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萌娃進幼稚園一周被勸退學,原因是媽媽的2個行為!你中招了嗎?

閨蜜家的孩子3歲了, 上幼稚園了!各方面情況都很適合進幼稚園

自理能力很強, 可以自己吃飯、穿鞋、大小便能自理;

可以用語言明確表達自己;

能完整的唱很多兒歌、基本的外語交流等;

穿著打扮也很可愛, 萌萌的。

醫院體檢的智力篩查結果顯示, 智力水準是45個月的水準。 入園前的面試, 老師們也很滿意。

進幼稚園一周, 卻收到了退學的通知!因為孩子在幼稚園常跟小朋友搶東西, 甚至打架, 第五天的時候, 用凳子砸傷了一個孩子的頭部, 家長告狀學校, 要求學校做出回應。 無奈之下, 學校只能勸閨蜜的孩子退學。

閨蜜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搶東西, 打人。 她帶著孩子到我家度假了一周, 我們找到了問題所在。

一、孩子搶媽媽的東西, 媽媽縱容了

閨蜜在用筆塗塗寫寫, 孩子把筆搶過去, 媽媽拱手相讓;閨蜜用手機回復郵件, 孩子搶過手機,

媽媽遷就了孩子。 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好幾次。 這其實是孩子在學校搶東西的根源。

父母與孩子相處, 孩子要搶過東西, 父母覺得孩子還小, 把東西讓給孩子。 會給孩子灌輸兩個錯誤的觀念:

1、東西都是我的;

2、得不到東西的時候, 搶是有效的。

孩子習慣了與父母的這種相處模式後,

會把這種相處模式遷移到與同伴相處中。 經常與年長的孩子相處, 也會受到謙讓和保護。 於是, 上幼稚園就發生了爭搶的行為。 所以, 如果家長或者年長的孩子, 長期對孩子謙讓, 入園前必須糾正。

建議這樣做:

1、對孩子說:寶貝, 這個東西我可以給你。 但你可不可以提前跟媽媽說, “媽媽我想玩一下你的筆, 你能給我嗎?”

2、媽媽還要用一會, 你先排隊好嗎?

3、媽媽還要用, 你先玩這個玩具好嗎?

二、孩子被打, 父母沒有指出不當的行為

帶閨蜜的孩子到社區散步, 在一個沙池裡, 一個比她大的男孩, 覺得她靠得太近, 往她眼睛撒了一把沙子。 閨蜜只顧著關心女兒痛不痛, 而沒有把整件事情對女兒分析。

事後, 閨蜜回顧了,

女兒平常在外被年長孩子打的經歷。 她並沒有告知孩子, 哪些行為是不當的, 及遇到問題如何處理。

孩子常期受欺負, 有兩種結果, 一種情況是照成孩子自卑、膽怯, 不敢與人相處;另外一種情況, 孩子會誤認為打架可以保護自己, 迅速模仿。 於是, 到幼稚園,

遇上了比自己年齡小的, 就會模仿被欺負的經歷, 通過打架來保護自己。

孩子被欺負後, 建議這樣做:

1、給孩子傳遞安全, 她受苦了, 媽媽會保護她。

2、告訴孩子, 被打時, 先說“不可以”, 接著逃跑、告訴媽媽或者老師;

3、告訴孩子, 這個哥哥打人是不禮貌的, 小朋友都不喜歡這樣的行為。

孩子在學校出現了問題, 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家長的溺愛、不經意的處事方式, 都影響著孩子的行為。 想讓孩子在幼稚園與小朋友好好相處, 讓孩子先學會與父母像朋友一樣相處。

懶豬媽咪, 職業軟體顧問, 企業顧問。 關注親子早教, 媽咪自我成長。 最近學習手繪思維導圖。 如果你想瞭解我的學習分享, 可以關注我的動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