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連太后都敢懟,沒有范仲淹出名,可為何卻能和他並稱,且穩壓

北宋時期曾出現過很多著名的政治家, 比如范仲淹、王安石、寇准、歐陽修等等。

這裡我們要說的仁兄是跟范仲淹同一時期的人物, 他與范仲淹並稱“韓範”, 可為何卻一點也不出名呢?

他就是今河南安陽人, 北宋的四大政治家之一, 韓琦。

西元1027年, 弱冠之年的韓琦考中進士, 名列第二, 從此開啟了他在廟堂上的登天之路。 此人一生功績輝煌, 在宋仁宗時甚至敢當面直接懟太后。

我們都知道宋仁宗早年有三個兒子, 可惜卻都早逝了, 無奈之下只好立自己堂兄的兒子宗實(賜名趙曙)為皇太子, 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上位之後的宋英宗一來不是皇后親生的, 二來身體又不好, 經常生病, 所以很不受仁宗皇后曹氏的待見(仁宗死後為太后, 是為慈聖太后)。

這慈聖太后思想又有些守舊, 一些宦官就不斷向其說英宗的壞話, 致使兩宮嫌隙萌生, 關係頗為緊張。

所以為了保住英宗的皇位, 當時身為宰相的韓琦向太后施壓了。

有一天, 太后又開始嫌棄英宗的病, 於是韓琦就抓住機會, 當著群臣的面說:“臣等平時只能在外間見到陛下, 內中保護還是全在太后。 如果陛下得不到照管, 太后恐怕也不得安穩呐。 ”

太后雖然嫌棄英宗體弱多病,

但也擔待不起苛待皇帝的罪名, 一時間既尷尬又惶恐, 群臣同樣也是被嚇得不輕。

事後還有人擔心此舉不妥, 韓琦倒是義正言辭表示, 身為臣子, 就理應為皇帝分憂解難。

這也正是他可以為相十載, 輔佐三朝皇帝的原因。 有擔當、有魄力。

仕途上的韓琦雖有如此的輝煌時刻, 但同樣也有被貶外地前後長達十幾年的落魄生涯。 但無論是在什麼職位, 韓琦始終都在替朝廷著想, 忠心報國, 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朝中, 他運籌帷幄, 使得“朝遷清明, 天下樂業”;在地方, 他忠於職守, 勤政愛民, 是官僚的楷模。

韓琦雖不是范仲淹那樣的大文豪, 有著流傳千古的詩篇, 但他依舊能夠和范仲淹並稱“韓範”, 且隱隱有穩壓一頭的名譽, 主要就在於他和范仲淹一樣, 都當過兵。

宋仁宗時期, 韓琦和范仲淹共同率軍防禦西夏, 在軍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當時邊疆傳頌一首歌謠:軍中有一韓, 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 西賊聞之驚破膽。 名聲由此而來。

前面說了, 韓琦一生歷經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親身經歷和參加了很多的重大事件, 比如抵禦西夏、慶曆新政等等。

而韓琦更是英宗時期的半邊天, 沒有他, 英宗和神宗恐怕都坐不上皇帝的寶座。

可見此人一生輝煌功業, 不愧是北宋四大政治家之一。

西元1075年,韓琦去世,終年68歲。

宋神宗親自為他禦撰墓碑:“兩朝顧命定策元勳”。追贈尚書令,諡號忠獻,配享宋英宗廟庭。

西元1075年,韓琦去世,終年68歲。

宋神宗親自為他禦撰墓碑:“兩朝顧命定策元勳”。追贈尚書令,諡號忠獻,配享宋英宗廟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