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一群人的火鍋和一個人的火鍋,區別在哪裡?知道真相後不禁淚目……

中華大地的飲食文化不僅博大精深, 且各地之間互相交錯融合, 同中有異, 異中有同。 就算你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吃貨, 也許在各種胡吃海塞時也會發現一絲絲蛛絲馬跡。 你看, 東北有亂燉, 南有什錦鍋;你看, 羅定有土窯雞, 江蘇有叫花雞;烹製的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好似同母異父的兄弟般, 有著類似的味道與口感。

然而, 火鍋、關東煮、串串香差不多都是同一種東西, 其中又有什麼非常明顯的區別呢?估計只是這幾者的創始人在製作時理念上的不謀而合吧。 不過, 還有一種與這三種類似的美食,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冒菜」!

冒菜起源于成都, 是具有四川特色的傳統小吃。 初初聽到這個詞, 以為這些燙菜浸入熱湯裡熟了之後會“冒”出來, 所以得名, 但轉念一想麻辣燙和火鍋也是如此, 此想法便不攻自破。 但其實, 冒菜的“冒”是一個動詞。 “冒”由“芼”演變而成, 意思是指將生熟原料放滾湯裡燙煮, 西漢辭賦家枚乘在詩賦《七發》裡就有寫到:“肥狗之和, 冒以山膚”, 冒是指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 芼羹(用菜雜肉為羹)

用一鍋麻辣鮮香的湯汁將菜燙熟, 倒入事先調好佐料的碗中, 再舀一勺湯, 最後撒上香芹碎、豆豉和蔥花等香料, 有的還會淋上一勺紅油, 一碗熱氣騰騰的頗具成都特色的小吃——冒菜就新鮮出爐了。 冒菜的精華在湯裡, 多種香料熬成一鍋底湯,

香味醇厚、回味綿長, 冒菜的秘密更在上面澆的那勺油裡, 麻辣刺激, 和火鍋油類似。 各家的配方和所用調料都有不同, 這恰恰也體現出了冒菜的千滋百味。

和串串香、火鍋類似, 冒菜對於燙料並沒有過大的約束, 簡言之就是什麼都可以冒, 什麼都可以上桌, 土豆、蓮藕、香菇、肉丸和培根等都可以下鍋, 滿足一大堆好吃又懶得動手的的吃貨們, 湯汁確實又增色添香, 足以叫人拍手叫好。

那麼, 冒菜除了秘制的湯底料之外, 形式上就與火鍋、串串香等如出一轍毫無區別了嗎?其實有一點, 一直是冒菜保留“個性”的特別之處, 那就是吃冒菜所用的蘸料。 與其他燙菜類美食有別, 吃冒菜大多為幹料料碟。 即在小碟中放置幹的辣椒粉,

加上鹽, 味精等的調料, 將鍋裡燙好的菜在幹碟裡輕輕一蘸, 然後就可以送進嘴裡, 味道又香又辣, 甚為可口。

看了這麼多, 你一定想知道冒菜的由來。 第一種說法是冒菜的最初起源於四川鹵菜, 四川的鹵菜、涼拌菜味滿天下, 很多懶人為了方便, 但是又想節約, 於是就直接在市場上買加工成熟的熟食。 因為鹵菜要用鹵水, 但是店家又怕鹵水中的油水浪費, 於是乎就在裡邊加入一些香料和中藥, 放一些蔬菜進行燙, 發現味道很好。 就和涼菜一起銷售, 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於是便有了冒菜。

另外一種說法是冒菜的最初起源於明末清初湖廣填川時期, 由於大量的江西、福建、廣西、陝西、甘肅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遷入四川,

身在異鄉的客家人逢年過節便聚會在一起, 每戶人家各做一份自家拿手的菜, 其中有一戶來自廣西的中醫世家由於不善烹飪, 便將採集而來的藥材根據其家傳的中醫養生秘訣熬製成一種獨特的湯料, 將各種菜肴煮入其中大家吃後讚不絕口。 此種做法和味道便從此流傳開來。

不過話說回來, 如何總結冒菜、火鍋、串串香和關東煮之間的異同點呢?網友們的智慧總是無窮的 ▼

喜歡孤獨

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

鍾愛團聚

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

喜歡孤獨

串串香是穿起竹簽涮火鍋

鍾愛團聚

關東煮是他們的兒子

請輸入文字

不管是麻辣燙、串串香、關東煮還是冒菜, 區別甚為細小。 然而好吃才是真諦, 要追溯源頭,

要比較誰更好吃, 其實完全不相上下, 吃火鍋吃的是熱鬧沸騰, 吃麻辣燙是吃的悠閒, 吃冒菜吃的是享受, 慢慢融合, 相互滲透, 不分彼此,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這大抵才是這些有著細微差別的美食各自存在的意義。

文 | 食城記

圖片 | 源自網路

學術支撐 | 維琪百科

☟☟☟點擊閱讀原文尋找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