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各諸侯國VS天子:最合適的黃金比例是怎樣的

如果把共和制的國家比成一個上市公司, 那麼古代的君主政體便仿佛不上市的家族制集團企業。 大事基本董事會說了算, 而且股東還很多, 姓張王李趙什麼的;而君主政體呢, 惟有自家人:皇室成員才能“持股”。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封建王朝的大股東自然是皇帝本人, 他所憂慮的, 便時怎樣用最小的成本, 牢牢掌握住這個集團公司。

現在的許多大型上市公司, 董事長或者大股東持股很少, 只占總股本的10%、5%, 甚至更低, 但他們卻能牢牢掌控公司, 奧妙就在於攤薄股份, 讓盡可能多的小股東持股。

這樣一來, 每個小股東的威脅, 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大股東無需更多資金佔用, 就可以將公司全盤掌控。 這招在古代王朝中也用得溜熟———而且不用等到漢朝景帝、武帝父子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早在西周建國、甚至更早就已經用上了。

西周初年, 分封的諸侯國有幾十個之多, 加上舊邦國, 大概上千。 但這些諸侯國面積比較小, 可以說, 一個“國”比今天一個縣大不了多少, 這樣的“股權攤薄”, 每個小“股東”的活動能量, 和王權相比, 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且不說財力, 就拿軍力而言, 西周時代“上國三軍, 次國二軍, 下國一軍”, 一個軍的編制人數按照《周禮》是12500人, 但從考古學的考據結合實際可以推斷, 實際上應只有3000人左右, 稱為“師”。

也就是說, 即便是“上國”, 兵力也不足萬人, 而這樣的“上國”在西周時代如鳳毛麟角———當時國力較強或爵位較尊貴的魯國、宋國、齊國、晉國等, 都只有“二軍”或乾脆只有“一軍”。

而“大股東”周天子有多少人馬?《周禮》中記載稱, 周成王時代, 周天子就有駐紮首都豐鎬(今天西安一帶)的“西六軍”, 和駐紮洛邑(今天洛陽一帶)的“東八軍”, 一共14個軍。 到了周穆王時, “東八軍”經常被調入關中, 和“西六軍”一起投入對西北、北方遊牧民族的攻防戰, 於是又在洛邑重新建立了“新東八軍”, 總兵力增加到22個軍。

“大股東”周天子對任何一個“小股東”———諸侯的兵力優勢都至少是近5倍, 最多的竟達22倍。 而據先秦史料記載, 周初所號稱的“千國”, 最大的不過方圓100裡, 人口9萬左右,

周天子的14個軍按最少編制計算也有4.2萬人, 說是“泰山壓頂”怕絲毫不為過。

後世的“股權攤薄”也大抵照方抓藥。 宋朝曾有學者總結“大小股東”力量對比的奧秘, 指出“黃金比例”應該是“以京師之力可以制強藩鎮, 合天下之眾可以制京師”, 也就是說, “大股東”對任何一方諸侯都應該具有摧枯拉朽的壓倒優勢, 而倘若天下諸侯合兵一處, 則應該可以反壓對朝廷的強勢。 之所以要這樣設計, 是擔心一旦朝廷中樞發生突變, 可以借助地方勢力的聯手“勤王”扭轉局面。

而這樣的設計也的確不是多餘的:南朝劉宋太子劉劭曾發動宮廷政變, 殺死父親宋文帝劉義隆, 控制全部“台軍”(中央軍), 幸虧按“黃金比例”配置的各地駐軍劉駿、劉誕等部迅速集結,

才將叛亂迅速討平;南宋那個著名的“逃皇帝”高宗趙構, 也曾被近衛軍將領苗傅、劉正彥發動政變, 逼迫退位, 多虧韓世忠、劉光世、張浚等各地駐軍的合力足以壓倒叛亂的“赤心軍”, 才總算翻盤成功。

