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懂明史的人能否給我講講,東林黨人是如何誤國了?

明萬歷時有嚴重的黨爭。 黨爭就是黨同伐異, 國家利益踩到腳底。 東林黨人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官位、官品、黨內利益, 所以他們經常做的是擁立太子或者皇帝。

個人認為, 就各種主張而言, 東林黨作為一個代表江浙商人和地主階級利益的封建朋黨, 其主張帶有一定的資本主義色彩, 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 有利於推進中國社會的轉型。 但是東林黨代表剝削階級利益, 他們的許多主張(如反礦稅等)客觀上嚴重損害了人民利益, 直接導致了明末社會的危機和農民起義。

東林黨人

就私人品德而言, 東林黨人的個人操守和社會, 歷史使命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對於不同黨的人, 他們會不遺餘力的打擊, 甚至動用各種謠言、制度。 皇帝覺得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 於是興起鬮黨, 然後是鬮黨與東林黨的黨爭。

黨爭帶來腐敗, 民不聊生。 到南明的時候, 那些東林黨人擁立這個為主,

那個為主, 甚至自己帶兵。

東林黨人號稱"清流”, 影響著天下的輿論。 上述皇位繼承權之爭和京察之爭, 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 但是, 這並不能掩沒東林黨人在這些鬥爭中力圖革新朝政、反對統治集團中最反動腐朽勢力的進步作用。

由於東林黨人威脅到其他非東林黨人的利益, 許多非東林黨的官員為自保也紛紛以地域為單位, 以高官為領袖, 結成幫派, 一時朝中宣黨、浙党、楚党、齊党林立, 他們聯合起來打擊東林黨人。 鬥爭由原來的閣部之爭和門戶之爭逐漸演變為黨派鬥爭, 規模進一步升級, 性質更加嚴重, 影響也更加惡劣, 明代政爭急劇惡化, 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魏忠賢

當時東林黨人代表了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 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 並借著崇禎帝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 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 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 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于普通的農民,

再加上當時各種天災不斷, 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 形成大量流民, 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明末農民起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