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起居有常——跟上天地變化的節奏,就會走運

不遵守養生“紀律”, 你就會走揹運——“起居有常”

我們經常說祝你好運。 這個運氣從哪兒來?誰給你帶來的?它實際上是天地運化過程中的節奏和規律。 跟著它走你就走運了。 要是背著它幹, 你就揹運, 就倒楣。 可是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晝夜顛倒, 日出而睡, 逆天而行。

《黃帝內經》裡面講“食飲有節”是很重要的一條養生原則, 其實“起居有常”這個原則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我覺得這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 特別值得講一下。

人死了叫無常, 人活著應該有常

起居有常。 “常”是指什麼?常就是一種固定不變的, 又變化著的東西。 又說它不變, 又說它變的, 聽起來好像很矛盾。 其實這一點都不矛盾。 什麼叫有常?有常的反義詞是無常。

我們把人死了叫無常, 人活著應該是什麼?有常。 就是說人應該有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規律。

為什麼要固定呢?因為天地陰陽的變化有固定的規律。 比如說晝夜的規律。 你看我們到冬天, 12月20號就冬至了。 冬至那天晝短夜長。 這個時候怎麼辦?人就應該多睡覺。

《黃帝內經》說“夜臥早起, 必待日光”。 就是說沒太陽的時候你別折騰, 多睡覺。 然後等日上三竿的時候, 你再出來活動。 這就是說你的生活規律是跟著太陽走的。

但如果說在特別陰寒、寒氣特別重的時候, 你不顧自己的身體去冬練三九、去跑步、去鍛煉的話, 如果你的身體底子還不錯, 你是能扛得住;你要是身體有問題, 就很有可能在冬至這天發生心梗猝死。 你看我們非常熟悉的那個相聲大師馬季先生, 就是在冬至那天早晨死在衛生間裡的。

馬老師本身有心臟病, 中醫叫心臟病為“心火不足”。 冬天屬水, 而冬至是水氣最旺盛的時候, 水克火, 所以, 這時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心臟, 保護好你的陽氣。

淩晨是黎明前的黑暗, 衛生間又是家裡風水最差、最陰寒的地方, 然後又趕上冬至這一天是最陰的。 儘管我們說“冬至一陽生”, 但冬至這一天, 陽氣雖然開始萌發了, 但是另一面它的陰寒還是最旺盛的。

太陽睡覺我睡覺, 太陽起來我起來

我們說起居有常, 這個“常”就是有規律的意思。 而不是說我每天就六點起, 幾點睡。 冬天你應該幾點睡、幾點起, 春天又該幾點起、幾點睡, 它都是有規律的。 這個規律是符合人體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的。 如果你順應了這個規律, 那恭喜你, 你的運氣來了。 我們經常說祝你好運。 這個運氣從哪兒來?誰給你帶來的?它就是天地運化過程中的節奏和規律。 跟著它走你就走運了。 要是背著它幹, 你就揹運, 就倒楣。 可是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晝夜顛倒, 日出而睡,逆天而行。

比如說,晚上去K歌的人,早上本該是起床的時間,他卻去睡覺了。因此,慢慢地,慢慢地,他的運氣就不好了。這就是我們說的“揹運”,跟天地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還有我們常說的春天生、夏天長,這也是順應天地變化的體現。到秋天就該收斂一些。到冬天就該貓冬、閉藏了。所以,在冬天人們常說“我在走運呢”,其實他走的是天地的運。

夏練三伏還可以理解,夏天開放,出汗無所謂。但夏天吹空調就是揹運了。

那有的人就會說:中國有些南方地區,甚至包括南亞地區,它們沒有冬天,那怎麼辦?

這些地方沒有冬天,但它們有旱季和雨季,也有陰陽的變化。比如說廣州,它就沒有冬天,也就是說它總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缺乏了一個閉藏的過程。這樣對人體的陰精、陰液的損失就比較大,需要及時補充。所以,廣州人或者香港人都喜歡煲湯那是他們天天在滋陰。如果不滋陰的話,他們就會受不了,精力也跟不上。

偏寒的地方人多長壽,熱帶的地方人早熟又早衰

而且,很多長壽的人都是生活在一些偏寒的地方。比如,長壽老人的出產地高加索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有一個收斂閉藏的階段,像動物一樣有個冬眠的過程。而在赤道附近,那些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他們表現出來的一個是早熟,一個是早衰。

所以,在印度,為什麼釋迦摩尼那麼早就領悟到了空、涅這樣一種境界?很有可能是跟那個地方太熱、生命很快地就迸發和衰落,於是人就能更快地看到生命衰落的過程有關。

另外,印度人把和尚叫做比丘尼。“比丘”在《佛經》裡面的意思就是乞士,就是要飯的人。熱帶國家有一個特點是物產豐富。你看他們都不用怎麼勞作,反正地裡面老長東西,“插根筷子就能長出苗來”,他餓不死。而像我們這種地方,有點乾旱,再加點嚴寒,就需要勞作。這也是天地造化,不大一樣。

