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聚財是朝廷一年財政收入,無德無能卻居高位,帝國崩塌他出力不少

誰都知道晚清時期, 內憂外患, 國家混亂, 烽煙四起, 人民也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各階級矛盾愈演愈烈, 兩極分化的嚴重趨勢, 導致了清帝國統治頻頻風雨飄搖。

人們都知道自鴉片戰爭之後, 國家日益沉淪, 衰亡已經是不可避免的, 世人的眼觀都被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清帝國的發奮自強所吸引, 可是卻沒有看到這洋務運動背後統治階層的糜爛和腐朽。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一個人, 和慈禧太后是一丘之貉, 仰仗著時局的微妙和曲意逢迎而走進中樞, 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人物。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 清帝國要想要實現中興, 唯有任人唯賢, 有才能的人找到自己的舞臺, 朝廷上進, 方能綻放出絢爛的色彩。

奈何一個享樂成風, 自私自利, 貪污腐敗的朝廷是容不下有能力正直而實幹的人才的。 光緒十年, 慈禧借中法戰爭的失利而有意發難,

從而罷黜恭親王等一班軍機, 順利獨掌朝政, 愛新覺羅奕劻就是在此情況之後, 被提拔為慶郡王, 得到重用。 奕劻是一個能力平庸之輩, 可是卻因為會曲意逢迎, 唯慈禧而馬首是瞻, 所以被一再的得到重用, 甲午之後, 是國家的災難, 卻是奕劻的又一次提升, 被加封為慶親王, 從此之後深得寵倖。

奕劻能力不足, 學問不行, 可是時來運轉, 阿諛奉承, 使得他被擢升為首席軍機大臣, 值得一說的是他是清朝的最後一位, 同時他也被冊封為鐵帽子王, 世襲罔替, 權勢之盛, 寵倖之隆, 可謂是無與倫比。

作為晚晴的一代權臣, 奕劻貪污腐敗起來可是一點都不遜色於他人, 可以說是冠絕當世也未可知啊。 和珅是眾所周知的清朝乾隆時期的大貪官, “和珅跌倒, 嘉慶吃飽”的民間諺語, 足可見和珅貪污腐敗的程度。 可是比起這位, 相信和珅可能也要低頭俯首而拜了。

都說窮在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而對於一個有權有勢, 隻手遮天的首席軍機而言, 更是又一次的讓人們見識到了權勢的魅力。

奕劻慶親王府可謂是車水馬龍, 門庭如市, 各種恭敬之聲不絕於耳。 賄賂成風, 奕劻是來者不拒, 據說在光緒30年, 在英商滙豐銀行存入一百二十萬兩私產, 在光緒34年, 奕劻的70大壽上, 他收受的現金就高達55萬兩白銀, 禮物價值更是百萬兩白銀以上, 而這也只不過是其貪污腐敗的冰山一角罷了。

據說其聚斂的資財相當於清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 在那個軍隊和工業都缺少錢財的時代, 他卻是驕奢淫逸, 聚斂如此眾多的財產, 實為大清國的蛀蟲, 一個如此平庸無能卻又無德之人當此高位, 國家不亡豈有天理!

1900年八國聯軍, 進軍北京, 慈禧倉皇出逃, 是奕劻簽署了賣國的《辛丑合約》, 因為此事主持的不錯, 使慈禧免受了侵略者的責難, 奕劻更是備受信耐, 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也是自此而變得炙手可熱的。

清末帝溥儀,極為的憎恨此人,對他可謂是厭惡之至,到了什麼境地呢?民國6年,奕劻病死,皇家自要有所表示,擬定諡號,而溥儀否認了之前的諡號,親自編排了四個字“謬、醜、幽、厲”,可見內心對於奕劻的成見之深,那麼是什麼導致的呢?

原來宣統皇帝溥儀的退位雖然是袁世凱一手促成,可是也少不了朝廷中大臣的推動,奕劻等人主張清帝自行退位,共和體制才是唯一的自救之路,結果在內外的壓力之下,清室迫於無奈而同意的退位,結束了268年統治的清帝國,隨之一同瓦解的還有封建的專制主義思想,從此中國迎來了另一個新的時代,可是溥儀卻面對的是國破家亡的悲慘境遇,真是幾人歡喜幾人愁啊。

一個如此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小人當權而號令軍機,左右朝政,清王朝滅亡也就情理之中了。

清末帝溥儀,極為的憎恨此人,對他可謂是厭惡之至,到了什麼境地呢?民國6年,奕劻病死,皇家自要有所表示,擬定諡號,而溥儀否認了之前的諡號,親自編排了四個字“謬、醜、幽、厲”,可見內心對於奕劻的成見之深,那麼是什麼導致的呢?

原來宣統皇帝溥儀的退位雖然是袁世凱一手促成,可是也少不了朝廷中大臣的推動,奕劻等人主張清帝自行退位,共和體制才是唯一的自救之路,結果在內外的壓力之下,清室迫於無奈而同意的退位,結束了268年統治的清帝國,隨之一同瓦解的還有封建的專制主義思想,從此中國迎來了另一個新的時代,可是溥儀卻面對的是國破家亡的悲慘境遇,真是幾人歡喜幾人愁啊。

一個如此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小人當權而號令軍機,左右朝政,清王朝滅亡也就情理之中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