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弱者”的權力遊戲,怎麼玩兒才能活到最後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已經收官, 鐵王座的爭奪在最白熱化的階段暫停休戰, 而那關乎人類集體命運的“生死決戰”卻將一觸即發。

相較於之前的幾季, 本季最明顯的變化在於:所有留在“權力遊戲”舞臺上的“活人”都是曾經的弱者。

很多觀眾都曾經感歎, 《權力的遊戲》是一部沒有道德準則的戲劇:殺戮、背叛、亂倫......我們曾經奉為規範和信仰的價值, 輕而易舉地在這裡被推翻。 但隨著劇情的發展, 我們卻發現, 在暴力的包裹之下, 《權力的遊戲》的內核實際“三觀奇正”。 它信奉的是人類最古老的道德, 也因此, 這些最終存活下來的人,

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強者, 而是閃耀著人性光芒的人物。

在這樣的背景下, 盤點一下這些弱者的生存法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而本季最全的人物分析, 可能就在這裡。

撰文 | 王鵬

什麼是弱者?

所謂弱者, 就是指在表面上具有明顯的缺陷從而在競爭(即“權力遊戲”)中處於劣勢地位的人。 這些缺陷包括性別上的、身體上的、心智上的、身份上的、權勢上的以及其它資源上的。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海報

因此, 與男人相比, 女人是弱者(僅從“權力的遊戲”中的劇情、背景設置來說);與成年人相比, 未成年人是弱者;與健全人相比, 殘疾人是弱者;與身負武功的勇士相比, 不會武功的膽小鬼是弱者;與美貌的人相比, 相貌醜陋的人是弱者;與有權勢、出身高貴的人來說, 沒有權勢、出身低賤的人是弱者。

根據這樣的劃分標準, 截至目前位置還停留在《權力的遊戲》中的弱者有:

1.女性組:丹妮莉絲、瑟曦·蘭尼斯特;

2.未成年組:珊莎·史塔克、艾麗婭·史塔克、布蘭·史塔克;

3.殘疾人組:提利昂·蘭尼斯特、詹姆·蘭尼斯特和布蘭;

4.私生子組:瓊恩·斯諾、詹德利

5.其他組:山姆、布蕾妮等。

在我們分析弱者生存法則之前, 先來看看強者何以失敗的原因。

強者何以失敗?

有人說《權力的遊戲》沒有道德風向標,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所謂的正義、美德、善良在血雨腥風的權力鬥爭面前統統沒有地位。 從前幾季的劇情看來, 情況似乎的確如此。 高尚正直的艾德在第一季末尾便被處斬, 連他代表正義一方的家族及眾多封塵也在第三季的“血色婚禮”上慘遭屠戮。 一時不知讓多少觀眾記住了小指頭的名言“這世界沒有正義可言”。

然而, 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卻應和了全世界觀眾的心聲:原來那些違反道義原則和殘暴兇惡的“強者”終會得到懲罰。

比如, 殘暴的國王喬弗裡被荊棘女王毒殺;恃強淩弱的“國王之手”泰溫被小惡魔射殺;背棄盟約的弗雷家族被化身無面刺客的艾麗婭全部刺殺;就連代表封建王權的女王瑟曦也遭到了“革命者”丹妮莉絲的重創。

以此看來, 起初這些強者們雖能呼風喚雨, 但隨著戰爭的擴大, 強者卻不斷減少。 他們何以失敗呢?不妨分別做一分析。

臨冬城史塔克家族族徽。

毫無疑問, 三大家族“鹿”“獅”“狼”(拜拉席恩家族、萊尼斯特家族、史塔克家族)的當家人物是第一階梯的強者, 也即強者中的強者:勞勃·拜拉席恩、泰溫·萊尼斯特和奈德·史塔克。 不幸的是, 這三位強者卻分別因為一些愚蠢的原因便早早“領了便當”:勞勃被野豬拱死了;奈德被小人害死了;而泰溫因為上廁所沒關門被小兒子射死了。

表面上看, 這三位強者的死因都很意外, 然而仔細想來, 他們的死因都有一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勞勃·拜拉席恩

