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後代:情種、張愛玲、一步之遙的漢奸

本文2711字, 讀完大約需要5分鐘

“江山代有才人出, 新人快意舊人哭。

曾李凋盡子孫在, 不戀新桃戀舊符。 ”

從赫赫中堂李家開始,

我們來說一點偉人豪傑們身後的事。

1

世間再苦痛的事, 李鴻章也經受過。 1892年正月初六, 在自己七十大壽的第二天, 他眼睜睜地看著15歲的兒子李經進一病不起。 剛剛一片喜慶大紅大紫的相府, 一眨眼就變成了黑紗白綾。

白髮人送黑髮人。 即便是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的李鴻章, 也禁不住悲傷難抑。 李經進極其聰慧, 而從病發到病亡, 不過短短三天。 從大喜到大悲, 李鴻章的心裡是什麼滋味,

不難想像。

又過半年, 李鴻章的繼室夫人趙小蓮也病逝了, 年僅55歲。 這已是李鴻章第二次亡妻。 跟前一位只活了40歲的周氏夫人不同, 趙氏夫人的“旺夫運”極其明顯。 自從1863年嫁給李鴻章, 不但第二年就為老李生了一個兒子李經述, 而且李鴻章的淮軍也把太平天國送進了墳墓。 從此李鴻章一路順風、青雲直上, 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文華殿大學士, 成為晚清第一重臣。

趙氏在李家的三十年, 也是李鴻章大紅大紫的三十年:除太平、辦洋務、練海軍、開學堂。 但趙氏一死, 未來十年等著李鴻章的便是一連串的厄運:甲午戰敗喪權辱國、遠離京畿外放嶺南、庚子大亂後收拾殘局、在《辛丑合約》上簽下駡名後吐血而亡……

趙氏為李鴻章生了一子李經述、一女李經璹(李菊耦)。 李鴻章把李菊耦嫁給了能力出眾的張佩綸, 兩人的孫女叫張瑛, 後來為人熟知的名字是張愛玲。

2

李鴻章與周氏夫人有一子李經毓, 但不幸早夭。 四弟李昭慶將自己的長子過繼給他, 便是李鴻章的長子李經方。

李經方曾任駐日公使, 李鴻章在世的時候, 他幾乎都是在其父身邊襄助幫辦外交事宜。 李鴻章赴日簽訂奇恥大辱的《馬關條約》, 李經方一直陪同在側;而後來割讓臺灣給日本時, 也是李經方前去辦理的交割事宜。 在簽約之後, 李氏父子立即成了千夫所指的漢奸賣國賊,

李鴻章歎氣道我一生的事業, 從此掃地無餘。

李鴻章死後, 李經方在朝中的地位自然也不如以往。 但作為李氏一族的掌門人, 辛亥革命之後他定居上海, 李氏各族的老老少少也都到了上海。

李經方的大兒子李國燾是法國太太所生, 留學劍橋大學, 後來是上海市郵政局局長;而英國太太所生的小兒子李國烋, 卻是個尋花問柳、狂嫖濫賭的敗家子。 1927年北伐軍到上海, 李國烋竟然勾結外人要逼迫李經方交出財產。 有子不肖, 李經方不得不趕緊賣掉上海的產業逃往大連, 最終死在那裡。

而李國燾是個情種。 他在劍橋讀書的時候, 不僅身份無人不知, 人也長得英俊瀟灑一表人才。 他跟一名英國女子戀愛,

臨畢業時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但李經方不管這些, 要求他立即回國, 跟早已定好的安徽同鄉的女兒結婚。

李國燾決定回國去說服父親, 臨行時英國女友送他一枚18k金的戒指, 還有一張照片和一縷金髮。 但李國燾一回國, 就知道自己天真了:李家人的婚姻大事, 難由自己做主。 事到臨頭要退親?聲名顯赫的李家丟不起這個人。

李國燾終於沒有能回到英國。 他一生都戴著那枚戒指, 又把照片燒制在瓷盤上朝夕相對。 他後來一共娶了四位太太, 但卻經常抽大煙來自我麻醉。 他至死也不明白:為什麼父親可以娶英法太太, 自己卻不行。

而李國燾的元配夫人張繼芬本是安徽名宦的大家閨秀,金陵十二釵一般的人物,從詩詞書畫到鋼琴樣樣在行。她和李國燾分室而居,後來即便她從娘家帶來的丫鬟都被李國燾收做了姨太太,但李國燾還是不理她。到了晚年兩人才開始講話,因為此時的李國燾迷上了寫詩寄託情思,而詩詞格律上的造詣,張繼芬要強過他許多。

1961年,張繼芬先李國燾一年去世。臨終前對貼身女傭說,她一生都是處女。

3

李鴻章真正的長子李經述,跟其父的縱橫捭闔、經營萬里不相同。他是一名詩人。

李經述剛出世的時候,兩眼炯炯有神。曾國藩看了對李鴻章說,“此公,輔器也”。李經述五歲開蒙,聰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跟李鴻章一樣,22歲就中了舉人。