然而這個“黃金比例”往往很難被長久維持, 經常會從平衡到失衡, 甚至徹底翻船。

帝王處於防範心理, 往往會並購小的諸侯國。

西漢武帝的“削藩退恩”, 幾乎剝奪了諸侯王的兵權;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覺得連地方武裝———州郡兵也不保險, 索性全部廢除;曹魏惟恐諸侯王合起來有造反能力, 把諸侯國的兵力削弱到每個王國只有“老兵數百人以供灑掃”的地步;北宋真宗時期全國兵力總額為91.2萬, 隸屬中央的禁軍總兵力達43.2萬,

已接近一半, 而到了幾十年後的英宗時, 全國總兵力116.2萬, 禁軍總兵力竟高達66.3萬, 遠遠超過半數, 也就是說, 就算全國的地方軍統統造反, 也還是奈何龐大的禁軍不得。

在現代大型企業中, 儘管由於股權分散, 大股東只需控制極少的股權, 便可掌控整個公司的命門, 但他們畢竟在明處, 商戰中被躲在暗處的覬覦者冷不防搞個惡意收購, 換莊成功者不知凡幾。 遠的比如國美的黃光裕和陳曉之爭, 近的就有萬科股權之爭。

另一方面, 諸侯國有野心的, 就會吞併其他小股東而做大, 直至實力達到不把天子放在眼裡。

西周的“千國”(據說實際上約800個)到春秋初年只剩下170多個, 諸侯勢力增強, 周天子勢力卻被削弱, 此消彼長, 到了周王和鄭莊公交惡的時候, 周天子拉了4個小諸侯國壯膽,也不過勉強在兵力上和一個鄭國持平;等春秋末、戰國初,大國剩下7個,小諸侯國所剩無幾,也就是“戰國七雄”。

前些年,青島啤酒的股東之一,日本的朝日啤酒,暗中收購德國等其他小股東的股份,差點就超過了最大股東國資委的49%,還好及時發現,採取了措施制止。

還有另一種形式。東漢後期,皇帝的親兵,本來是越騎、屯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營”,等到曹操、曹丕父子“小股東坐大”,就偷偷把自家的親兵———武衛、中領、中護、中壘、中衛五營塞進禁軍,不聲不響地給“五校尉營”減肥。到了漢獻帝末年,曹家的五營總兵力超過5萬,而“五校尉營”竟然“不過數百”,到了這時候,曹家不去當這個皇帝,簡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正如現代商戰中的股權置換。攻防雙方,都應能從故紙堆裡,尋到一些可資借鑒的靈感。

在帝王時代,由於君權的神聖和獨斷,“黃金比例”的失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當下的公司組織裡,人們可以利用規則和監督制度,去約束權力,確保股權的“黃金比例”:以京師之力可以制強藩鎮,合天下之眾可以制京師。

正版 春秋戰國套裝 全3冊 中國通史史記同類暢銷書籍 ¥92 購買

周天子拉了4個小諸侯國壯膽,也不過勉強在兵力上和一個鄭國持平;等春秋末、戰國初,大國剩下7個,小諸侯國所剩無幾,也就是“戰國七雄”。

前些年,青島啤酒的股東之一,日本的朝日啤酒,暗中收購德國等其他小股東的股份,差點就超過了最大股東國資委的49%,還好及時發現,採取了措施制止。

還有另一種形式。東漢後期,皇帝的親兵,本來是越騎、屯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營”,等到曹操、曹丕父子“小股東坐大”,就偷偷把自家的親兵———武衛、中領、中護、中壘、中衛五營塞進禁軍,不聲不響地給“五校尉營”減肥。到了漢獻帝末年,曹家的五營總兵力超過5萬,而“五校尉營”竟然“不過數百”,到了這時候,曹家不去當這個皇帝,簡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正如現代商戰中的股權置換。攻防雙方,都應能從故紙堆裡,尋到一些可資借鑒的靈感。

在帝王時代,由於君權的神聖和獨斷,“黃金比例”的失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當下的公司組織裡,人們可以利用規則和監督制度,去約束權力,確保股權的“黃金比例”:以京師之力可以制強藩鎮,合天下之眾可以制京師。

正版 春秋戰國套裝 全3冊 中國通史史記同類暢銷書籍 ¥92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