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RX7的賽場風雲,玩拉力的馬自達也很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馬自達也參加過拉力賽, 但很多人都並不知道, 它的命運不像奧迪Quattro、標誌205 T16那樣璀璨奪目, 相對而言, 馬自達的拉力賽場上有些坎坷。

馬自達在賽車領域最負盛名的, 當屬1991年馬自達在參加勒芒大獎賽時打造出787B的成功, 在乘用車市場上推出搭載轉子發動機的RX-7市場反應普遍較好, 讓馬自達看到了轉子發動機的前景。

但在此之前馬自達卻無意參與拉力賽事, 相反, 民間高手倒是樂意拿一台馬自達在拉力賽上溜達, 紐西蘭人Rod Millen和芬蘭車手Timo Salonen在早期都曾駕駛馬自達RX-3賽車參加過世界拉力錦標賽, 而後者後來則駕駛標誌205 T16多次奪冠。

誰把馬自達RX-7帶入拉力賽場?

雖然有人拿馬自達的車玩拉力, 但馬自達還是無動於衷, 為了引起馬自達的注意並得到廠商支援, 德國前拉力車手Achim Warmbold在比利時成立了馬自達拉力賽車隊MRT( Mazda Rally Team Europe)。 Warmbold這哥們本身就是拉力車手出身,

而且曾在70年代獲得過WRC分站冠軍。

然而固執的日本人或許是對轉子發動機在這樣無限制改裝的高壓環境下不穩定產生擔心。 一開始則希望將323車型引入到A組組別參賽, 並不熱衷於投入更瘋狂的B組中去。 經過Warmbold的多次請求, 馬自達同意提供有限的資源為其參賽。

1982年的FIA推出的Group B, 旨在替代傳統的Group 4改裝GT車型和Group 5組旅行原型車而設立的一種無限制改裝的組別。 對於大廠來說加入這樣組別的條件非常簡單, 只需要生產的參賽原車型超過200台。

但是馬自達廠商僅提供有限資源的MRT車隊很難達到這個要求, 好在馬自達廠商在別的組別中有參賽, B組規定在其他組別中參賽的, 只要打造20台拉力賽原型車即可參加B組的比賽, 使用的賽車正是這20台中的一台進行適當的調整就拿去參賽了。

1984年憑藉著Warmbold的努力, 在比利時啟動MRT專案, 選用的車型正是使用轉子發動機的第一代馬自達RX-7 series 3(到了1985年馬自達推出了FC)。 為了適應比賽規則, MRT按照要求只需要打造20台適應拉力賽規則的改裝車型進行賽事組委會的認證就可以參加比賽了。

看似一切順利, 實則進展略顯緩慢

拉力賽是在條件惡劣和最嚴酷的環境進行的比賽, Warmbold認為這台編號為13B的轉子發動機還有無線潛在能力。 並且B組的無限制條件參賽吸引了許多大廠的參賽, 因為他們知道,

這樣瘋狂的組別必會帶來許多愛好者觀看比賽, 更是一種商業推廣的好手段。

包括奧迪, 標誌, 雷諾, 福特等諸多廠商紛紛前來, 因為冠軍不僅代表著車手的榮譽, 更是展現自己產品性能的最好的宣傳方式。 本田就是靠賽場像世界證明了自己, 所以去賽場拼, 不會錯。

作為一個搭載轉子發動機和前置後驅賽車的MRT車隊,這台賽車絕對是個異類,由於賽車整體進行了改裝,比如將發動機儘量靠近駕駛艙一側,改善前後比重,頭燈取消翻燈設計,六台大燈簡單粗暴的並排安裝在前側,看起來就像是昆蟲的腹眼。

車身儘量減輕,散熱口儘量做大,最後整車品質一噸都不到,發動機功率也提升至300匹馬力。由於馬自達提供的資源有限,這台賽車並沒有加裝四驅系統,但也無妨,畢竟人家藍旗亞037也是這樣的動力佈局並且獲得成功,所以就等著參加比賽了。

到了1985年,進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順利,MRT先期打造了7台賽車,還有一台因為其他問題損毀,雖然還沒來得及完成,賽事組委會同意MRT參加部分拉力賽段的比賽,但由於這時候大廠的賽車技術達到頂峰時期,比如奧迪的QuattroS1能在2.3秒內輕鬆破百,太特麼唬人了...