出人意料的是,李經述對歷史和詩歌的興趣,比做官和掌權更大。他大半時間在閉門讀書、深自韜晦,不借父親的聲名而謀名聲尊位。而他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事親至孝。

李經述的母親趙氏夫人常年患有肝病,發病時劇痛不止。李經述百般設法為母親醫治,有一次聽說需要用親生兒子的肉和藥以進才能治癒,於是就真的從手上剪下一塊肉放進藥罐裡煎熬。可惜母親的病並未好轉,最終還是撒手西去。李經述悲痛欲絕,每次想起母親便傷心哭泣、直至暈厥。

1901年秋,李鴻章結束與十一國公使的談判博弈之後,人也倒下了,住在北京的賢良寺裡。李經述每天在父親膝下服侍,連續五十多日寸步不離,每天還燒香祈求,情願以自身代父親之病痛。但11月7日,李鴻章還是在淒風苦雨中逝世。

李經述痛不欲生,自覺未能保住父親性命,實為自己無能。從此每念必哭、每哭必喘,漸漸形在神離。1902年初,李經述隨其父而去,此時距李鴻章逝世只有一百天。

李經述從李鴻章那裡繼承的一等侯爵爵位,由其長子李國傑再次承襲。李國傑跟其父不同,他的膽大妄為,頗有李鴻章當年的風範。

辛亥革命後,李國傑擔任了上海輪船招商局的董事長。這個從晚清遺留下來的龐大企業,國民黨一直想據為己有。但那時的招商局已是純商人的企業,國民黨還幹不出那種公開強佔的事。1927年國民黨到上海後,南京政府就派趙鐵橋出任招商局“總辦”,名為監督。

趙鐵橋到任後大權獨攬,與李國傑摩擦不斷矛盾重重,更借機把李國傑告上法院想要趕走他。這一著徹底惹惱了李國傑,一不做二不休,找殺手王亞樵直接暗殺了趙鐵橋。

蔣介石雖然震怒,找藉口要查辦李國傑;但李國傑直接去找了段祺瑞。段祺瑞也是安徽合肥人,祖父就在李鴻章的淮軍麾下;段祺瑞去德國學軍事,也是李鴻章派出去的,後來的飛黃騰達與留洋經歷息息相關。段祺瑞後來成了保定陸軍學校的校長,而蔣介石是那所學校裡出來的。

所以段祺瑞跟蔣介石一提“國傑的事,看在中堂大人的面子上,算了吧”,蔣介石必須給這個面子。

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抗戰爆發後,李國傑滯留上海不去重慶,有傳言說日本人要拉他出來任偽交通部長。軍統於是找到了下手的理由。

1939年春節大年初二,全家吃團年飯的時候,李國傑的妻子用筷子夾粉絲,一雙象牙筷子竟無緣無故地斷掉了。有人懷疑:是不是什麼預兆?李國傑對此一笑了之。

第二天,他剛走出家所在的弄堂口,就遭到了槍擊。等被送到醫院時,院方已被打過招呼說這是漢奸,因此遲遲沒人前來搶救,最後流血過多死在醫院裡。

這位末代侯爺,似乎至死也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據說醒來之後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問:“他們打我幹什麼?”

李鴻章的嫡孫、末代侯爺李國傑死在上面的那張病床,據說正是當年趙鐵橋死在上面的同一張床。

4

李鴻章的側室夫人莫氏,為他生了三個兒子李經遠、李經邁和李經進,最後成人的只有李經邁一人。由於是庶出,一直不怎麼受長房兄弟們的重視和待見,性格孤僻而倔強。辛亥革命之後,他和母親搬到上海隱居。

李經邁的兒子李國超,在抗戰勝利後賣掉家產,最後去了美國。他曾在三藩市生活,後代曾在聯合國工作,也算是繼承了祖宗的外交才幹。

李鴻章的女兒李經溥,後來嫁給了比她小6歲的蘇州任德和。張愛玲在小說《創世紀》裡寫嫁給16歲少年匡霆谷的22歲紫微,就是寫的自己的六姑奶奶李經溥。而她在《金鎖記》裡描寫的那個金粉簌簌掉落的薑家,正是大廈已傾獨力難扶的李家。

李鴻章的後代們,如今早已成為平民,祖先的榮耀和罪愆都只留在歷史書上。古人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真是誠不我欺。

李家的興衰,與千百年來無數曾經風光一時的家族如出一轍,也正如詩人李經述寫下的那首懷古詩《來燕名堂》一樣:該去的始終會去,剩下的頂多是一絲留不住的留戀。

堂上已無王謝客,堂前燕子尚來歸。

情深故主難拋卻,羞向他人門戶飛。

所以俱往矣,今朝的風流人物,早已不姓李。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而李國燾的元配夫人張繼芬本是安徽名宦的大家閨秀,金陵十二釵一般的人物,從詩詞書畫到鋼琴樣樣在行。她和李國燾分室而居,後來即便她從娘家帶來的丫鬟都被李國燾收做了姨太太,但李國燾還是不理她。到了晚年兩人才開始講話,因為此時的李國燾迷上了寫詩寄託情思,而詩詞格律上的造詣,張繼芬要強過他許多。

