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們用善良原諒海底撈,卻教孩子不要善良

最近, 一篇《對孩子說, “我寧願你不善良”》的文章傳遍了朋友圈,

主要說的是當孩子未來遇到各種危機時,

不要太“善良”。

其實作者的大多數觀點並沒有問題,

但我特別無法接受的是,

孩子能不能保護自己,

跟善不善良有什麼關係?

在那篇文章裡, 有很大的篇幅講了幾個故事,

一個留學生在路上遇到尋求幫助的陌生女子,

跟她回到家後被殘害,

說這是因為這個女生太善良;

一個女孩從小被父母當作公主養著,

只讓她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然而長大後卻在路上因為幫助陌生人搬桌子進屋, 而喪失了生命。

同樣認為這是因為這個女孩太善良。

我驚呆了。

我把這兩個故事都告訴了我10歲的女兒,

我就直接問她, 這是不是因為這些人太善良?

10歲的女兒原話回答:

這跟善良有什麼關係啊?

我也很善良啊!

但我肯定不會這麼做。

我不會跟陌生人去她家,

因為我覺得她可以找熟人或朋友幫忙,

而不需要找我這個陌生人,

如果真的需要, 我可以幫她打電話報警。

這是一個10歲女孩都懂的道理。

我相信你如果問問自己的孩子,

大多也會這麼回答。

這跟善良有什麼關係啊?

還有那個從小被當作公主養的孩子,

父母的問題是讓她太善良?

我的天呢!

父母是沒有教她基本的生存能力啊!

寫這些, 我只是希望不要濫用“善良”,

不要為了博眼球而罔顧基本的邏輯。

因為, 你們會讓更多父母簡單粗暴的誤解“善良”的意思。

你們會讓更多父母認為我教孩子不善良,

就能讓孩子避免危險, 就能保證他們的安全。

而孩子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下,

一定會把善良和受傷害連接起來。

我自認為是個對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特別注重的媽媽, 但我從來沒有用過這個邏輯來教孩子,

我從來不會把善良這件事,

跟孩子的安全意識連接在一起, 從來不會。

我會做的不只是告訴孩子幾個保護自己的方法, 而是讓孩子建立保護自己的思維方式。

你知道在路上遇到一隻黑熊,

你該怎麼辦嗎?

是站立不動, 還是立馬就跑?

因為有很多野外生存經驗和常識,

10歲的女孩會馬上告訴你,

你一定要對著黑熊大吼大叫,

要比它叫得更響更兇猛,

它才會害怕逃走,

站立不動,和立馬逃跑都會讓黑熊把你當作獵物。這都是常識。

越有常識的人,越有智慧,

也越能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擁有科學思維,你才能分辨真假

這幾天我自己在聽卓克老師的科學思維課時,

有一段印象特別深刻。

他說現在有很多培訓機構會打著“迅速幫孩子開發大腦,蒙眼就能看到畫面”的大旗,

明目張膽欺騙家長斂財,

那麼如何避免被人欺騙,

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科學思維,

也就是說,

能瞭解基本的科學原則,

知道什麼是可能,

什麼是不可能。

我們的孩子未來也會面對各種欺騙,

從小到各種廣告,

大到新型的欺騙手段,

只有擁有科學思維的人才能真正把被騙這件事的概率降到最低。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讓他們動手去做各種科學實驗,

幫助他們去理解這個世界運轉的各種原理,

才能真正説明他們分辨真假。

這跟善良有什麼關係?