他是一個不愛統治愛打仗的國王, 除了酒色, 沒有什麼能彌補失去萊安娜所留下的心理黑洞。 他的縱欲和奢靡導致國庫虧空,要不是因為有個法律上的“富爸爸”(泰溫)為他埋單,他早就被人民趕下臺了。除了不擅統治之外,勞勃也不愛自己的妻子,即瑟曦王后。

他連這樁政治婚姻表面上的和諧都不願維護,不僅屢屢在瑟曦面前提起他的一生所愛萊安娜,動輒還對其施以拳腳,這無疑加深了瑟曦對他的怨恨,並最終迫使她給他灌了毒酒,導致他在打獵時被野豬拱死。

所以,野豬只是直接且表面的原因,真正原因在於夫妻失和。而勞勃所犯的致命過錯則在於對統治和婚姻的掉以輕心。

奈德·史塔克

他是第一季最受歡迎的男主角,他代表的是北方人所看重的德性:榮譽、善良、忠誠、信義。

第一場斬首守夜人逃兵的戲份就向觀眾透露了他的為人:剛正不阿、忠於職守,同時也過於堅守原則、不夠靈活。另外,艾德從一開始離開臨冬城時就知道危險所在,但他仍然不顧勸阻前往君臨出任首相,這一點亦顯示了他的勇敢。這些都是他的“德性”,然而最終導致他身首異處的恰恰也是這些“德性”。

首先是對“小指頭”培提爾·貝裡席的輕信,這本來可以被當作是一種信義,因為“小指頭”和他的妻子凱特琳從小一起長大,奈德理應信任他,然而貝裡席卻出賣了他。其次是對瑟曦的“婦人之仁”,這一點本來可被視作是一種“善良”。他原本可以等勞勃打獵回來向他報告瑟曦姐弟通姦的真相,卻因為善良而錯過了打擊敵人的良機。

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指出的,最高的德性是智慧。因為只有智慧才能決定其它各種德性實現的準確程度,即中庸之道。在膽怯和匹夫之勇(魯莽)之間,智慧之人會選擇謹慎的勇敢;在不仁和婦人之仁(同情敵人)之間,智慧的人會選擇正確的仁義。

奈德缺少的,恰恰就是政治智慧和權力手腕,犧牲並不意外。

泰溫·蘭尼斯特

與勞勃和奈德相比,作為上一輩人的泰溫才是更優秀的統治者。在他縱橫裨闔的政治手腕之下,蘭尼斯特家族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僅通過策反弗雷、波頓兩家血洗了“少狼主”,還通過聯合提利爾家族擊敗了前來冒犯的斯坦尼斯大軍,從而鞏固了“自家”的鐵王座。

然而唯一給他的英明神武拉後腿的,是他的幾個孩子。瑟曦、詹姆和提利昂,就沒一個乖乖聽話的。詹姆不肯脫下白袍回凱岩城做公爵,瑟曦也不肯嫁給“百花騎士”洛拉斯·提利爾,那招人討厭的提利昂更是招妓成癮,敗壞了家族的聲譽。泰溫最終的死亡,看上去僅僅是一出意外,然而卻是他常年操縱兒女所遭致的必然惡果。

尤其是對“小惡魔”,泰溫不僅愛不起來,還幾次三番想借別人之手致他於死地。泰溫的“強勢”,讓他輕視“弱者”的感受,就連面對死亡威脅時,還一再發出嘲諷,被射死也就不難猜到了。

總體而言,第一階梯的強者由於位高權重、優勢明顯便犯了所有強者都容易犯的錯誤:大意、驕傲和輕敵。

位於第二階梯的強者有:羅柏·史塔克、斯坦尼斯和荊棘女王。

羅柏·史塔克

艾德死後,羅柏率領北境將士起兵南下,本來一路凱歌高奏,最後卻因一樁錯誤的婚姻而在“紅色婚禮”上遭到屠殺。他的致命點在於“任性”:明知道老弗雷是個只能團結不能得罪的人,卻還違背母親的教誨,執意娶下了毫無戰略意義的女護士,導致滿盤皆輸。

除此之外,他時不時提醒希恩·葛雷喬伊作為“質子”的身份,也導致了後者的背叛,為臨冬城的陷落負有一定的責任。

斯坦尼斯·拜拉席恩

斯坦尼斯能成為強者,離不開梅麗珊卓作為祭祀兼巫師的護佑,憑藉後者的血魔法他成功擊殺了三弟藍禮。另外,他能從鐵銀行借到錢,也離不開達沃斯的輔佐。這些都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而當好運離開他時,他自身在德性上的虧欠則導致了他的敗亡。首先,他迷信。這讓他做出錯誤的戰術,比如攻打野人和臨冬城。另外,他殘忍。如果一個世界需要靠犧牲自己的女兒來拯救的話,這個世界壓根就不值得拯救。

荊棘女王

她是唯一一個沒有犯致命錯誤而失敗的人,故而沒有什麼教訓可言。

弱者何以勝出?