1961年,張繼芬先李國燾一年去世。臨終前對貼身女傭說,她一生都是處女。

3

李鴻章真正的長子李經述,跟其父的縱橫捭闔、經營萬里不相同。他是一名詩人。

李經述剛出世的時候,兩眼炯炯有神。曾國藩看了對李鴻章說,“此公,輔器也”。李經述五歲開蒙,聰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跟李鴻章一樣,22歲就中了舉人。

出人意料的是,李經述對歷史和詩歌的興趣,比做官和掌權更大。他大半時間在閉門讀書、深自韜晦,不借父親的聲名而謀名聲尊位。而他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事親至孝。

李經述的母親趙氏夫人常年患有肝病,發病時劇痛不止。李經述百般設法為母親醫治,有一次聽說需要用親生兒子的肉和藥以進才能治癒,於是就真的從手上剪下一塊肉放進藥罐裡煎熬。可惜母親的病並未好轉,最終還是撒手西去。李經述悲痛欲絕,每次想起母親便傷心哭泣、直至暈厥。

1901年秋,李鴻章結束與十一國公使的談判博弈之後,人也倒下了,住在北京的賢良寺裡。李經述每天在父親膝下服侍,連續五十多日寸步不離,每天還燒香祈求,情願以自身代父親之病痛。但11月7日,李鴻章還是在淒風苦雨中逝世。

李經述痛不欲生,自覺未能保住父親性命,實為自己無能。從此每念必哭、每哭必喘,漸漸形在神離。1902年初,李經述隨其父而去,此時距李鴻章逝世只有一百天。

李經述從李鴻章那裡繼承的一等侯爵爵位,由其長子李國傑再次承襲。李國傑跟其父不同,他的膽大妄為,頗有李鴻章當年的風範。

辛亥革命後,李國傑擔任了上海輪船招商局的董事長。這個從晚清遺留下來的龐大企業,國民黨一直想據為己有。但那時的招商局已是純商人的企業,國民黨還幹不出那種公開強佔的事。1927年國民黨到上海後,南京政府就派趙鐵橋出任招商局“總辦”,名為監督。

趙鐵橋到任後大權獨攬,與李國傑摩擦不斷矛盾重重,更借機把李國傑告上法院想要趕走他。這一著徹底惹惱了李國傑,一不做二不休,找殺手王亞樵直接暗殺了趙鐵橋。

蔣介石雖然震怒,找藉口要查辦李國傑;但李國傑直接去找了段祺瑞。段祺瑞也是安徽合肥人,祖父就在李鴻章的淮軍麾下;段祺瑞去德國學軍事,也是李鴻章派出去的,後來的飛黃騰達與留洋經歷息息相關。段祺瑞後來成了保定陸軍學校的校長,而蔣介石是那所學校裡出來的。

所以段祺瑞跟蔣介石一提“國傑的事,看在中堂大人的面子上,算了吧”,蔣介石必須給這個面子。

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抗戰爆發後,李國傑滯留上海不去重慶,有傳言說日本人要拉他出來任偽交通部長。軍統於是找到了下手的理由。

1939年春節大年初二,全家吃團年飯的時候,李國傑的妻子用筷子夾粉絲,一雙象牙筷子竟無緣無故地斷掉了。有人懷疑:是不是什麼預兆?李國傑對此一笑了之。

第二天,他剛走出家所在的弄堂口,就遭到了槍擊。等被送到醫院時,院方已被打過招呼說這是漢奸,因此遲遲沒人前來搶救,最後流血過多死在醫院裡。

這位末代侯爺,似乎至死也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據說醒來之後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問:“他們打我幹什麼?”

李鴻章的嫡孫、末代侯爺李國傑死在上面的那張病床,據說正是當年趙鐵橋死在上面的同一張床。

4

李鴻章的側室夫人莫氏,為他生了三個兒子李經遠、李經邁和李經進,最後成人的只有李經邁一人。由於是庶出,一直不怎麼受長房兄弟們的重視和待見,性格孤僻而倔強。辛亥革命之後,他和母親搬到上海隱居。

李經邁的兒子李國超,在抗戰勝利後賣掉家產,最後去了美國。他曾在三藩市生活,後代曾在聯合國工作,也算是繼承了祖宗的外交才幹。

李鴻章的女兒李經溥,後來嫁給了比她小6歲的蘇州任德和。張愛玲在小說《創世紀》裡寫嫁給16歲少年匡霆谷的22歲紫微,就是寫的自己的六姑奶奶李經溥。而她在《金鎖記》裡描寫的那個金粉簌簌掉落的薑家,正是大廈已傾獨力難扶的李家。

李鴻章的後代們,如今早已成為平民,祖先的榮耀和罪愆都只留在歷史書上。古人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真是誠不我欺。

李家的興衰,與千百年來無數曾經風光一時的家族如出一轍,也正如詩人李經述寫下的那首懷古詩《來燕名堂》一樣:該去的始終會去,剩下的頂多是一絲留不住的留戀。

堂上已無王謝客,堂前燕子尚來歸。

情深故主難拋卻,羞向他人門戶飛。

所以俱往矣,今朝的風流人物,早已不姓李。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