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高中時候一段不堪的往事:我如何理解“衣帶漸寬終不悔”

講故事之前, 先來讀一首宋詞: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 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這首詞, 稍有文化的人都認識!特別是“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 經王國維用以闡釋人生三境界, 幾乎是人人皆知。 如何理解這兩句詞, 我有一段搞笑——甚至是下流——卻也合乎常理的經歷。

高二下學期, 一道閱讀題裡引用了“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詞。 語文老師——賈老師讓我們思考之後說說它的意思——賈老師當時提示說:“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對愛情的執著。 ”我當時是這樣想的:“衣帶漸寬”指的是解開衣帶、脫下衣服, “終不悔”指的是兩個人“發生肌膚關係”後永不後悔;“伊”是她, “消得”大概只兩人常常“在一起”, “憔悴”是指作者形容憔悴。

這就是我那時候的理解。 你會大笑吧!你會覺得我很低俗下流吧!

需要說明的是, 當時賈老師並沒有把整首詞都告訴我們, 我也沒有讀過這首詞。 我當時也沒有在課堂上說出我的想法。

聽完老師的講解, 我羞愧得不敢抬頭, 自己覺得自己十分下流。

原來“衣帶漸寬”指的是因思念而消瘦, 並不是“脫衣服”;“消得”乃是指“消瘦得”。

下課後, 我把我的理解告訴一個好朋友, 他大笑。 一邊笑一邊說:“難怪你名字中帶了個豔字。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說, 他說:“豔字不正是由豐和色組成嗎?不正說明你好色嗎?”我於是落下了一個“豐色”的外號。

現在想一想, 那時候對於愛情是一團模糊。 每一提到“愛情”二字, 總會聯想到性。 我敢肯定, 如果賈老師沒有提示, 我不會朝“脫衣服”上想。 為什麼一個高二學生對愛情的認識還僅僅局限於性呢?除了生理的原因之外, 和教育有沒有關係呢?有的, 有很大關係。 試問, 從初中一年級——就是七年級到高中三年級, 語文課本裡有一篇文章專門談論愛情嗎?有一篇——哪怕是短短的幾百字的短文告訴學生什麼是愛情嗎?沒有。 老師們也從來沒有認真地跟學生講解愛情。 很多時候, 老師、家長都視愛情為洪水猛獸, 對孩子們避而不談。 如果有人告訴初中生高中生愛情是什麼, 如果初中生高中生多讀一點關於愛情的文章——當然是大家的文章而非下三濫的文章,

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初中生高中生早戀, 就不會有那麼多初中生高中生相約旅店。

今天看《宋詞三百首》, 看到柳永的詞, 想起“豐色”這個外號, 就寫下了以上這些文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