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原著作者馬丁和兩個編劇格外青睞弱者。弱者之所以能生存下去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弱”,因為強者總是首要被攻擊的目標。不過,在血雨腥風的鬥爭中能存活下去,總有一定的原因。

丹妮莉絲·坦格利安

第一個擺脫弱者地位的人是丹妮莉絲。本劇一開始時,她還只是一個未及成年的小女孩。作為瘋王伊利斯的遺孤,她和韋賽裡斯兄妹兩人逃到了狹海對面的厄索斯大陸。兩個原本已經一文不名的人,遇到了伊利裡歐這個擁王者。在他的安排下,丹妮莉絲與遊牧民族多斯拉克人的頭領“馬王”卡爾·卓戈成婚。為此,她還得到了三顆已經石化的龍蛋。

可以說,丹妮莉絲是被賣給了“馬王”,作為一個弱女子,她毫無選擇的自由。真正讓她擺脫弱者身份的,是他奮不顧身選擇和他的夫君一同葬身火海。這個絕望的舉動,卻造成了她驚天的逆轉,不僅向世人證明了她不焚的真龍身份,也靠烈火孵化了三條小龍,從此走上了開掛打怪的路途。以至於有人戲謔道:“龍媽有三寶:不焚、三龍、老相好。”

然而除了先天條件和運氣之外,龍母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跟她追求平等和解放的政治理念有關。這個理念雖然造成了她曾經在統治彌林的挫折,也恰恰贏得了提利昂、瓦裡斯等人的追隨。這才是她真正勝出的原因。

提利昂·蘭尼斯特

小惡魔一直都是觀眾最喜歡的人物,只是這兩季,在編劇的安排下,他的智謀表現有些失常。雖然他有狎妓、酗酒等不良嗜好,但他能存活下來並得到大家喜愛的原因,恰恰是他身上所具備的寶貴品格。說白了,小惡魔有人格魅力。既來自他對命運的頑強抵抗(比如寧願比武審判,也不願向不公正的父親低頭),也來自他對弱者的同情和善待(比如對珊莎的秋毫無犯,對侍從禮遇有加等等)。

有學者指出,小惡魔只是現代技術政治的代表,這樣的政治不需要政治人物本身具有德性。但小惡魔不光有務實冷靜的頭腦、知曉厲害的判斷,他還有其他政治人物所缺乏的大局觀。這種大局觀正是他對正義的執著追求所鑄就的。當龍母試圖用三條飛龍血洗君臨城的時候,他的勸阻發揮了作用。因為他明白,征服天下首先要征服民心。如果沒有正義和仁政,這樣的征服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珊莎·史塔克

毫無疑問,珊莎的身份和美貌為她帶來了一定的安全。不論對於蘭尼斯特家族、波頓家族還是小指頭,她都有利用價值,因此無須將其剷除。但從主觀責任上而言,珊莎的迅速成熟,才是她得以保命的內因。

不過,成熟並不意味著“黑化”,比如善於撒謊、偽裝、算計,而是意味著“複雜”。雖然她向瓊恩隱瞞了谷地騎兵的事實,還公開頂撞已經成為“北境之王”的哥哥,但她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卻絕不含糊。她最終能消滅小指頭這個攪屎棍正是這種成熟的體現。可以說,她終於在小指頭的教導下“出師”了,而且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她的勝出絕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義。

艾麗婭·史塔克

艾麗婭能在亂世中保全性命,並屢屢手刃仇人,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她那顆渴望復仇的心。即使她還處在無面刺客的訓練階段,也不放過任何一個行刺仇人的機會,並為此付出了眼瞎的代價。

