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史探秘:他是清初排名第一的文臣,打起仗來也很猛

對於範文程這個人, 相信熟悉明末清初這段中國歷史的朋友, 一定都不陌生。

此人不僅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非常看重的一位文臣,

而且還是一名出色的軍事人才。

在很多人眼中, 範文程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官, 幫助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帝王出謀劃策, 為統一女真部落和實現大清朝的建立, 立下了不朽功勳。

是清朝初期, 無可厚非的第一文臣。

但是,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 其實範文程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武將, 只不過他的身上多了一份儒雅氣息, 是一位類似于袁崇煥的儒將。

天命三年, 努爾哈赤佔領了遼東重鎮——撫順, 當時還在縣學讀書的範文程, 主動放棄了學業, 投奔到了努爾哈赤的麾下。

由於範文程身材偉岸、一表人才, 再加上他是名門之後(他的兩位先祖曾經先後在宋朝和明朝擔任宰相), 很快就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喜愛和信任。

在之後的幾次攻擊明朝作戰中, 努爾哈赤都把範文程帶在身邊, 來讓他為自己出謀劃策——畢竟在努爾哈赤看來, 名們的後代, 註定也是出類拔萃的。

果然, 範文程的表現沒有讓努爾哈赤失望, 一路上給自己出了不少好主意。

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 再次把範文程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作為自己的主要參謀人員, 跟隨自己出征。

皇太極天聰三年, 在跟隨皇太極攻下薊門和遵化後, 範文程竟然獨自帶領一隊人馬攻下了附近的五座城鎮——潘家口、馬蘭峪、三屯營、馬欄關、大安口, 著實讓皇太極和其他滿洲將領刮目相看(文程別將偏師徇潘家口、馬蘭峪、三屯營、馬欄關、大安口, 凡五城皆下)。

第一次獨自作戰, 就能夠取得這樣不錯的戰果, 範文程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兄弟我不僅有謀略,而且還勇猛無比!

然而,還沒等範文程喘過氣來,明軍的援兵就已經到來,並且很快就把範文程所駐守的大安口,給團團圍了起來。

對此,範文程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沉著應對,命令自己隨身帶領的火槍隊,猛烈進行攻擊。

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很快明軍就招架不住,四散而逃。

大安口之圍,順利解圍(明圍我師大安口,文程以火器進攻,圍解)。

前面這兩次戰鬥,對於範文程來說,也才只是熱身運動。

不久後,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絕對是一個出色的將領。

在成功拿下那五個城鎮之後,皇太極把一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範文程——讓他去駐守遵化,自己繼續去開疆拓土。

對於當時的皇太極來說,手裡除了撫順和遵化之外,也沒有什麼大的城池。

所以,對於這兩個城池,皇太極是格外重視的。

也就是說,此時的皇太極,對範文程也是無比的信任,相信他有這樣的能力守住遵化城。

不然,也不會把如此重要的城池交給他來防守。

果然不出皇太極所料,就在自己出發幾天後,明軍悄悄圍住了遵化城。

可是,就在明軍認為城內守軍不足,破城就在旦夕之間的時候,一件讓他們瞠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只見遵化城門猛然大開,從裡面殺出一支不要命的騎兵。

眨眼之間,明軍陣腳就被沖亂,兵敗如山倒。

不到半個小時,遵化之圍也順利破解(太宗自將略永平,留文程守遵化,敵掩至,文程率先力戰,敵敗走)。

皇太極在得知戰報後,也極為興奮,認為自己果然沒有看錯範文程,範文程果真是一個文武全才的得力幫手。

當即,皇太極就封範文程為遊擊將軍,而且是世襲——清代有種比較吸引人的福利,那就是世襲的爵位和職位,比方說老子衝鋒陷陣得到了將軍的職位,兒子就算是個草包,將來也能繼承老子的職位,一輩子衣食無憂。

就這樣,範文程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軍事謀略和膽色,終於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

自此以後,不管是軍事上的策略,還是內政方面的各種大政方針,皇太極都首先詢問範文程的意見。

只要範文程同意了,自己才會實施。

後來,乾脆大臣們在奏報自己之前,都會按照皇太極的意思,先去找範文程商議,然後再去彙報給皇太極(上重文程,每議政,必曰:“范章京知否?”眾曰:“範亦雲爾。”上輒署可)。

此時,在皇太極和那些大臣眼中,範文程就是名副其實的宰相,當之無愧的“智囊”。

範文程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兄弟我不僅有謀略,而且還勇猛無比!

然而,還沒等範文程喘過氣來,明軍的援兵就已經到來,並且很快就把範文程所駐守的大安口,給團團圍了起來。

對此,範文程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沉著應對,命令自己隨身帶領的火槍隊,猛烈進行攻擊。

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很快明軍就招架不住,四散而逃。

大安口之圍,順利解圍(明圍我師大安口,文程以火器進攻,圍解)。

前面這兩次戰鬥,對於範文程來說,也才只是熱身運動。

不久後,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絕對是一個出色的將領。

在成功拿下那五個城鎮之後,皇太極把一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範文程——讓他去駐守遵化,自己繼續去開疆拓土。

對於當時的皇太極來說,手裡除了撫順和遵化之外,也沒有什麼大的城池。

所以,對於這兩個城池,皇太極是格外重視的。

也就是說,此時的皇太極,對範文程也是無比的信任,相信他有這樣的能力守住遵化城。

不然,也不會把如此重要的城池交給他來防守。

果然不出皇太極所料,就在自己出發幾天後,明軍悄悄圍住了遵化城。

可是,就在明軍認為城內守軍不足,破城就在旦夕之間的時候,一件讓他們瞠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只見遵化城門猛然大開,從裡面殺出一支不要命的騎兵。

眨眼之間,明軍陣腳就被沖亂,兵敗如山倒。

不到半個小時,遵化之圍也順利破解(太宗自將略永平,留文程守遵化,敵掩至,文程率先力戰,敵敗走)。

皇太極在得知戰報後,也極為興奮,認為自己果然沒有看錯範文程,範文程果真是一個文武全才的得力幫手。

當即,皇太極就封範文程為遊擊將軍,而且是世襲——清代有種比較吸引人的福利,那就是世襲的爵位和職位,比方說老子衝鋒陷陣得到了將軍的職位,兒子就算是個草包,將來也能繼承老子的職位,一輩子衣食無憂。

就這樣,範文程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軍事謀略和膽色,終於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

自此以後,不管是軍事上的策略,還是內政方面的各種大政方針,皇太極都首先詢問範文程的意見。

只要範文程同意了,自己才會實施。

後來,乾脆大臣們在奏報自己之前,都會按照皇太極的意思,先去找範文程商議,然後再去彙報給皇太極(上重文程,每議政,必曰:“范章京知否?”眾曰:“範亦雲爾。”上輒署可)。

此時,在皇太極和那些大臣眼中,範文程就是名副其實的宰相,當之無愧的“智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