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於君子的解讀在《論語》中卻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言必信, 行必果”相信這句名言警句所有人都很熟悉, 在小時候就會反復被告誡要謹記這句話, 甚至很多人會以此來作為人生信條。 而告誡這句話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做一個誠信的人而且要言行一致, 可是卻很少人告訴我們“言必信, 行必果”的下一句是“硜硜小人哉”, 這句出自《論語》的名言警句, 完整的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說出的事一定可信, 說了的話一定辦到, 這是個淺薄固執的小人呀。

所以當這句話名言警句完整呈現時本意就完全相反了, 原本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是君子品德, 可是沒想到在孔子眼裡竟然是小人行徑, 這就不禁讓人困惑為什麼言必信行必果會是小人行徑, 但是如果你熟悉歷史, 你就發現其實歷史上許多明君仁主都是反復無常、言而無信之人, 例如以仁慈著稱的劉皇叔劉備就是這樣一位言無信行無果的人。

當然有很多人認為劉備本來就是一個虛偽小人,

只是在演義當中被美化了, 暫且不論劉皇叔究竟是一代仁主還是虛偽小人, 哪怕就是虛偽小人, 那麼起碼他也需要在眾人面前表現的仁厚吧, 可是卻恰恰相反, 劉備的一生當中有太多言而無信、反復無常的事蹟。

劉備出生微末, 一生都被人諷刺為販夫走卒, 因此他的崛起之路比起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曲折太多了, 哪怕他有一個皇室宗親的名聲, 但是在禮崩樂壞的東漢末年, 天子都只是工具罷了誰又會在乎一個宗親的名義呢?可想而知白手起家的劉備是經歷了多少挫折與磨難, 可是也一直沒有放棄過, 而劉備的眾多臣子也從未放棄過, 就憑此可以說明劉備算得上一代仁主的。

劉備年少時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從縣尉, 可是後來因為朝廷變動被撤職, 他求見督郵被拒於是一氣之下就夥同關張二人暴打了督郵一頓, 然後潛逃投奔至昔日同窗公孫瓚去了。 公孫瓚還是比較念舊的, 算是重用了劉備, 而誓死追隨主公這些人話相信劉備期間是沒有少說的,

可是當袁紹進攻劉備時, 劉備卻毫不猶豫丟下公孫瓚直奔徐州陶謙而去, 將誓死效忠的諾言拋之腦後。

並且劉備借荊州的故事更是眾所周知, 無需詳細表述了, 承諾奉還的荊州根本就不當回事。 而且一直以匡扶漢室江山位己任的劉備, 後來也毫無猶豫的稱帝了, 將匡扶漢室江山的諾言也拋之腦後。 可是一生磨難頗多, 前半生一直輾轉各地, 連安身立命之所都沒有, 可是追隨劉備的眾多臣子卻毫無怨言, 而劉備的諸多反復無常之事或者言而無信的行徑難道他的臣子不知道嗎?其實全都清楚, 可是卻沒有人背離劉備, 哪怕稱不上明君, 難道還不能說明劉備是一位仁主嗎?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明明諸多小人行徑卻深的眾人追捧呢?其實就是因為劉備懂得明辨形式, 隨著事態的發展能夠隨機應變, 讓眾人覺得劉備是一個成大事的人, 俗話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就是這樣了。 因此孔子說“言必信, 行必果, 硜硜小人哉。 ”其實是有道理的,真正的君子懂得隨機應變,根據形勢的不斷變化做出最合理的判斷,而不拘泥於固有的形勢,這樣才是成大事必備的條件!

”其實是有道理的,真正的君子懂得隨機應變,根據形勢的不斷變化做出最合理的判斷,而不拘泥於固有的形勢,這樣才是成大事必備的條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