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給剛參加工作的博士太重的教學負擔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一、小心也會出錯

有一次出考卷用需要畫個直角坐標系, 請一位博士生幫忙。 很是爽快, 三兩分鐘任務完成。 一看, 他畫了一個左手系。

曾經有位中國科技大學的本碩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後來湖南大學物理系求職。 按規定他必須經過試講一關。 我當時在系裡分管教學。 我對他說, 你能不能保證在試講的45分鐘內, 不出10個原則性錯誤? 他說不會有這麼多吧? 然後, 他選講普通物理的力學部分, 40分鐘, 果然只出了8個錯誤。 他是10餘年的求職者中, 試講表現突出的極少數人才之一,

出類拔萃。 為了他能進校, 我當年出差到上海時主動要請他吃飯, 不過後來他還是決定留在了上海。

有一年我申請了一筆小錢, 只能用於請外國專家, 但是到專案結束時還有點結餘。 正好一位朋友拿了國外的居留證, 回國想到我這裡玩玩。 這位元朋友的研究領域在非線性物理, 發了若干篇Phys. Rev. Lett.牛的不行。 當時湖南大學物理系一下子走了很多老師, 很多課程開不出來, 需要我臨時開一門《前沿講座》之類的課程救場, 其中有兩次課講非線性物理。 這位朋友回國, 請他對付這兩次課不成任何問題。 沒有想到他來到長沙, 貪吃辣椒導致腸胃不適, 不想講課。 只願意在我講課的時候, 坐在下面聽課然後做評點。 我就拿了本郝柏林先生著的《從抛物線談起——混沌動力學引論》,

對付了四個課時的講解。

他聽完了以後, 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你把一個混沌理論初學者可能會出的錯誤都犯了一遍!” 這加強了我一個信念, 沒有一點深入研究, 就不能把課講好。

二、備課需要通讀至少三本高水準教材

編撰好一本教科書不容易。 很多書修訂幾十年, 出了很多版, 還是有些簡單的錯誤。 講授好一門課程當然更加艱難, 很多說法可能講了一輩子, 其實沒有講到位甚至講錯了。 下面舉幾個例子。

(1)中外很多教科書在論述范氏氣體方程和理想氣體的關係時, 結論幾乎都是:當體積很大或者壓強很小的時候, 范氏氣體方程給出理想氣體。 事實其實並不如此。 半年前, 我以“‘從來如此,

便對嗎?’——談談范氏氣體方程和理想氣體的關係”寫了篇博文, 寫了些我的認識。 還寫了篇題目為“A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ideal gas and infinite molar volume limit of van der Waals gas”的小論文, 這篇文章已經被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接受, 應該三兩月內會印刷出來。

(2)有本廣泛使用的教科書, 把He3的相圖畫得很“漂亮”, 結果把He3的臨界點畫到4K以上。

(3)國內很多教科書解釋在無限深勢阱中的定態時, 都會說是沿相反方向傳播的平面波疊加而成的駐波。

其實這是錯誤的, 因為在量子力學不認為有限寬勢阱內會存在平面波。

如果不認真通讀一兩本高水準教材, 再加上自己的獨立思考, 很難看出這些問題。

三、剛畢業的博士主要精力應該做研究

在世界範圍內, 有30歲左右的大學問家, 但是極少30歲左右因為教學或者寫教科書而寫入歷史的人物。

(21歲的Pauli出版Theory of Relativity和28歲的Dirac出版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是很多教科書前身, 但在當時, 它們是地地道道的專著。 ) 在我看來, 一學期內搞好一門課程的教學, 比半年內寫一兩篇SCI論文困難很多倍。

舉世公認博士論文要有導師指導。 奇怪的是, 博士的教學的能力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不需要導師的。 這不違背教育規律? 在美國大學, 一般的研究生必須要當助教, 也就是接受教學訓練。 在國內, 很多博士沒有(足夠的)助教經歷, 一到高校, 就分配有重要的教學任務。 有多少不合格的教師在講課啊?

青年人要在江湖上立足, 僅僅靠教學是沒有任何指望的。 剛畢業的博士或者博士後, 必須進入一個研究領域並大力耕耘, 才能拿到研究經費, 才能建立研究小組,

才能晉升為教授。 要他在教學上投入太多的精力, 太為難他們了。

等研究有了起色, 在江湖有了一點地位, 思想和經驗已經足夠積累, 才能講授好和本人研究領域密切相關課程的基礎課或者大課。

讓一位青年博士上大課, 或者壓很重的教學負擔, 既不能讓他搞好教學、又不能搞好研究, 何苦來哉? 現在很多高校的教學現狀令人擔憂, 很多大課都是沒有或者較少研究經歷的講師副教授, 而專業課是教授博導;更不要說很多教師的研究領域根本不是在相關課程內。

我理想的中國大學教學, 是不給剛進校的博士或者進校不久的博士太多的教學任務。 而上講臺特別是基礎課講臺的教師, 至少80%是學者。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 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劉全慧科學網博客。

連結位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305909.html

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劉全慧科學網博客。

連結位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305909.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