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岳飛一首《滿江紅》為何會流傳百世

想當年, 一個農民的兒子, 只因國破山河碎, 毅然從軍, 奔赴殺敵的前線, 從一個士兵到統領無敵的“岳家軍”, 經大小數百戰, 收復大片失地,

眼看就要直搗黃龍府, 成功在望, 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還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成千古奇冤。

紹興三年, 嶽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遊寇”, 得高宗獎“精忠嶽飛”的錦旗。 次年四月, 岳飛揮師北上, 擊破金傀儡偽齊軍, 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 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

同年十二月, 嶽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 金兵被迫北還。 紹興五年(1135年), 嶽飛率軍鎮壓了楊麼起義軍, 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 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 嶽飛再次出師北伐, 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 繼而圍攻陳、蔡地區。 但嶽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 既無援兵, 又無糧草, 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 嶽飛壯志未酬, 鎮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怒髮衝冠, 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嶽飛工詩詞, 雖留傳極少, 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 深為人們所喜愛, 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 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 感染了中華兒女。

毛主席對岳飛評價:嶽飛是個大好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