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後24小時的護理很關鍵 這幾個問題可不能忽視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 在生產時都會造成氣血虧虛使身體特別虛弱, 不要以為孩子安全出來以後產婦就脫離危險了。 外界細菌感染和體內臟器的不穩定, 使產婦產後24小時內仍處於危險狀態。 因此在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內千萬不能忽視媽咪的各種反常狀態。

產後24小時內對產婦護理時應主要留意哪些身體狀況:

(1)注意觀察產後出血量的情況

產婦分娩後要特別注意觀察出血量的情況。 產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後出血, 是誘發產後死亡的首要原因。 出現產後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種, 例如:產程延長、宮縮乏力、多胞胎或巨大兒、嚴重貧血、子宮發育不良、胎盤滯留、凝血功能障礙等導致的。 產後2個小時是觀察和處理產後出血的重要時期, 要密切觀察是否有宮腔積血。 當出血量大或出現血性休克的徵象:如心慌、脈搏快而細、頭暈、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等時,

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進行緊急處理。

(2)觸摸子宮可瞭解子宮的恢復情況

分娩後子宮不會立即回縮, 可能還有皮球那麼大, 媽咪自己在腹部就能觸及。 如果觸摸子宮像個硬球, 就說明宮縮良好, 如果鬆軟就可能會發生產後出血。 一般在產後2小時就有護士瞭解宮縮情況,

幫忙按壓宮底, 產後媽媽們要配合好醫護人員進行檢測, 留意自己的子宮恢復情況並告知醫護人員。

(3)觀察惡露排出的情況

分娩後要特別留意惡露的排出情況, 惡露能及時回饋子宮內的恢復情況。 分娩後24小時內排出的惡露有較多的血液, 排量大, 有少許的胎膜和壞死蛻膜組織, 並且伴有血塊, 稱為“血性惡露”。 一般會持續4天左右, 之後顏色會逐漸變淺, 排量也會減少;一個星期後液量將會慢慢降低, 而漿液成分上升, 裡面多為細菌、宮頸粘液、壞死脫膜組織等等, 一般會持續10天左右;產後半月排泄液體基本為白色, 其中包含了許多白細胞, 此時已無太多的血液在其中, 多為壞死組織蛻膜,

一般需要三個星期才能完全排完。 產後媽媽可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在產後1--2周下床走走。 適當的活動能加快血液迴圈, 幫助惡露的排出。

(4)及時開奶給寶寶哺乳

順產媽咪們在產後半小時內就可以哺乳了, 及時給寶寶餵奶可防止新生寶寶低血糖,

還可刺激母體分泌乳汁, 使母親體內產生更多的催產素和泌乳素, 增強母親的子宮收縮, 減少產後出血。 產後一周內的乳汁稱初乳, 呈蛋黃色、質稠、量少,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脂肪較少, 有大量的分泌型IgA和吞噬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 有助於增進新生寶寶呼吸道及消化道防禦病菌入侵的能力, 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是寶寶非常好的疫苗食物。

(5)應儘快排出小便

在生產過程中, 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 使得膀胱麻痹以及產後腹壁肌肉鬆弛, 從而造成排尿困難。 產後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的收縮, 也會導致產後出血, 所以, 在產後要儘早排出小便。 大部分媽咪在順產後4~6小時內就可以開始排小便了, 但是由於外陰創傷, 媽媽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極易導致尿瀦留。一旦發生了尿瀦留或尿不徹底,則可能讓細菌侵入,引發尿路感染。如果在分娩6~8小時後仍然不能正常地將尿液排出,並且膀胱還有飽脹的感覺,要及時通知醫生,讓醫生進行檢查。在產後24小時內,媽咪可以多喝些水,補充流失的水分,並讓尿液順利排出。

(6)抓緊時間休息並注意補充營養

分娩時用力過度,失血過度。產後的媽咪需要抓緊時間休息和補充營養。產後應儘量減少親戚好友的看望和拜訪,產後24小時媽咪的身子非常弱,抵抗力也較差,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咪。親朋探望可能會攜帶細菌和病菌,容易使媽咪造成感染。而且喧囂吵雜的環境不利於產後媽咪和新生兒的休息。產後吃得太油膩或太補都容易導致乳腺堵塞,所以飲食要清淡。產後24小時內,媽咪們可適量食用些排骨湯、蛋湯、魚湯、骨頭粥等等。紅棗、桂圓、火腿、老母雞等大補的食物應在產後3--5天后再食用,這些熱性食物都不利於惡露排出,最好等惡露減少、顏色變淡後再食用。

產後24小時是最關鍵的護理時期,容易引起貧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宮炎、筋骨疼痛、腰酸、頭痛、腹瀉、便秘等等併發症。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衛生,並配合醫護人員使用收腹產品來防止產後腹腔騰空造成的內臟下垂。當有發燒、腹痛、會陰下墜疼痛等都要及時向醫生提出,不要延誤病情。

媽媽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極易導致尿瀦留。一旦發生了尿瀦留或尿不徹底,則可能讓細菌侵入,引發尿路感染。如果在分娩6~8小時後仍然不能正常地將尿液排出,並且膀胱還有飽脹的感覺,要及時通知醫生,讓醫生進行檢查。在產後24小時內,媽咪可以多喝些水,補充流失的水分,並讓尿液順利排出。

(6)抓緊時間休息並注意補充營養

分娩時用力過度,失血過度。產後的媽咪需要抓緊時間休息和補充營養。產後應儘量減少親戚好友的看望和拜訪,產後24小時媽咪的身子非常弱,抵抗力也較差,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咪。親朋探望可能會攜帶細菌和病菌,容易使媽咪造成感染。而且喧囂吵雜的環境不利於產後媽咪和新生兒的休息。產後吃得太油膩或太補都容易導致乳腺堵塞,所以飲食要清淡。產後24小時內,媽咪們可適量食用些排骨湯、蛋湯、魚湯、骨頭粥等等。紅棗、桂圓、火腿、老母雞等大補的食物應在產後3--5天后再食用,這些熱性食物都不利於惡露排出,最好等惡露減少、顏色變淡後再食用。

產後24小時是最關鍵的護理時期,容易引起貧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宮炎、筋骨疼痛、腰酸、頭痛、腹瀉、便秘等等併發症。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衛生,並配合醫護人員使用收腹產品來防止產後腹腔騰空造成的內臟下垂。當有發燒、腹痛、會陰下墜疼痛等都要及時向醫生提出,不要延誤病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