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敢頂撞皇帝的“牛人”

馮唐是西漢文帝時人。 西漢代郡(今張家口蔚縣)人, 西漢大臣, 其祖父為戰國趙國中丘人, 他的父親移居到了代地。 其以孝行著稱于時, 為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 馮唐任漢文帝的中郎署長。

有一天, 漢文帝車駕經過中郎署, 出來一位老郎官接駕, 這位老郎官就是馮唐。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開明之君, 舉賢良就是由漢文帝開創的。 舉賢良是由中央或地方高官, 按朝廷要求的條件和名額, 推舉敢講真話、實話的人到朝廷評議政治, 朝廷出題, 賢良答卷, 直言得失。 這是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 也是皇帝納諫的機會。

馮唐是多年的老郎官, 年事已高, 還未得到升遷。 漢文帝見馮唐年歲大, 就尊稱他為“父老”, 就是“老人家”的意思。 文帝問:“老人家, 你是什麼時候出來做郎官的?家在哪裡?”馮唐說:“臣家世居趙國代地, 本朝時遷到安陵。 ”馮唐講說他的身世。

漢文帝原來就是封為代王。

代地在今山西東北部與河北西北部一帶, 在漢時是邊地, 與匈奴接壤。 漢文帝得知馮唐祖籍是代地, 就是同鄉!一下拉近了君臣關係, 話也多了起來。

漢文帝感慨地說:“我在當代王時, 我的尚食監高祛多次談起秦末巨鹿之戰趙將李齊的非凡才幹,

直到今天, 我每端起飯碗, 腦子裡就浮現出李齊驍勇善戰的身影, 我的心就飛到了巨鹿城下。 老人家可知道李齊的事嗎?”馮唐說:“臣當然知道。 但李齊與戰國時趙將廉頗、李牧比起來, 那就差得多了。 ” 文帝說:“你怎麼知道的呢?”馮唐說:“臣祖父在李牧帳下做百人之長, 臣父親做過代國相, 與李齊同僚, 深知他們各自的為人。 ”

文帝聽了很興奮, 情不自禁地慨歎起來, 拍著大腿說:“我恨不能得到廉頗、李牧為將, 若有此二人, 還怕匈奴嗎?”馮唐接著衝口而出, 他說:“陛下, 臣斗膽說一句, 只怕有了廉頗、李牧, 陛下也未必能用!”

文帝感到受了搶白, 臉色一沉, 怒氣衝衝, 進入宮中, 把馮唐晾在一邊。 左右的人都受到驚嚇, 大家埋怨馮唐說話沒分寸,

又都替馮唐捏一把汗。

過了好一陣子, 漢文帝消了氣, 正式召見馮唐。 文帝問馮唐:“你為何當眾給我難看, 難道不能單獨對我講嗎?”馮唐賠罪說:“臣是一個大老粗, 說話沒輕重, 還望陛下寬恕。 ” 漢文帝不愧是一個開明之君。 他原諒了馮唐的衝撞, 感到馮唐話中有話, 朝廷可能有什麼過失?所以他才召見馮唐, 詢問為什麼有了廉頗、李牧不能用。 馮唐一一道出了原委。

原來雲中太守魏尚, 抵抗匈奴有功, 只是在申報戰功時, 差了六個首級, 皇上就把魏尚抓起來, 以虛報戰功的罪名將他投入監獄。 馮唐說:“臣認為陛下法太嚴, 處事賞輕罰重, 對良將不信任, 因此才那樣說:陛下雖得廉頗、李牧也不會用, 魏尚就是例子。 ”馮唐還滔滔不絕的講了一番君臣信任的用將之道。

文帝見馮唐指出他的過失, 不但不生氣, 而且非常高興, 立即特委馮唐為欽差大臣, 帶著皇帝的詔書, 前往雲中, 赦出魏尚, 官復原職。

馮唐當時只是一個小郎官, 但他有高度的愛國熱情, 敢於向漢文帝進諫, 漢文帝則虛心納諫, 於是中國歷史上就留下了馮唐論將、文帝赦魏尚的故事。

魏尚複出後, 匈奴再也不敢進犯漢朝雲中的邊境。

事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您的收藏和點贊是分享更多的精彩內容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