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高改寫歷史讓胡亥繼位?秦二世胡亥繼位之說另有隱情

司馬遷《史記》作為正史, 裡面講述的歷史已經成為人們認為的正史, 在人們腦中似乎已經根深蒂固。 其中李斯、趙高等篡改詔書立胡亥為帝基本是蓋棺定論。 但歷史總是那麼有趣, 細細推敲,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首先, 扶蘇和胡亥的政見不同, 而扶蘇與秦始皇相左。

扶蘇親近儒家, 而胡亥則與秦始皇相同, 親近法家。 而且扶蘇還屢屢在政見上與秦始皇不合, 導致秦始皇對其不滿。 而扶蘇被貶其實也跟儒家有關。 如果秦始皇想讓扶蘇繼位, 那麼扶蘇繼位之後的政治路線必然不能按照秦始皇當時的來。

這樣的話, 在政治結構、人事安排、政策調整上都會有很多根本性的變化, 沒有這些安排, 扶蘇當政之後, 就要一個人面對中央所有人的反對。 但是秦始皇至死也並沒有如此安排, 反而讓熟悉法令的趙高當胡亥的老師。 按照中國的傳統, 這擺明瞭就是準備讓趙高當胡亥的輔政大臣, 繼續自己的政治路線。

秦始皇

其次, 秦始皇終生沒立後。 那麼沒有立後和胡亥繼位有什麼關係呢?

秦始皇有20多個孩子, 即使扶蘇不做任何讓秦始皇不高興的事情, 那麼他成為秦始皇最喜歡的兒子的幾率也之後可憐的不到5%, 更何況他表現出來的政見和秦始皇不同。 而胡亥就不一樣了。 他是秦始皇多個兒子當中最符合秦始皇心意的一個。 “秦始皇二十余子, 少子胡亥最愛”——《資治通鑒》。

從這個角度來看。 秦始皇不立皇后就意味深長了。 按照傳統, 即使不是長子, 也要是嫡子才有資格繼承皇位。 胡亥在秦始皇兒子當中排名倒數, 更有甚者認為他是最小的兒子。 這說明他和扶蘇有很大可能不是一個母親,

更有可能說明他母親的地位是比較低的, 甚至到了卑賤的程度。 胡亥說過自己“少失先人”。 她的母親死的很早。 不僅秦始皇沒有立後, 胡亥繼位之後也沒有追封他的母親為太后。 如果地位很高, 那麼還用這麼神秘連追封都不敢麼?

立後幾乎就是立太子, 秦始皇想立的皇后不僅出身低微而且死的早, 所以他乾脆終身不立。 這是歷史上少見的對胡亥有利而不利於扶蘇的證據。 所以從這一點看, 筆者認為秦始皇有讓胡亥繼位的打算。

扶蘇

第三, 歷史證明要相競爭皇位, 誰最靠近權利中樞誰就最有利。

秦始皇明知自己時日無多, 在巡遊的時候, 還不讓放逐邊疆的扶蘇回來陪同, 而是讓胡亥時刻陪在自己身邊, 這樣一來, 孰重孰輕還不明顯麼?要說扶蘇身邊有蒙恬與30萬的蒙家軍。 設想如下。

①就是歷史上上演的胡亥逼死扶蘇蒙恬。

②胡亥繼位之後, 扶蘇率領蒙家軍打到咸陽。 這種行為是造反, 造反這種事情, 成功還好, 萬一不成功, 則會遭到萬古唾駡。

綜上兩點,

在當時的情況下扶蘇能成功繼位的概率很小, 更何況即使成功繼位, 身邊的大臣等與他政見不合, 怎麼治理國家?

如果秦始皇真的想讓扶蘇繼位, 那麼提前幾個月讓扶蘇帶領蒙家軍回咸陽保護秦始皇巡遊, 又是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胡亥

第四, 2009年北京大學獲得一批西漢簡書, 其中《趙正書》記載,胡亥繼位元是秦始皇聽從李斯等諫言後得到明確認可的。

昔者,秦王趙正出遊天下,環至白人而病,病篤,謂然流涕長大息,謂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謀所立。丞相臣斯、禦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殺其兄父骨、中尉恬、大赦罪人。——《趙正書》

《趙正書》

其中《趙正書》記載,胡亥繼位元是秦始皇聽從李斯等諫言後得到明確認可的。

昔者,秦王趙正出遊天下,環至白人而病,病篤,謂然流涕長大息,謂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謀所立。丞相臣斯、禦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殺其兄父骨、中尉恬、大赦罪人。——《趙正書》

《趙正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