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這款千萬級豪華超跑外觀帥氣動力優秀,僅一雙專用賽車鞋價值百萬

現在您看到的這款極具科技感的豪車是一輛奧迪推出的超級跑車, 這款車看起來很有蘭博基尼的元素, 但是更具攻擊性的外觀讓人看見就有想踩油門的衝動, 並且這款車還有一雙專用的賽車鞋, 僅這雙鞋的價格就超過了100萬。

雖然只是一輛概念車, 但是在不久的將來, 奧迪將會把這些元素運用到量產車上。 可以說這款奧迪概念車提前佔據了高端跑車的地位。

20世紀50-60年代,

概念車只是木制框架上的纖維玻璃車體, 它們是為了展出而製作的, 甚至連動力裝置都沒有。 現在世界各大汽車公司都不惜鉅資研製概念車, 並在國際汽車展上亮相, 一方面瞭解消費者對概念車的反映, 從而繼續改進。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公眾顯示本公司的科技實力、設計新觀念和產品開發水準,

從而提高自身形象。 所以真正在車展上大放異彩的不是各個品牌即將推出的量產新車, 而是概念車。

因而概念車也是科技設想最超前、汽車的藝術性最強、代表汽車未來發展方向的最具吸引力的汽車。

概念車型在汽車展覽裡的重要性, 就某一定程度上, 也是衡量展覽水準高低的相關標準之一。

多年以前的人們討論起21世紀的汽車時, 無一例外地為它們配置了如火箭或者太空船那樣的外殼, 以及原子能、太陽能之類強大且便利的動力。

21世紀的公路依然是半個世紀之前的路, 汽車也當然還是4個輪子, 1個車殼, 只不過其內涵有了不小的變化, 概念車的最大功能就是發現與引導這些變化的方向。

奧迪汽車以4個圓環作為標誌。是因為在1932年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併,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公司。

4個圓環同樣大小,並列相扣,代表四家公司地位平等,團結緊密整個聯盟牢不可破。從1932年開始,無論奧迪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變動,四環車標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在19世紀末的德國,汽車工業是標準的朝陽產業,汽車設計師的風光更是不亞於今天微軟的技術主管。無數的青年才俊們滿懷雄心地投入到發動機的創造之中,希望自己能成為新紀元的開拓者,其中就包括奧古斯特·霍希這個出生於薩克森州的鄉間小子。

這位車壇大佬出生於薩克森州的鐵匠之子,中學畢業後考入了當地的技術學院,28歲進入了鼎鼎大名的賓士之家,當上了製造部門的總經理。順風順水的職場經歷沒讓霍希滿足,他在1899年離開了賓士公司,孤身一人來呆科隆,在這座萊茵河畔的城市創建了自己的汽車公司————奧古斯特霍希公司。

按照霍希本人的話說,他的公司在任何情況下都只生產大型豪華汽車,這一年也成為奧迪汽車的誕生之年。

1902年。霍希將公司遷移到家鄉薩克森州。也許真的“人挪活,樹挪死”,搬家之後霍希公司的連續推出裝備3.5馬力發動機的三輪汽車和裝備了4缸10馬力發動機的4輪汽車。就在公司業績穩中有升的時候,霍希和他的投資商們卻翻臉了。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霍希這位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桀驁不馴,對技術本身有著狂熱的個人追求,非常煩感投資商們干涉具體工作,雙方自然不相上下。最終霍希負氣出走,離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一個月之後,霍希在老公司的對面開了一家新公司,準備和昔日的夥伴打擂臺。可沒等他的公司正式開業,就被一紙訴狀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決霍希不得使用自己的名字作為新公司的名稱。

一想到自己丟了公司,連名字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霍希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不過也正是這段曲折的經歷讓奧迪正式出世。據說一天晚上霍希來到老朋友家中商量新公司的名字,朋友的兒子脫口而出;為什麼不叫奧迪?

原來霍希在德語中是聽的意思,而拉丁語的奧迪也是聽得意思,二者意義形同,還避開了侵權的麻煩。從此,霍希將自己的新公司定名為奧迪汽車製造公司。

奧迪汽車以4個圓環作為標誌。是因為在1932年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併,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公司。

4個圓環同樣大小,並列相扣,代表四家公司地位平等,團結緊密整個聯盟牢不可破。從1932年開始,無論奧迪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變動,四環車標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在19世紀末的德國,汽車工業是標準的朝陽產業,汽車設計師的風光更是不亞於今天微軟的技術主管。無數的青年才俊們滿懷雄心地投入到發動機的創造之中,希望自己能成為新紀元的開拓者,其中就包括奧古斯特·霍希這個出生於薩克森州的鄉間小子。

這位車壇大佬出生於薩克森州的鐵匠之子,中學畢業後考入了當地的技術學院,28歲進入了鼎鼎大名的賓士之家,當上了製造部門的總經理。順風順水的職場經歷沒讓霍希滿足,他在1899年離開了賓士公司,孤身一人來呆科隆,在這座萊茵河畔的城市創建了自己的汽車公司————奧古斯特霍希公司。

按照霍希本人的話說,他的公司在任何情況下都只生產大型豪華汽車,這一年也成為奧迪汽車的誕生之年。

1902年。霍希將公司遷移到家鄉薩克森州。也許真的“人挪活,樹挪死”,搬家之後霍希公司的連續推出裝備3.5馬力發動機的三輪汽車和裝備了4缸10馬力發動機的4輪汽車。就在公司業績穩中有升的時候,霍希和他的投資商們卻翻臉了。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霍希這位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桀驁不馴,對技術本身有著狂熱的個人追求,非常煩感投資商們干涉具體工作,雙方自然不相上下。最終霍希負氣出走,離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一個月之後,霍希在老公司的對面開了一家新公司,準備和昔日的夥伴打擂臺。可沒等他的公司正式開業,就被一紙訴狀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決霍希不得使用自己的名字作為新公司的名稱。

一想到自己丟了公司,連名字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霍希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不過也正是這段曲折的經歷讓奧迪正式出世。據說一天晚上霍希來到老朋友家中商量新公司的名字,朋友的兒子脫口而出;為什麼不叫奧迪?

原來霍希在德語中是聽的意思,而拉丁語的奧迪也是聽得意思,二者意義形同,還避開了侵權的麻煩。從此,霍希將自己的新公司定名為奧迪汽車製造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