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成功父親拋棄隆武帝逃跑,用了個拙劣藉口,皇帝下旨都攔不住他

在崇禎皇帝死後, 明朝還持續了18年, 出了三位皇帝——弘光皇帝、隆武皇帝和永曆皇帝, 其中又以隆武帝朱聿鍵的身世最為傳奇, 他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孫, 而且在繼位之前做過兩次牢, 原本根本與大明皇位無緣, 可是機緣巧合將他推上了皇位, 也給他賦予了更大的歷史責任。

南明世系表

而隆武帝本人也樂於承擔這樣的責任, 也許是因為幼年和青少年時期遭受了較大的挫折, 所以他不同于一般的明朝藩王, 他有能力, 也有擔當, 願意在那樣的亂世中成為領導大明中興的皇帝。 但是造化弄人, 隆武帝雖然有著中興的能力和意願, 卻沒有這樣的實力, 因為他沒有軍隊, 甚至連自己的班底都沒有。

隆武帝

因為隆武帝在1644年弘光帝登基後才被從鳳陽的皇家監獄中釋放出來, 1645年弘光政權被清軍消滅後, 隆武帝在福建登基, 擁立的大臣是鄭芝龍和鄭鴻魁等鄭氏家族, 鄭芝龍等人擁有當時南明較為強大的軍隊, 所以隆武帝只能依靠鄭芝龍等人進行統治, 而鄭芝龍有個兒子叫鄭森, 後來被隆武帝改名成功, 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但在那個時候鄭成功還不是主要人物。

鄭芝龍

隆武帝一心想要恢復大明江山, 他指揮鄭芝龍出福建到江西去支援當地的抗清活動, 但是鄭芝龍卻一點也不熱心, 他只想守著福建的地盤, 隆武帝根本指揮不動他, 所以只能看著江西義軍被清軍鎮壓下去, 江西大部淪陷後清軍就考慮進攻福建了。

當鄭芝龍聽到清軍準備進攻福建的消息之後, 鄭芝龍就開始調動軍隊了, 不過不是前進, 而是後退, 準備退到自己的老巢, 據史料記載:“鄭芝龍微聞之, 因疏稱“海寇狎至, 今三關之餉取之臣, 臣取之海, 無海則無家, 非往征不可。 ”拜表即行。 ”鄭芝龍聽到清軍即將南下的消息之後, 上疏隆武帝假稱海盜襲擊自己的大後方, 而如今三關的軍隊的軍餉都出自自己, 自己的軍餉來源都是海上經商所得, 如果海盜破壞自己的大後方, 會影響自己的經濟來源。 上完表也不等皇帝批示, 馬上率軍撤離了。

所謂海盜, 大多數時候就是倭寇

鄭芝龍一撤, 福建便無法堅守, 隆武帝深知這一點, 但是他也很無奈, 因為他制約不住鄭芝龍, 所以無奈之下隆武帝只能選擇與鄭芝龍一起撤退。 於是隆武帝“手敕留之曰:先生稍遲, 朕與先生同行!”但是等皇帝的使者去給鄭芝龍送手敕時, 鄭芝龍的船隊已經航行了很遠了。

隆武帝就這樣被鄭芝龍無情的拋棄了, 而隆武帝也不能坐以待斃, 所以他選擇經江西退往湖南,與在湖南的南明其餘勢力靠攏。1646年八月二十一日,隆武帝從福州起行,清軍一路追趕,終於在福建與江西交界的汀州,隆武帝被清軍俘虜。

1646年10月形勢圖

被俘之後的隆武帝保持了他作為帝王的尊嚴,最終選擇了絕食自盡,沒有辱沒自己的祖先。而鄭芝龍手握當時東亞最強大水師,卻不戰而逃,而且連皇帝的安危都不顧,可謂不忠,而之後鄭芝龍更是投降了清朝,還想為清朝招降抗清的兒子鄭成功,不過鄭成功最終也沒有選擇與清朝合作,鄭芝龍因為喪失利用價值被清朝處死,可謂死有餘辜。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

所以他選擇經江西退往湖南,與在湖南的南明其餘勢力靠攏。1646年八月二十一日,隆武帝從福州起行,清軍一路追趕,終於在福建與江西交界的汀州,隆武帝被清軍俘虜。

1646年10月形勢圖

被俘之後的隆武帝保持了他作為帝王的尊嚴,最終選擇了絕食自盡,沒有辱沒自己的祖先。而鄭芝龍手握當時東亞最強大水師,卻不戰而逃,而且連皇帝的安危都不顧,可謂不忠,而之後鄭芝龍更是投降了清朝,還想為清朝招降抗清的兒子鄭成功,不過鄭成功最終也沒有選擇與清朝合作,鄭芝龍因為喪失利用價值被清朝處死,可謂死有餘辜。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