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關於海底撈衛生事件,只會說漂亮話的公司,真能讓你吃上放心火鍋麼?

「後廚人員用漏勺清理下水道, 有老鼠跑來跑去, 洗碗機上面還有一層散發惡臭的油。 」誰也想不到, 這種惡劣的衛生事件會發生在一向服務好、乾淨衛生的海底撈身上。

大家更想不到, 短短三小時內, 海底撈就用一封道歉信, 將網友鋪天蓋地的罵聲轉換成讚揚, 還被稱為「危機公關的滿分作文範本」。

道歉信到底厲害在哪, 主要是這三點:

第一, 不同於多數企業將問題推卸為「偶然事件」的慣用做法, 海底撈不僅完全承認自己的衛生問題, 甚至向大眾坦白「公司內部每個月都會處理類似食品安全事件」, 誠實的有點嚇人。

第二, 道完歉, 海底撈還向大眾公佈了所有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並且明確每個問題的責任人姓名、職位, 態度非常誠懇。

第三, 不找員工、臨時工頂罪。 還表示這次問題跟涉事員工無關, 主要責任都在董事會身上, 哪個員工都不用背黑鍋。

事情發生後的淩晨, 一篇深入分析「海底撈危機公關有多高明」的文章更是在朋友圈瘋轉。 大家讚揚海底撈高水準的公關, 還為他們的擔當點贊。

但說真的, 我一直很厭惡「危機公關」這種說法。

這個詞在近兩年很火。 很多人看到一些大公司出事, 第一反應是看看他們事後「危機公關」做的好不好, 是否平息了反對聲音。

海底撈事件中,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特聘教授的評價:

「海底撈的致歉信是有亮點的危機公關稿件——給予讀者正面的主觀感受。 」

原本一次滿懷誠意的道歉, 一旦換用「危機公關」的角度來看, 就變成了「公關稿寫的很好, 能夠打動讀者」這種充滿功利的解讀。

在那些瘋狂轉發分析海底撈危機公關文章的朋友中,

不少人都在說:「Mark, 認真學習一下」——

那麼, 大家想從這次事件中學到什麼?

學習海底撈寫公關稿的「技巧」麼?

太多人只關注公關的技巧, 以致於忘記了事件本質的善惡良心。

這讓我想到去年B站的一次廣告事件。

5月24日, 一直宣傳「不做視頻彈跳式廣告」的B站卻在幾部新劇前面貼了廣告, 導致了一波嚴重的信任危機。

接下來, B站董事長親自寫文章向用戶致歉, 先是反復跟大家表示「抱歉」、「對不起」、「道歉」, 然後解釋清楚來龍去脈, 還明確告訴大家如何手動跳過廣告。

最後, 他更是向大家保證:「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 但絕不會變質。 」重新打動了B站用戶的心。

我從不認為「專業的公關文」是一個正面評價。 正如我也不喜歡別人用「高水準的危機公關」來評價海底撈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個人犯錯誤後會有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用各種打動人心的技巧寫一封道歉信, 輕鬆讓人原諒;一種是發自內心的承認錯誤。

所謂的「危機公關」, 本應該指的前者。 換言之, 這只是一種商業行為, 只走套路不走心的那種。

可怕的是, 就是當一個企業發自內心地認錯、解決問題時, 最後在大眾眼裡只是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 這意味著不管你多麼用心, 在大家眼裡也是在演戲。

最可怕的, 這總會成為現實。

中國經濟發展太快了, 互聯網發展太快了,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變得太快了。現在早已不像20年前,那時「炒作」尚且是個新鮮詞,人們對「行銷」、「公關」的認識,還只是漢語詞典上的解釋。

今天一切都變了。商業的秘密變少了,吃瓜群眾懂得越來越多,哪家公司犯了錯出來道歉,大家都會撇著嘴反應一下:不就是做危機公關麼。

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的道歉是真誠的,一切行為背後都有商業目的。你道歉只是為了讓我原諒你,然後繼續賺我的錢。

所以百度的危機公關永遠做不好,他們解決不了魏則西事件,也解決不了血友病吧事件,那些花錢向百度買到搜索排名前列的莆田系醫院,現在依然活得好好的。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商業目的太明顯了。刪評論、找水軍,他們從未想過為自己的錯誤道歉。危機公關的目的,就是強行消除負面評論,然後繼續做生意賺錢。

有點可悲,不是麼?