當她再一次被派去執行刺殺任務時,她仍然不忘對善惡的判斷,並因為確認刺殺物件是一個好人而放過了她。總之,艾麗婭並沒有為了苟活就選擇泯滅良心和遺忘家仇。她無法成為賈坤一般的刺客,她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方人,因為“北境永不遺忘”。

布蘭·史塔克

布蘭能在長城以北存活那麼久,並成功成為三眼烏鴉主要跟他人的幫助和犧牲有關。由於塞外是無須善惡區分的地界,躲避死人的追殺是唯一可選項。在這一點上,布蘭自身並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東西。

山姆·塔利

山姆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弱者典型。他被父親送去當守夜人,乃是因為塔利家族世代尚武,而他的肥胖和膽小則辱沒家風。他的“弱”似乎到了極限,不光在入伍時遭受其他守夜人的欺負,就連異鬼大軍見到他也毫無興趣,就當他根本不存在似的。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毫不起眼的弱者,卻總能爆發出讓人為之一振的品質。為了保護吉莉,他不光趕走了前來侵犯的守夜人兄弟,還親手用龍晶消滅了一個異鬼。一個原本膽小的人,在關鍵時刻卻又這麼英勇,一個被視為無用的人,在人類最需要他的時候卻總能憑藉其知識挺身而出,這才是山姆值得喜愛和尊敬的原因。另外,本季在學城的經歷更好地體現了山姆的責任意識。他不僅醫好了前任守夜人長官的兒子喬拉·莫爾蒙,還偷偷帶走了許多關於如何抵抗異鬼的書籍。

比起那些冥頑不靈的學士,他更能使知識發揮應有的作用。他能得到倖存並影響戰局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的責任感,不僅能對心愛的女人負責,也能將她的孩子視為己出,更能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而努力。

布蕾妮·塔斯

與山姆的情況相反,布蕾妮是一個非典型的“弱者”。她的“弱”,恰恰是因為她的“強”。作為女人,她擁有比絕大多數男人更出色的身高和武藝優勢,同時又具有所有女人都儘量避免的劣勢:醜陋。她是一個飽受嘲笑的女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享受其他女人的特權,比如被寵愛、被保護、被迎娶等等。

但她卻比很多男人都更好地展現了騎士精神。她忠於誓言,絕不背叛和辜負主人,甚至連詹姆送給他的瓦雷利亞鋼寶劍也被她命名為“守誓劍”。

瓊恩·斯諾

瓊恩雖然不是奈德的親生兒子,但他似乎比羅柏更好地繼承了奈德的品質:憨厚、勇敢、重情重義。他當然也繼承了奈德的缺點,比如智謀不足、易中計、說話過於耿直等等。不過跟奈德相比,他似乎更為幸運一點,不僅在殺後能被復活,還能在私生子之戰、抓屍鬼等危難時刻得到救援。

拋開這些因為主角光環而具有的好運之外,他的存活和勝出也有一些主觀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機智,至少比其父奈德稍微機智一點點。比如,他可以詐降於野人。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大局觀。在這一點上,他跟小惡魔類似。

正是因為親自和異鬼大軍交戰過,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異鬼的危險。所以才力排眾議讓野人進入長城,並聯合野人一起抗擊異鬼。本季中,也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促成了“三國方面”表面上的休戰。畢竟大敵當前,鐵王座的爭奪遠沒有“生死攸關”的戰爭更為重要。

結論

《權力的遊戲》只剩最後一季,儘管大部分角色將在最終季中戰死,但截至目前的存活已經揭示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法則。

這些法則並不純粹是技術意義上的,換句話說,並不是因為你比別人更有實力、更有智謀就能決定你的存活或勝出,這些法則也有道德意義上的重要性。

從後者的角度講,《權力的遊戲》並沒有顛覆“好人沒有好報”的戲劇法則。驚呼這部劇“沒有主角”或“沒有正義”的觀眾,現在總算可以放心了。其實,弱者的生存法則並不僅僅停留在劇作中,它也是真實世界所普遍通行的準則。

畢竟,道德絕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它是人類社會保持長治久安和內部平衡的必要品。而那些讓我們為之落淚、為之牽魂的“弱者”其實都是“道德法則”的守護者,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是真正的強者,只是比較隱蔽罷了。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是來了,但關於這些我們可能一無所知

