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何為“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注意, 那時的盜是偷東西的人, 賊才是強盜, 這跟我們今天的說法相反。 我們今天認為盜是強盜, 賊才是偷東西的人。 古時候有“賊寇”的說法, 指的就是闖王李自成那樣的大賊。 從盜小賊大, 變成了盜大賊小, 這也是變化。 不變的是, 你推崇這兒的好東西, 老百姓就會生起貪心, 覺得他有我沒有, 我也想有, 要是沒錢怎麼辦?就起了偷盜之心。 比如, 現在誰都覺得蘋果手機好, 有的孩子買不起蘋果手機, 就去偷。 或是你有什麼好東西, 他沒有, 他就想把你的好東西給偷過來、搶過來。 要是不推崇那些所謂的好東西、珍貴之物,

老百姓就不會生起貪心, 就會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事實上, 也沒有什麼珍貴不珍貴的, 這時覺得珍貴、覺得很好, 過上一段時間就變成垃圾了。 現在的很多垃圾, 過去都是人們眼中的難得之貨。 但為了這一時的珍貴, 好多人就起了偷盜之心, 社會也混亂不堪。 所以老子說,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選自雪漠著《老子的心事》, 中國大百科出版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