所以,我剛去廣州的時候,特別喜歡那兒的飲食。但是有一天,廣州飯吃膩了,在餐館裡,我看功能表上有一個菜叫“譚魚頭”,因為我在四川吃譚魚頭的時候感覺特別香,然後我就說咱們換個口味吃譚魚頭吧。

結果,吃完譚魚頭的當天,我的嗓子就腫了。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不謬也。你看廣州這地方是喝涼茶的地兒,但你去那兒吃譚魚頭,就不行,太熱了。

起居有常,常就是固定不變,但又是有規律的變化的一種狀態。可是無論怎麼變化,這個規律都是隨著四季改變的。比如說,春天可以早起來一點;到夏天,晚上完全可以少睡一會,早起晚睡都可以;到秋天就要稍微收斂一下;到冬天乾脆就應該早睡晚起,睡懶覺。

有的老年人入秋以後,每天晚上看完《新聞聯播》之後就直接去睡了,然後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陽出來才起床,我認為這是對的。

那如果老人家睡不著怎麼辦呢?睡不著的話就得好好想辦法去調理。這就好像一輛車,它光加油但刹車不靈了,睡不著就是那個壞了的刹車,刹不住了。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大家要引起重視。

日出而睡,逆天而行。

比如說,晚上去K歌的人,早上本該是起床的時間,他卻去睡覺了。因此,慢慢地,慢慢地,他的運氣就不好了。這就是我們說的“揹運”,跟天地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還有我們常說的春天生、夏天長,這也是順應天地變化的體現。到秋天就該收斂一些。到冬天就該貓冬、閉藏了。所以,在冬天人們常說“我在走運呢”,其實他走的是天地的運。

夏練三伏還可以理解,夏天開放,出汗無所謂。但夏天吹空調就是揹運了。

那有的人就會說:中國有些南方地區,甚至包括南亞地區,它們沒有冬天,那怎麼辦?

這些地方沒有冬天,但它們有旱季和雨季,也有陰陽的變化。比如說廣州,它就沒有冬天,也就是說它總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缺乏了一個閉藏的過程。這樣對人體的陰精、陰液的損失就比較大,需要及時補充。所以,廣州人或者香港人都喜歡煲湯那是他們天天在滋陰。如果不滋陰的話,他們就會受不了,精力也跟不上。

偏寒的地方人多長壽,熱帶的地方人早熟又早衰

而且,很多長壽的人都是生活在一些偏寒的地方。比如,長壽老人的出產地高加索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有一個收斂閉藏的階段,像動物一樣有個冬眠的過程。而在赤道附近,那些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他們表現出來的一個是早熟,一個是早衰。

所以,在印度,為什麼釋迦摩尼那麼早就領悟到了空、涅這樣一種境界?很有可能是跟那個地方太熱、生命很快地就迸發和衰落,於是人就能更快地看到生命衰落的過程有關。

另外,印度人把和尚叫做比丘尼。“比丘”在《佛經》裡面的意思就是乞士,就是要飯的人。熱帶國家有一個特點是物產豐富。你看他們都不用怎麼勞作,反正地裡面老長東西,“插根筷子就能長出苗來”,他餓不死。而像我們這種地方,有點乾旱,再加點嚴寒,就需要勞作。這也是天地造化,不大一樣。

所以,我剛去廣州的時候,特別喜歡那兒的飲食。但是有一天,廣州飯吃膩了,在餐館裡,我看功能表上有一個菜叫“譚魚頭”,因為我在四川吃譚魚頭的時候感覺特別香,然後我就說咱們換個口味吃譚魚頭吧。

結果,吃完譚魚頭的當天,我的嗓子就腫了。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不謬也。你看廣州這地方是喝涼茶的地兒,但你去那兒吃譚魚頭,就不行,太熱了。

起居有常,常就是固定不變,但又是有規律的變化的一種狀態。可是無論怎麼變化,這個規律都是隨著四季改變的。比如說,春天可以早起來一點;到夏天,晚上完全可以少睡一會,早起晚睡都可以;到秋天就要稍微收斂一下;到冬天乾脆就應該早睡晚起,睡懶覺。

有的老年人入秋以後,每天晚上看完《新聞聯播》之後就直接去睡了,然後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陽出來才起床,我認為這是對的。

那如果老人家睡不著怎麼辦呢?睡不著的話就得好好想辦法去調理。這就好像一輛車,它光加油但刹車不靈了,睡不著就是那個壞了的刹車,刹不住了。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大家要引起重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