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山西晉城澤州記憶——你還記得這種鞋嗎

布鞋

這雙鞋, 是世界上最舒服的一雙鞋。

這是一雙白底黑面的布鞋, 白底——是媽媽、姐姐或者長輩納的千層底, 黑面——是條絨鞋面。 女式鞋面, 也可能是有花紋的。 這雙鞋透氣、吸汗、柔軟、輕便、環保。 就像歌曲《中國娃》中唱的一樣:“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 站得穩啊走得正, 踏踏實實闖天下!”

看似簡單的一雙布鞋, 製作過程卻十分複雜繁瑣。 首先要準備好工具例如改錐、頂針、針、麻繩等

改錐

頂針

麻繩

剪鞋樣 熬漿糊

各式各樣的鞋樣兒

熬制漿糊

看似簡單的一雙布鞋, 製作過程卻十分複雜繁瑣。 做布鞋的先前製作工序就是剪鞋樣兒和準備漿糊。

剪鞋樣兒就是根據腳的大小, 在硬紙板上剪出腳的模型, 為做布鞋打好基礎。 接著便是製作漿糊, 製作漿糊也是一門學問。 先把麵粉放在鋁制或鐵制的容器裡, 加入熱水, 把麵粉打濕, 然後放到火爐上加熱, 不停地攪拌, 直至成糊狀, 在製作過程中漿糊很容易燒焦, 所以需要把握好加熱時間。

做“千層底”

緊接著便是制做“千層底”了, 這是布鞋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環節之一。 根據剪好的硬紙板的模型, 將舊的布條、床單以及破舊夏衣也剪成一片一片與模型大小一致的千層底。 接著便是進行填制的過程, 塗一層漿糊鋪一層裁剪好的布面, 直至鞋底厚度到達一定程度。 然後將粘貼好的鞋底用石頭和木板壓制12個小時,

放置於通風口晾乾。

納鞋底

捶打讓鞋底更平展

納鞋底的過程需要整整一個星期。 將“頂針”套在食指上, 一邊用錐針對鞋底進行鑽孔, 一邊用穿好線的針頭進行縫製。 此時村裡的婦女會借此三五成群地到一戶人家去串門子, 大家圍坐在一起, 一面閒話家常, 一面納鞋底, 鞋底縫製好後, 將布鞋放置乾燥處晾2~3天。

上鞋面

鞋面

鞋底兒納完後, 就要開始做鞋幫。 做出女孩子喜歡的樣式, 做出小孩子喜歡的圖案。 鞋面是用很多層布做的, 棉鞋呢就再填上棉絮等, 一般表面的布是新布, 裡面的夾層也都是舊衣服裁出來的。 鞋幫剪好, 包上白布邊, 再一針一針縫到鞋底上, 鞋子就算做好了。

厚實的棉鞋

美美噠繡花鞋

精緻的虎頭鞋

澤州的遊子們不要忘記那雙媽媽為你連夜趕制的千層底, 更不要忘記人生路上要穩當踏實才能走出一條坦途。

岩石花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