暴力是故事根本,虐待是權力本質 |《權力的遊戲》中的性與暴力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他的縱欲和奢靡導致國庫虧空,要不是因為有個法律上的“富爸爸”(泰溫)為他埋單,他早就被人民趕下臺了。除了不擅統治之外,勞勃也不愛自己的妻子,即瑟曦王后。

他連這樁政治婚姻表面上的和諧都不願維護,不僅屢屢在瑟曦面前提起他的一生所愛萊安娜,動輒還對其施以拳腳,這無疑加深了瑟曦對他的怨恨,並最終迫使她給他灌了毒酒,導致他在打獵時被野豬拱死。

所以,野豬只是直接且表面的原因,真正原因在於夫妻失和。而勞勃所犯的致命過錯則在於對統治和婚姻的掉以輕心。

奈德·史塔克

他是第一季最受歡迎的男主角,他代表的是北方人所看重的德性:榮譽、善良、忠誠、信義。

第一場斬首守夜人逃兵的戲份就向觀眾透露了他的為人:剛正不阿、忠於職守,同時也過於堅守原則、不夠靈活。另外,艾德從一開始離開臨冬城時就知道危險所在,但他仍然不顧勸阻前往君臨出任首相,這一點亦顯示了他的勇敢。這些都是他的“德性”,然而最終導致他身首異處的恰恰也是這些“德性”。

首先是對“小指頭”培提爾·貝裡席的輕信,這本來可以被當作是一種信義,因為“小指頭”和他的妻子凱特琳從小一起長大,奈德理應信任他,然而貝裡席卻出賣了他。其次是對瑟曦的“婦人之仁”,這一點本來可被視作是一種“善良”。他原本可以等勞勃打獵回來向他報告瑟曦姐弟通姦的真相,卻因為善良而錯過了打擊敵人的良機。

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指出的,最高的德性是智慧。因為只有智慧才能決定其它各種德性實現的準確程度,即中庸之道。在膽怯和匹夫之勇(魯莽)之間,智慧之人會選擇謹慎的勇敢;在不仁和婦人之仁(同情敵人)之間,智慧的人會選擇正確的仁義。

奈德缺少的,恰恰就是政治智慧和權力手腕,犧牲並不意外。

泰溫·蘭尼斯特

與勞勃和奈德相比,作為上一輩人的泰溫才是更優秀的統治者。在他縱橫裨闔的政治手腕之下,蘭尼斯特家族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僅通過策反弗雷、波頓兩家血洗了“少狼主”,還通過聯合提利爾家族擊敗了前來冒犯的斯坦尼斯大軍,從而鞏固了“自家”的鐵王座。

然而唯一給他的英明神武拉後腿的,是他的幾個孩子。瑟曦、詹姆和提利昂,就沒一個乖乖聽話的。詹姆不肯脫下白袍回凱岩城做公爵,瑟曦也不肯嫁給“百花騎士”洛拉斯·提利爾,那招人討厭的提利昂更是招妓成癮,敗壞了家族的聲譽。泰溫最終的死亡,看上去僅僅是一出意外,然而卻是他常年操縱兒女所遭致的必然惡果。

尤其是對“小惡魔”,泰溫不僅愛不起來,還幾次三番想借別人之手致他於死地。泰溫的“強勢”,讓他輕視“弱者”的感受,就連面對死亡威脅時,還一再發出嘲諷,被射死也就不難猜到了。

總體而言,第一階梯的強者由於位高權重、優勢明顯便犯了所有強者都容易犯的錯誤:大意、驕傲和輕敵。

位於第二階梯的強者有:羅柏·史塔克、斯坦尼斯和荊棘女王。

羅柏·史塔克

艾德死後,羅柏率領北境將士起兵南下,本來一路凱歌高奏,最後卻因一樁錯誤的婚姻而在“紅色婚禮”上遭到屠殺。他的致命點在於“任性”:明知道老弗雷是個只能團結不能得罪的人,卻還違背母親的教誨,執意娶下了毫無戰略意義的女護士,導致滿盤皆輸。

除此之外,他時不時提醒希恩·葛雷喬伊作為“質子”的身份,也導致了後者的背叛,為臨冬城的陷落負有一定的責任。

斯坦尼斯·拜拉席恩

斯坦尼斯能成為強者,離不開梅麗珊卓作為祭祀兼巫師的護佑,憑藉後者的血魔法他成功擊殺了三弟藍禮。另外,他能從鐵銀行借到錢,也離不開達沃斯的輔佐。這些都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而當好運離開他時,他自身在德性上的虧欠則導致了他的敗亡。首先,他迷信。這讓他做出錯誤的戰術,比如攻打野人和臨冬城。另外,他殘忍。如果一個世界需要靠犧牲自己的女兒來拯救的話,這個世界壓根就不值得拯救。

荊棘女王

她是唯一一個沒有犯致命錯誤而失敗的人,故而沒有什麼教訓可言。

弱者何以勝出?

