元璋苛刻的對待文臣的故事。 比如說有的人誇他, 他都受不了, 有人說叫他“光天化日, 以身作則”, 這是誇他的好話, 但是朱元璋不這麼認為, 他當年出家做和尚, 會覺得說光天化日, 諷刺他做過和尚, 光天化日是說光頭, 以身作則在吳語系中, 發音“作則”的“則”通“賊”, 他認為諷刺他當年參加過農民起義是賊人出身。

從明朝開始, 由於朱元璋的自卑心態, 開始就大興文字獄,

來迫害文官集團, 使得原有的監督制系統全盤崩潰。 等到了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 朱棣上臺之後, 就更可怕, 朱棣獲得的權力來源是不正當, 通過靖難之役奪得侄子建文帝的權利, 於是他又擔心建文帝的臣子會反對自己, 更加迫害知識份子和文臣集團, 一方面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一方面對建文帝的舊臣全盤抹殺和迫害。 最典型的就是方孝孺被誅殺十族。 在這種情況下, 明成祖朱棣也不可能相信文官集團, 但是國家又需要進行正常的決策, 無論是明成祖朱棣還是明太祖朱元璋都需要靠一支可靠的, 能夠有效聽自己話的力量, 對自己絕對忠誠的力量來管理國家, 乃至於制約文官集團。 朱元璋選擇武官,
靠錦衣衛來監督, 朱棣在錦衣衛的基礎上又搞了東廠、西廠、內行廠, 靠宦官集團來制約文官集團, 這就是明朝宦官的本質。

明朝宦官的本質是在正常的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的系統下誕生的奇葩東西, 它實際上是皇權的外延和拓展。 明朝皇帝不願意把自己的權力放在制度下進行監督, 不願意把它放在正常的公司治理環境下進行監督, 而產生的一個奇葩行為和奇葩產物, 就好比很多單位領導, 不願意正常的跟單位的人事部門進行溝通, 正常的業務部門溝通, 他不問正常職務的人, 他問小蜜, 問自己的司機, 跟這些人搞到一起去, 這是一個正常的企業組織被破壞的典型表現, 但是你要明白, 當你的權力不願意置於這種系統中,

這個系統就會全盤崩潰, 整個國家系統企業系統就會混亂, 最終的結果是企業做不好倒閉, 國家幹不好亡國, 從這個角度來講, 明朝宦官的強大本質上, 不是宦官的問題, 而是明朝的皇權不願意置於文官集團制約下的必然產物罷了。

《疏敏鉤沉》

第一財經廣播推出的創新欄目, 本欄目根據歷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學經典人物片段等來剖析現今經濟生活和現代企業管理中湧現的新現象、新問題, 以史鑒今。 (更多第一財經廣播的音訊產品, 您可在阿基米德中收聽。 )

17:50~18:00(重播)

主講人:趙疏敏, 滬上著名講師, 精通歷史、金融、經濟法學, 同時受聘于全國各地企業教授公司管理和金融理財等課程。

往期《疏敏鉤沉》精選作品:

作者:趙疏敏 財經講師

編輯:秦川

監製:葉柳

“第一財經廣播”

作者:趙疏敏 財經講師

編輯:秦川

監製:葉柳

“第一財經廣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