與此同時,還有跟危機公關相似的另一個詞:「行銷」。

一個把你感動哭的熱門視頻,其實是xx品牌的行銷廣告。一個大媽跟cosplay女孩吵架的視頻,看起來明明是用手機在地鐵偷拍的垃圾畫質視頻,結果也是什麼公司精心策劃的狗屁行銷事件。演完戲,大媽跟小姑娘一起舉著剪刀手笑呵呵的拍個照,領工資回家。

最後,只有不明真相的平民大眾,像傻帽一樣被消費。

大家不知道什麼能信,什麼不能信,什麼是真的,什麼是為行銷而演的。

很多人嘲諷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大家嘻嘻哈哈的把這句話當成段子,可這個段子真的不好笑。

回頭再看那些想要跟海底撈公關學習取經的人們,他們想學的,恰恰就是一些行銷、公關的技巧和套路。

是的,海底撈這次沒有被打垮。但取經者們一定沒想過,真正讓它從信任邊緣死而復生的,絕不是用技巧寫一封道歉信,而是常年積澱下來的口碑和態度,讓很多人願意相信他是真誠的。

遺憾的是,很多人太迷信技巧,將技巧當做賺錢發財的捷徑。絕大多數書店的暢銷書裡一定有一本「說話之術」,究其原因,與那些想要學習公關稿寫作技巧的朋友相同,太多人都希望掌握「技巧」。

可沒有真誠,一切都無從談起。

世界變得不美好,就是從人們鑽進錢眼裡開始的。

圖片均轉自網路

原創文字,歡迎轉發朋友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杜紹斐」,ID:shaofeidu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杜紹斐」APP查看所有歷史文章!

互聯網發展太快了,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變得太快了。現在早已不像20年前,那時「炒作」尚且是個新鮮詞,人們對「行銷」、「公關」的認識,還只是漢語詞典上的解釋。

今天一切都變了。商業的秘密變少了,吃瓜群眾懂得越來越多,哪家公司犯了錯出來道歉,大家都會撇著嘴反應一下:不就是做危機公關麼。

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的道歉是真誠的,一切行為背後都有商業目的。你道歉只是為了讓我原諒你,然後繼續賺我的錢。

所以百度的危機公關永遠做不好,他們解決不了魏則西事件,也解決不了血友病吧事件,那些花錢向百度買到搜索排名前列的莆田系醫院,現在依然活得好好的。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商業目的太明顯了。刪評論、找水軍,他們從未想過為自己的錯誤道歉。危機公關的目的,就是強行消除負面評論,然後繼續做生意賺錢。

有點可悲,不是麼?

與此同時,還有跟危機公關相似的另一個詞:「行銷」。

一個把你感動哭的熱門視頻,其實是xx品牌的行銷廣告。一個大媽跟cosplay女孩吵架的視頻,看起來明明是用手機在地鐵偷拍的垃圾畫質視頻,結果也是什麼公司精心策劃的狗屁行銷事件。演完戲,大媽跟小姑娘一起舉著剪刀手笑呵呵的拍個照,領工資回家。

最後,只有不明真相的平民大眾,像傻帽一樣被消費。

大家不知道什麼能信,什麼不能信,什麼是真的,什麼是為行銷而演的。

很多人嘲諷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大家嘻嘻哈哈的把這句話當成段子,可這個段子真的不好笑。

回頭再看那些想要跟海底撈公關學習取經的人們,他們想學的,恰恰就是一些行銷、公關的技巧和套路。

是的,海底撈這次沒有被打垮。但取經者們一定沒想過,真正讓它從信任邊緣死而復生的,絕不是用技巧寫一封道歉信,而是常年積澱下來的口碑和態度,讓很多人願意相信他是真誠的。

遺憾的是,很多人太迷信技巧,將技巧當做賺錢發財的捷徑。絕大多數書店的暢銷書裡一定有一本「說話之術」,究其原因,與那些想要學習公關稿寫作技巧的朋友相同,太多人都希望掌握「技巧」。

可沒有真誠,一切都無從談起。

世界變得不美好,就是從人們鑽進錢眼裡開始的。

圖片均轉自網路

原創文字,歡迎轉發朋友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杜紹斐」,ID:shaofeidu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杜紹斐」APP查看所有歷史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