懂得生存法則,你才能不鑽牛角尖

教孩子善良,

不代表把他們放在一個完美的空間裡成長,

也不代表不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的殘忍。

而同理,

讓孩子充分理解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才能讓他們更好保護自己,

也更不容易鑽牛角尖。

自然界裡的弱肉強食,

適用于所有的生存法則,

這是我們無法回避的,

小兔子再可愛,都有可能被狼吃了,

記錄片裡那些動物界的畫面都是真實的。

我們要做的,不是鑽牛角尖,

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這才是有智慧的善良。

遵守規則,你能避免很多危機

去野生動物園就不能擅自下車,

在飛機上就不可以不聽指令,

開車就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見到太多因為不遵守規則而讓自己陷入危機的人。

教孩子遵守規則,

比教他們不要善良有意義多了。

還有很重要的,

一個遵守規則的人,

身邊大多朋友也都是有規則感的,

也就是人以群分,

減少那些因為沒有規則,

或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可能會帶來的傷害。

有批判性思維,

才能讓你擁有獨立的判斷力

為什麼經常會有很多忽悠人的資訊在網路上出現,就立即有很多人跟著去傳播,

很多錯誤的概念一出現,

就有很多人跟風相信。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擁有自己的判斷力,

不成為那種人云亦云,

跟風成癮,讓各種錯誤資訊擾亂自己的生活,那麼就要從小讓孩子擁有批判性思維。

我認為以上這些都和善不善良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你想要教孩子保護自己,

卻把重點放在應該善良還是不善良上,

那麼,就大錯特錯!

孩子小的時候,

他們的安全最重要的是需要父母好好來保護,而父母除了保護孩子以外,

不能僅僅告訴孩子幾個保護自己的方法,

更不能錯誤地把善不善良這種概念放進去,

而應該給予孩子能保護自己的思維方式。

善良的人更快樂,更樂觀,更向上,

更有責任心,更能給人帶來快樂,

善良的人也能保護好自己,

孩子,請一直聰明地善良下去。

本文轉自:童年智造 作者:艾米粒

要比它叫得更響更兇猛,

它才會害怕逃走,

站立不動,和立馬逃跑都會讓黑熊把你當作獵物。這都是常識。

越有常識的人,越有智慧,

也越能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擁有科學思維,你才能分辨真假

這幾天我自己在聽卓克老師的科學思維課時,

有一段印象特別深刻。

他說現在有很多培訓機構會打著“迅速幫孩子開發大腦,蒙眼就能看到畫面”的大旗,

明目張膽欺騙家長斂財,

那麼如何避免被人欺騙,

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科學思維,

也就是說,

能瞭解基本的科學原則,

知道什麼是可能,

什麼是不可能。

我們的孩子未來也會面對各種欺騙,

從小到各種廣告,

大到新型的欺騙手段,

只有擁有科學思維的人才能真正把被騙這件事的概率降到最低。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讓他們動手去做各種科學實驗,

幫助他們去理解這個世界運轉的各種原理,

才能真正説明他們分辨真假。

這跟善良有什麼關係?

懂得生存法則,你才能不鑽牛角尖

教孩子善良,

不代表把他們放在一個完美的空間裡成長,

也不代表不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的殘忍。

而同理,

讓孩子充分理解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才能讓他們更好保護自己,

也更不容易鑽牛角尖。

自然界裡的弱肉強食,

適用于所有的生存法則,

這是我們無法回避的,

小兔子再可愛,都有可能被狼吃了,

記錄片裡那些動物界的畫面都是真實的。

我們要做的,不是鑽牛角尖,

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這才是有智慧的善良。

遵守規則,你能避免很多危機

去野生動物園就不能擅自下車,

在飛機上就不可以不聽指令,

開車就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見到太多因為不遵守規則而讓自己陷入危機的人。

教孩子遵守規則,

比教他們不要善良有意義多了。

還有很重要的,

一個遵守規則的人,

身邊大多朋友也都是有規則感的,

也就是人以群分,

減少那些因為沒有規則,

或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可能會帶來的傷害。

有批判性思維,

才能讓你擁有獨立的判斷力

為什麼經常會有很多忽悠人的資訊在網路上出現,就立即有很多人跟著去傳播,

很多錯誤的概念一出現,

就有很多人跟風相信。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擁有自己的判斷力,

不成為那種人云亦云,

跟風成癮,讓各種錯誤資訊擾亂自己的生活,那麼就要從小讓孩子擁有批判性思維。

我認為以上這些都和善不善良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你想要教孩子保護自己,

卻把重點放在應該善良還是不善良上,

那麼,就大錯特錯!

孩子小的時候,

他們的安全最重要的是需要父母好好來保護,而父母除了保護孩子以外,

不能僅僅告訴孩子幾個保護自己的方法,

更不能錯誤地把善不善良這種概念放進去,

而應該給予孩子能保護自己的思維方式。

善良的人更快樂,更樂觀,更向上,

更有責任心,更能給人帶來快樂,

善良的人也能保護好自己,

孩子,請一直聰明地善良下去。

本文轉自:童年智造 作者:艾米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