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原著作者馬丁和兩個編劇格外青睞弱者。弱者之所以能生存下去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弱”,因為強者總是首要被攻擊的目標。不過,在血雨腥風的鬥爭中能存活下去,總有一定的原因。

丹妮莉絲·坦格利安

第一個擺脫弱者地位的人是丹妮莉絲。本劇一開始時,她還只是一個未及成年的小女孩。作為瘋王伊利斯的遺孤,她和韋賽裡斯兄妹兩人逃到了狹海對面的厄索斯大陸。兩個原本已經一文不名的人,遇到了伊利裡歐這個擁王者。在他的安排下,丹妮莉絲與遊牧民族多斯拉克人的頭領“馬王”卡爾·卓戈成婚。為此,她還得到了三顆已經石化的龍蛋。

可以說,丹妮莉絲是被賣給了“馬王”,作為一個弱女子,她毫無選擇的自由。真正讓她擺脫弱者身份的,是他奮不顧身選擇和他的夫君一同葬身火海。這個絕望的舉動,卻造成了她驚天的逆轉,不僅向世人證明了她不焚的真龍身份,也靠烈火孵化了三條小龍,從此走上了開掛打怪的路途。以至於有人戲謔道:“龍媽有三寶:不焚、三龍、老相好。”

然而除了先天條件和運氣之外,龍母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跟她追求平等和解放的政治理念有關。這個理念雖然造成了她曾經在統治彌林的挫折,也恰恰贏得了提利昂、瓦裡斯等人的追隨。這才是她真正勝出的原因。

提利昂·蘭尼斯特

小惡魔一直都是觀眾最喜歡的人物,只是這兩季,在編劇的安排下,他的智謀表現有些失常。雖然他有狎妓、酗酒等不良嗜好,但他能存活下來並得到大家喜愛的原因,恰恰是他身上所具備的寶貴品格。說白了,小惡魔有人格魅力。既來自他對命運的頑強抵抗(比如寧願比武審判,也不願向不公正的父親低頭),也來自他對弱者的同情和善待(比如對珊莎的秋毫無犯,對侍從禮遇有加等等)。

有學者指出,小惡魔只是現代技術政治的代表,這樣的政治不需要政治人物本身具有德性。但小惡魔不光有務實冷靜的頭腦、知曉厲害的判斷,他還有其他政治人物所缺乏的大局觀。這種大局觀正是他對正義的執著追求所鑄就的。當龍母試圖用三條飛龍血洗君臨城的時候,他的勸阻發揮了作用。因為他明白,征服天下首先要征服民心。如果沒有正義和仁政,這樣的征服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珊莎·史塔克

毫無疑問,珊莎的身份和美貌為她帶來了一定的安全。不論對於蘭尼斯特家族、波頓家族還是小指頭,她都有利用價值,因此無須將其剷除。但從主觀責任上而言,珊莎的迅速成熟,才是她得以保命的內因。

不過,成熟並不意味著“黑化”,比如善於撒謊、偽裝、算計,而是意味著“複雜”。雖然她向瓊恩隱瞞了谷地騎兵的事實,還公開頂撞已經成為“北境之王”的哥哥,但她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卻絕不含糊。她最終能消滅小指頭這個攪屎棍正是這種成熟的體現。可以說,她終於在小指頭的教導下“出師”了,而且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她的勝出絕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義。

艾麗婭·史塔克

艾麗婭能在亂世中保全性命,並屢屢手刃仇人,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她那顆渴望復仇的心。即使她還處在無面刺客的訓練階段,也不放過任何一個行刺仇人的機會,並為此付出了眼瞎的代價。

