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禮義之邦,為什麼會出不義之徒?

孔府

孔子是“天縱之聖”, 孔子的思想離不開“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 孔子的後代長子長孫居於曲阜孔府, 孔府又稱“衍聖公府”或“聖府”,

現在算是著名景點或景區。 當年的孔子故宅三間, 如今孔府占地面積180畝, 各類建築463間, 樓堂廳軒櫛次鱗比, 長廊曲徑, 撲朔迷離, 雕樑畫棟, 富麗堂皇, “天下第一家”今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孔府

從漢代獨尊儒術時起, 歷代王朝無不尊崇孔子, 對其嫡系後裔眷顧備至,

優渥有加。 宋至和二年(1055年), 趙宋王朝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 宋徽宗時准其世襲, 從此有了“衍聖公”的世代傳承。 趙宋王朝對孔家不薄, 孔家又是怎麼報答朝廷的呢?大金國南侵, 孔府立馬派出孔端操向大金國表忠心, 大金國的回報是繼續封賞“衍聖公”。

宋徽宗書法

又過了幾十年後, 蒙元興起, 大金國被滅。 忠於大金國的孔府, 像當年“忠於”趙宋王朝一樣, 立馬忠於忽必烈。 孔府的掌門人孔元用, 親率族人加入元軍, 全力以赴為大元清剿漢族“反賊”, 不惜戰死在軍中, 為蒙元流盡自己的最後一滴血。

忽必烈像

為使入主中原的異族站穩腳跟, 孔府拜請忽必烈為“儒教大宗師”。 可惜這位“只識彎弓”的忽必烈, 文化水準實在有限, “孔子”兩個字都不會寫, 沒法理會孔府的一番美意, 對“儒教大宗師”的帽子反復推辭。 孔府較真了, 一個輕地再三求拜。 忽必烈好歹明白過來, 當了中國的“儒教大宗師”, 同時答應給孔府一些好處, 至少是不用交稅和義務當差了。

漢宮春曉圖(局部) 仇英 明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驅除胡虜, 恢復中華”, 朱元璋將蒙元打跑了, 重新建立漢人政權大明。 忠於蒙元沒用, 孔府鐵著心要忠於大明。 朱元璋挺大度, 繼續讓他們當“衍聖公”。

李自成

在朱明王朝,孔府得了好處二百多年,算是夠多了。明末李自成帶著隊伍要進京,要把朱明王朝拉下馬。李自成的隊伍剛進山東境內,離曲阜的行軍路程還不是一天兩天,孔府已經等不及了,立即忠於李自成,供奉這位大順國永昌皇帝,並給李自成獻上真金白銀,好讓朱明王朝早點人仰馬翻。

剃髮易服

這李自成還沒來得及說個謝字,自己的隊伍就不行了。滿清打跑了李自成,“衍聖公”找出公文改了幾個字,這就變成了“忠於”大清。滿清要將漢人剃髮,孔府“恭設香案,宣讀聖諭”,舉行隆重的剃髮儀式,孔氏族人在漢人中率先垂範,一定要剃出大清檔規定的標準髮型。

孫中山手跡

孔府又得了兩百多年好處,這就到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清帝遜位於民國,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袁世凱對“大總統”是帽子不太滿意,覺得弄個“皇帝”幹幹比較滋潤,於是孔府連發兩封勸進電,懇求袁世凱“早日登極,以慰民望”。“洪憲皇帝”幹了八十一天,護國戰爭中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而亡。

日軍合影

最搞笑的一幕是在抗戰時刻,侵華日軍佔領曲阜淪陷,孔府的要求放低了許多:“太君”大大的好,吃頓飯、合個影總是可以的吧……

孔府

相傳,孔府大門匾額“聖府”二字,為明代大奸臣嚴嵩所書,真不是一般的恰如其分。

孔府

李自成

在朱明王朝,孔府得了好處二百多年,算是夠多了。明末李自成帶著隊伍要進京,要把朱明王朝拉下馬。李自成的隊伍剛進山東境內,離曲阜的行軍路程還不是一天兩天,孔府已經等不及了,立即忠於李自成,供奉這位大順國永昌皇帝,並給李自成獻上真金白銀,好讓朱明王朝早點人仰馬翻。

剃髮易服

這李自成還沒來得及說個謝字,自己的隊伍就不行了。滿清打跑了李自成,“衍聖公”找出公文改了幾個字,這就變成了“忠於”大清。滿清要將漢人剃髮,孔府“恭設香案,宣讀聖諭”,舉行隆重的剃髮儀式,孔氏族人在漢人中率先垂範,一定要剃出大清檔規定的標準髮型。

孫中山手跡

孔府又得了兩百多年好處,這就到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清帝遜位於民國,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袁世凱對“大總統”是帽子不太滿意,覺得弄個“皇帝”幹幹比較滋潤,於是孔府連發兩封勸進電,懇求袁世凱“早日登極,以慰民望”。“洪憲皇帝”幹了八十一天,護國戰爭中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而亡。

日軍合影

最搞笑的一幕是在抗戰時刻,侵華日軍佔領曲阜淪陷,孔府的要求放低了許多:“太君”大大的好,吃頓飯、合個影總是可以的吧……

孔府

相傳,孔府大門匾額“聖府”二字,為明代大奸臣嚴嵩所書,真不是一般的恰如其分。

孔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