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淄博民間傳說故事整理:臨淄斷流莊與韓信河的傳說

淄博市臨淄區永流鄉的永流莊, 原名斷斷流莊。 莊東有一條溝, 當地人們稱為韓信河。 說起這個莊子的名稱和來歷, 還有一段故事。

傳說漢高祖四年, 韓信率軍破了趙國以後, 便向齊國進發。 大軍行至離齊國都城臨淄不遠之處。 韓信見臨淄城雖不甚險要, 但城牆堅固, 一進難以攻下。

韓信仔細察看了地形, 見臨淄城地勢南高北低, 城南十余裡牛山腳下有一條河, 名淄河, 自南折而北流, 經臨淄城東, 水大而湍急。 韓信心生一計, 讓兵士在城南連夜開挖河道, 準備引來淄河水, 水淹臨淄城。

當時在漢軍挖的河道處, 有一個村子, 村裡人們得知漢軍要挖河道淹臨淄城, 大水經過村子裡, 個個心急如焚, 扶老攜幼, 紛紛逃離村子。 一時間, 老人哭, 孩子叫, 雞飛狗跳, 一片大亂。

村裡有一個讀書人, 名叫晏曾, 甚是聰明。 他見此情景, 心中十分不忍, 便對人們說:“咱們一村人有老有小,

逃離村子, 缺衣少食, 無處存身, 還不得凍餓而死, 我們倒不如想個法子, 讓水進不來, 保住我們的村子。 ”人們搖搖頭說:“話是這麼說, 可淄河水多麼大啊, 那河一旦灌過來, 少不得一片汪洋。 連命都保不住了, 我們又如何能保得住村子呢?”

晏曾用手指著村前說:“你們看, 南面有一溜高崖, 只要我們再築高點, 然後順崖向東再挖一條溝, 水到這裡, 便會順溝東流, 複歸淄河, 我們的村子不就保住了嗎?”人們聽說, 都紛紛點頭, 覺得是個辦法。 於是不分男女老少, 連夜行動, 一起下手, 築崖的築崖, 挖溝的挖溝。

當夜, 韓信的士兵挖開河道, 截住淄河水, 順河道往北放水, 但滾滾的河水到這裡只是拐了個彎兒, 便又向東流去。

第二天, 韓信率軍直逼臨淄城, 以為臨淄城一定是一片汪洋, 不攻自破, 不料想, 等到近前一看, 臨淄城卻依然如故, 不用說滔滔大水, 就是連個水星都沒見。 韓信很是奇怪, 便派人向南察看, 方才得知晏曾斷流的事。 於是韓信派人把晏曾抓到營中, 拔劍在手, 怒目喝問:“我奉大漢王的旨意,

率軍征服齊國, 統一天下, 造福百姓。 你為什麼要壞我的事?”晏曾聽了, 不慌不忙地反問:“將軍剛才說的, 可都是真心話嗎?”韓信一瞪眼說:“大丈夫說話, 豈能口是心非。 ”晏曾微微一笑說:“將軍聲稱為百姓造福, 使萬民安居樂業, 豈不知偌大一個村莊, 數以千計的百姓, 要無辜遭水淹, 財產淤於泥沙, 性命葬於魚腹, 如此置百姓性命財產于不顧, 將軍該做何解釋呢?”韓信一時竟被晏曾問得無言以對, 只好拱手賠情, 把晏曾放回家去。

從此以後, 人們便把這個村子稱為斷流莊了。 至今這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韓信掘河淹齊城, 晏曾留下斷流莊。 ”後來, 人們覺得“斷”字不吉利, 又改成了“永”字, 稱永流莊。

當初韓信讓兵士們挖的那條河道,

人們便呼為韓信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