當她再一次被派去執行刺殺任務時,她仍然不忘對善惡的判斷,並因為確認刺殺物件是一個好人而放過了她。總之,艾麗婭並沒有為了苟活就選擇泯滅良心和遺忘家仇。她無法成為賈坤一般的刺客,她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方人,因為“北境永不遺忘”。

布蘭·史塔克

布蘭能在長城以北存活那麼久,並成功成為三眼烏鴉主要跟他人的幫助和犧牲有關。由於塞外是無須善惡區分的地界,躲避死人的追殺是唯一可選項。在這一點上,布蘭自身並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東西。

山姆·塔利

山姆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弱者典型。他被父親送去當守夜人,乃是因為塔利家族世代尚武,而他的肥胖和膽小則辱沒家風。他的“弱”似乎到了極限,不光在入伍時遭受其他守夜人的欺負,就連異鬼大軍見到他也毫無興趣,就當他根本不存在似的。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毫不起眼的弱者,卻總能爆發出讓人為之一振的品質。為了保護吉莉,他不光趕走了前來侵犯的守夜人兄弟,還親手用龍晶消滅了一個異鬼。一個原本膽小的人,在關鍵時刻卻又這麼英勇,一個被視為無用的人,在人類最需要他的時候卻總能憑藉其知識挺身而出,這才是山姆值得喜愛和尊敬的原因。另外,本季在學城的經歷更好地體現了山姆的責任意識。他不僅醫好了前任守夜人長官的兒子喬拉·莫爾蒙,還偷偷帶走了許多關於如何抵抗異鬼的書籍。

比起那些冥頑不靈的學士,他更能使知識發揮應有的作用。他能得到倖存並影響戰局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的責任感,不僅能對心愛的女人負責,也能將她的孩子視為己出,更能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而努力。

布蕾妮·塔斯

與山姆的情況相反,布蕾妮是一個非典型的“弱者”。她的“弱”,恰恰是因為她的“強”。作為女人,她擁有比絕大多數男人更出色的身高和武藝優勢,同時又具有所有女人都儘量避免的劣勢:醜陋。她是一個飽受嘲笑的女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享受其他女人的特權,比如被寵愛、被保護、被迎娶等等。

但她卻比很多男人都更好地展現了騎士精神。她忠於誓言,絕不背叛和辜負主人,甚至連詹姆送給他的瓦雷利亞鋼寶劍也被她命名為“守誓劍”。

瓊恩·斯諾

瓊恩雖然不是奈德的親生兒子,但他似乎比羅柏更好地繼承了奈德的品質:憨厚、勇敢、重情重義。他當然也繼承了奈德的缺點,比如智謀不足、易中計、說話過於耿直等等。不過跟奈德相比,他似乎更為幸運一點,不僅在殺後能被復活,還能在私生子之戰、抓屍鬼等危難時刻得到救援。

拋開這些因為主角光環而具有的好運之外,他的存活和勝出也有一些主觀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機智,至少比其父奈德稍微機智一點點。比如,他可以詐降於野人。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大局觀。在這一點上,他跟小惡魔類似。

正是因為親自和異鬼大軍交戰過,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異鬼的危險。所以才力排眾議讓野人進入長城,並聯合野人一起抗擊異鬼。本季中,也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促成了“三國方面”表面上的休戰。畢竟大敵當前,鐵王座的爭奪遠沒有“生死攸關”的戰爭更為重要。

結論

《權力的遊戲》只剩最後一季,儘管大部分角色將在最終季中戰死,但截至目前的存活已經揭示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法則。

這些法則並不純粹是技術意義上的,換句話說,並不是因為你比別人更有實力、更有智謀就能決定你的存活或勝出,這些法則也有道德意義上的重要性。

從後者的角度講,《權力的遊戲》並沒有顛覆“好人沒有好報”的戲劇法則。驚呼這部劇“沒有主角”或“沒有正義”的觀眾,現在總算可以放心了。其實,弱者的生存法則並不僅僅停留在劇作中,它也是真實世界所普遍通行的準則。

畢竟,道德絕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它是人類社會保持長治久安和內部平衡的必要品。而那些讓我們為之落淚、為之牽魂的“弱者”其實都是“道德法則”的守護者,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是真正的強者,只是比較隱蔽罷了。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是來了,但關於這些我們可能一無所知

暴力是故事根本,虐待是權力本質 |《權力的遊戲》中的性與暴力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