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社科院:中非共建產業園最大挑戰是安全和融資問題

8月29日,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6-2017)》 指出, 中國企業在非洲投入運營的產業園達30多個, 建設中的產業園70多個, 幾乎遍佈所有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 產業園建設和運營最大問題是安全和融資挑戰。

黃皮書指出, 中非經濟合作發展迅猛, 中國已經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合作夥伴和第三大投資來源地。 隨著經濟合作規模的不斷擴大, 中非經濟合作模式產生了深刻變化, 由貿易和承包工程為主逐漸向產能、投資、技術、金融、服務等領域持續擴展,

其中產能合作成為中非經濟合作趨勢性和戰略性的重點領域。

作為中非產能合作的現實載體和系統集成, 產業園的合作模式符合中非共同利益訴求, 可以更高效地利用中非發展差異形成的比較優勢, 符合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精神和非洲各國“2063年議程”的戰略目標。 因此, 中非共建產業園代表著中非經濟合作的發展新趨勢。

但是該報告指出, 受到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 中非共建產業園也面臨著形式多樣的挑戰。 非洲各國普遍存在安全問題、金融問題、投資環境問題、經濟政策問題, 而中國的投資運營方也存在著同質競爭、缺乏協調、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入園企業則需要解決國際化、當地語系化和合規問題。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 中國在非洲建設產業園肇始於2000年前後, 經過了三個階段的跨越式發展, 由中非共同建設工業園, 逐步發展到共建開發區和經濟特區, 合作層級不斷提升。 當前, 中國與非洲在經濟合作的各領域互有優勢、互相需要、互為依賴, 產能合作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 中非共建產業園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並向著集約化和產業分化的方向發展。

為促進中非共建產業園的健康發展, 特別是針對產業園普遍面臨的投資安全和融資問題, 黃皮書針對中國政府部門、非洲國家政府、建設運營方、入園企業分別提出了應對策略的建議。

上述報告指出, 中國政府需要密切與非洲的安全對話, 充分利用援助和兩優貸款,

鼓勵金融創新, 推動金融單位走向非洲;非洲國家應該努力改善政治和安全環境, 加強服務意識, 提升商業競爭力。

而園區運營企業應該合理定位產業發展方向, 提高管理和服務水準;入園企業則需要堅持“正確義利觀”, 融入非洲。 無論是運營方企業還是入園企業, 都需要加強能力建設, 提高應對安全和金融風險的水準。

更多內容請下載21世紀經濟報導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