這對於MRT車隊來說可謂是任務艱巨,不過在參加了雅典衛城拉力賽,取得季軍,這個成績讓人歡欣鼓舞。馬自達廠商看到這樣的結果後,才真正同意以廠商身份加入拉力賽,但還是以他們自己的方案,使用體積較小的323 4WD車型參加A組比賽。

剛嶄露頭角,卻無奈接受現實

但Warmbold並沒有死心啊,他希望能在1986年的比賽中對RX-7給予了厚望。但到了1986年,由於B組的觀賞程度高,加上無限制改裝,無論是對觀賽的觀眾還是參賽的車手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安全。

在這一年裡,僅在葡萄牙拉力賽中,一次意外導致30餘人死傷。而在其他賽程中又有多名車手為此喪命。許多大廠迫於輿論壓力紛紛退出比賽,FIA不得不為此叫停。

準備繼續打造的MRT馬自達RX-7拉力賽車就這樣不得不中途停止對這個項目的研發。從而轉向馬自達支持的方案,參加A組的323 4WD進行參賽,MRT項目也留給世人僅存的7台搭載轉子發動機的拉力賽車。

這台保存完好底盤編號為MRTE-019的馬自達RX-7 Serise 3賽車,在1985年打造出來後被送往歐洲進行為期6個月的車身輕量化測試。在測試完準備進行改造參賽之前,Group B因為瘋狂過頭導致安全問題被FIA勒令停止。

就像是雛鷹剛學會飛翔,但是出巢開始起飛卻斷了翅膀一樣。這台馬自達RX-7也只能被擱置在倉庫中。直到現在,這台車依舊保存完好,並且計畫在今年9月在英國舉行的拍賣會上展出拍賣,恩也就是下個月了...

AL頻道小結

生不逢時的馬自達RX-7拉力賽車,並沒有像頭文字D裡的高橋涼介開著赤誠白慧星那樣完美,反而些許有些淒慘。本來準備要大顯身手,沒想到卻因為廠商的不熱衷和B組這樣的結局而變得如此短命。

但或許正因為是這樣,才有了787B的輝煌,或許也正因為這樣短暫而瘋狂的歷史,才讓這台即將準備拍賣的賽車顯得彌足珍貴。

作為一個搭載轉子發動機和前置後驅賽車的MRT車隊,這台賽車絕對是個異類,由於賽車整體進行了改裝,比如將發動機儘量靠近駕駛艙一側,改善前後比重,頭燈取消翻燈設計,六台大燈簡單粗暴的並排安裝在前側,看起來就像是昆蟲的腹眼。

車身儘量減輕,散熱口儘量做大,最後整車品質一噸都不到,發動機功率也提升至300匹馬力。由於馬自達提供的資源有限,這台賽車並沒有加裝四驅系統,但也無妨,畢竟人家藍旗亞037也是這樣的動力佈局並且獲得成功,所以就等著參加比賽了。

到了1985年,進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順利,MRT先期打造了7台賽車,還有一台因為其他問題損毀,雖然還沒來得及完成,賽事組委會同意MRT參加部分拉力賽段的比賽,但由於這時候大廠的賽車技術達到頂峰時期,比如奧迪的QuattroS1能在2.3秒內輕鬆破百,太特麼唬人了...

這對於MRT車隊來說可謂是任務艱巨,不過在參加了雅典衛城拉力賽,取得季軍,這個成績讓人歡欣鼓舞。馬自達廠商看到這樣的結果後,才真正同意以廠商身份加入拉力賽,但還是以他們自己的方案,使用體積較小的323 4WD車型參加A組比賽。

剛嶄露頭角,卻無奈接受現實

但Warmbold並沒有死心啊,他希望能在1986年的比賽中對RX-7給予了厚望。但到了1986年,由於B組的觀賞程度高,加上無限制改裝,無論是對觀賽的觀眾還是參賽的車手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安全。

在這一年裡,僅在葡萄牙拉力賽中,一次意外導致30餘人死傷。而在其他賽程中又有多名車手為此喪命。許多大廠迫於輿論壓力紛紛退出比賽,FIA不得不為此叫停。

準備繼續打造的MRT馬自達RX-7拉力賽車就這樣不得不中途停止對這個項目的研發。從而轉向馬自達支持的方案,參加A組的323 4WD進行參賽,MRT項目也留給世人僅存的7台搭載轉子發動機的拉力賽車。

這台保存完好底盤編號為MRTE-019的馬自達RX-7 Serise 3賽車,在1985年打造出來後被送往歐洲進行為期6個月的車身輕量化測試。在測試完準備進行改造參賽之前,Group B因為瘋狂過頭導致安全問題被FIA勒令停止。

就像是雛鷹剛學會飛翔,但是出巢開始起飛卻斷了翅膀一樣。這台馬自達RX-7也只能被擱置在倉庫中。直到現在,這台車依舊保存完好,並且計畫在今年9月在英國舉行的拍賣會上展出拍賣,恩也就是下個月了...

AL頻道小結

生不逢時的馬自達RX-7拉力賽車,並沒有像頭文字D裡的高橋涼介開著赤誠白慧星那樣完美,反而些許有些淒慘。本來準備要大顯身手,沒想到卻因為廠商的不熱衷和B組這樣的結局而變得如此短命。

但或許正因為是這樣,才有了787B的輝煌,或許也正因為這樣短暫而瘋狂的歷史,才讓這台即將準備拍賣的賽車顯得彌足珍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