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近代中國最出名的女俠客 父親被殺遭辱屍 蟄伏多年終報父仇

孝道在中國傳統精神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儒家有言:“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人之行也。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將孝道視為為人的一大準則, 認為“人之行, 莫大于孝”, 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 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關乎於孝道的一件事, 同樣也是近代中國的一次著名事件。

軍閥亂戰時期, 湧現過無數的歷史著名人物, 他們褒貶不一, 但是都曾在歷史舞臺上留下了自己的名聲, 孫傳芳就是在這個歷史時代下的一個梟雄, 孫傳芳, 出生於山東省泰安市, 直系軍閥首領,

與張作霖、吳佩孚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 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 “恪威上將”, 人送外號“笑面虎”, 號稱“東南王”, 是直系後期最具實力的大軍閥。

孫傳芳最被人稱讚的一件事就是他顧及民族大義, 孫傳芳曾言 :“本帥抱定三愛 主義, 三愛主義, 曰愛國、愛民、愛友, 愛國愛民, 為人人應盡的天職。 ”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愛民之心跡。 而且他屢屢拒絕日本的提議, 總的來說在民族大義上值得稱讚。

孫傳芳

而孫傳芳的死確實北洋軍閥中少有, 他是被人刺殺而死, 而且死時年僅50歲, 殺他的人還是一個女人, 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 施劍翹,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 安徽桐城人(今安徽樅陽人), 自幼生活在山東濟南。 生父施從雲, 後過繼給其弟施從濱,

而且施從濱也是施劍翹真正認可的父親。

軍閥混戰時期, 奉系軍閥張宗昌與直系軍閥孫傳芳為了爭奪安徽、江蘇展開了戰爭, 當時正任奉系第二軍軍長、前敵總指揮的施從濱奉張宗昌之命迎頭截擊孫傳芳。 當時施從濱率軍南下時, 孫傳芳曾連發三封電報要施同他合作, 但施不予理睬, 反而孤軍深入。 後來在皖北固鎮的交鋒中兵敗受俘, 被孫傳芳梟首於蚌埠車站, 示眾三日。

施從濱

在當時的社會, 被梟首示眾並且暴屍多日是一種最侮辱人的方式, 施從濱的死法堪稱淒慘, 這也是北洋軍閥們相互殘殺最嚴重的一次, 父親的死去另年僅20歲的施劍翹無比的傷心, 於是她在二十歲的年紀立志為父報仇。

於是乎施劍翹就開始了她漫漫的復仇之路,

此後施劍翹曾經將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 不過均沒有實現, 後來她決定自己去報仇, 於是她苦練槍法, 意圖報仇, 終於在一次活動上, 她找到了機會, 1935年11月13日, 這是已經歸隱佛家的孫傳芳來聽經, 孫傳芳端坐在佛堂中央。 施劍翹借機靠近孫傳芳, 到孫傳芳身後。 待眾居士閉目隨富明法師誦經, 施劍翹悄悄拔出手槍, 對準孫傳芳的後腦勺射出了第一發子彈, 緊接著又朝他的太陽穴和腰部各射一槍, 這三槍讓一代梟雄孫傳芳命喪當場。

施劍翹

殺死孫傳芳後, 施劍翹並沒有逃走, 而是將提前準備好的《告國人書》和身穿將校服的施從濱照片拋向人群, 大聲宣佈自己的姓名及行刺目的, 並撥通了警察局的電話,

決意自首。 隨後施劍翹被趕來的員警逮捕入獄。

孫傳芳的死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施劍翹刺殺案也被移送到天津地方法院檢察處。 審判過程中施劍翹直言了事實, 按照當時的法律, 施劍翹的行為應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死刑。 在法庭上, 施劍翹詳細陳述了自己艱難的復仇歷程, 最後說道:“父親如果戰死在兩軍陣前, 我不能拿孫傳芳做仇人。 他殘殺俘虜, 死後懸頭, 我才與他不共戴天。 ”

施劍翹被捕照

當時因為施劍翹毫不畏死, 多年隱忍為父報仇的舉動, 讓當時的社會輿論呈一邊倒的狀態, 報章、雜誌爭相報導, 稱讚她為“女中豪傑”“巾幗英雄”, 要求政府特赦。 於是在社會多方的斡旋之下,

再加上孫傳芳在國內的名聲非常差勁, 是當時北伐的對象之一, 也是頑固派的代表。 於是乎當局決定特赦施劍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