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章太炎有骨氣?袁世凱給這小官兒,屁顛屁顛就去了

75

晚清之後第一知識份子是誰?

很多人會選“章太炎”。 此人前半生和後半生給人的印象完全是兩個人, 他與袁世凱的關係和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 比如, 他經常痛駡老袁, 但當別人跟著罵袁世凱的時候, 他馬上拉下臉不高興:袁總統只能我罵, 豈是你能罵的?

當年的文人給人的普遍感覺是特別有傲骨, 而章太炎是其中的傑出代表——連總統袁世凱都敢罵, 還一遍又一遍的罵。 有傲骨的表現, 除了不畏權勢, 還表現在對官位的淡薄與不屑。 前一方面, 章太炎表現得很充分甚至有點過度, 後一方面嘛, 就有點那個了。

章太炎

咱不冤枉人, 上證據。

1912年, 袁世凱上位後, 為了顯示自己眾望所歸, 得到大家的衷心擁戴, 用各種手段拉攏名流。 章太炎作為業界大佬, 自然榜上有名。 怎麼個拉攏法呢?吃個飯送點禮物肯定是要的, 但對一個總統來說, 還遠遠不夠。 袁世凱儘管沒能考取功名,

但對那幫酸文人的心理卻非常瞭解, 知道他們最想要的, 其實是烏紗帽。 於是, 袁世凱送了一頂給章太炎——東北籌邊使。

聽上去很大氣, 是個啥官兒?

其實是個有官無職的空銜。

當然了, 袁世凱不能和章太炎明說, 否則鬧起來不得了, 不會比當年“弼馬溫”大鬧天宮差到哪兒去。

袁世凱故居

章太炎在國學修養上是大家, 但在官職認知上是菜鳥, 對袁世凱給自己派下的職位很滿意。 在他看來, “東北籌邊使”等於中央任命到東北的特派員, 位在東三省地方首長之上。

然後, 章太炎興沖沖跑長春上任去也。 到了以後, 他以上級的身份召見地方軍政大員, 不料壓根兒沒人睬。 長春不行, 他又去吉林, 這回見到吉林督軍陳昭常, 總算找到發洩對象了。 一個連袁世凱都敢罵的人, 對地方督軍發起火來也很正常。 他怒道:“本使為政府所任命, 吉林地方官竟敢目無本使, 就是目無國民政府!”

陳昭常聽了, 哭笑不得:這書呆子還真把雞毛當令箭了。

上學的時候, 老師告訴我, 當時不少文人多有骨氣,

不屑於做官, 最後成了大師。 後來才發現, 好像不完全是那樣。 有的大師不是大師的時候, 還是想做官的, 只是做的官太小, 自己又不適應, 晉升空間也小, 就轉行了, 才成了大師。 比如, 我們敬愛的周樹人先生,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他曾經在教育部做過小職員。

青澀時期的樹人

其實, 先做官再辭職做文人挺好的, 這樣就會放棄對仕途的追求, 專心創作, 更容易寫出好作品。 相反, 先做文人再做官就不是那麼好, 因為文人出名後, 往往自信得自大, 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幹, 比如李白, 還有這個章太炎。

有一種說法, 調侃官員的:什麼都不會, 就去做官吧。 其實, 做官既是最容易, 也是最不容易的活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