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是什麼樣的

提起智取威虎山, 相信很多人腦子裡首先想到的就是那膾炙人口的黑話:天王蓋地虎, 寶塔鎮河妖。 臉怎麼紅臉?精神煥發, 怎麼又黃了?放冷塗的臘。 傳說的智取威虎山和電影中的情節差不多, 都是派出偵查員、臥底、傳遞情報、裡應外合一鍋端。 關於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的說法也有很多, 那麼到底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當時, 東北天寒地凍, 威虎山的條件也是很艱苦的, 座山雕和土匪們也沒有電影中的那樣大碗酒大口肉, 也沒有富麗堂皇的威虎廳。 座山雕的老巢也只是一座被當地人稱作馬架房子的木棚, 僅有20多個土匪。 雖然人少物資缺乏, 但如果想一舉殲滅土匪難度還是很大。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 年僅15歲就進山當了土匪, 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在18歲時當上了匪首, 50多年的土匪經驗, 可謂是老謀深算、詭計多端。 日本投降後, 他受到了政府的重用,

當上了司令。

根據記載, 1947年1月26日, 楊子榮一行6人接到剿匪命令後出發, 在深山老林裡轉了好幾天才在一個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個工棚, 經過打手勢和黑話試探才有一個自稱是姓孟的工頭搭了腔, 並答應帶他們到另一個地方。 楊子榮他們被孟工頭涼了三天才被帶去另外一個屯子見了自稱是劉副官和連長的兩個人, 兩人對楊子榮進行一番試探後才同意引薦其上山。 兩天后兩人找到楊子榮, 準備帶其上山時卻被楊子榮以“現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 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說”的藉口給綁了, 兩人不以為意, 以為到了山上自會見分曉, 就直接領著楊子榮上威虎山了。 座山雕在上山的路上設了三道哨卡, 楊子榮他們每過一道哨卡就由兩個土匪上前搭話,

然後把崗哨一塊綁了一同押上山, 等到了座山雕老巢附近, 楊子榮命令三個戰士在外面看好土匪, 自己帶領另外兩個戰士沖進棚子, 直接將棚子裡包括座山雕在內的7個土匪抓獲。

電影《智取威虎山》雖然誇張,

但在真實歷史中, 楊子榮也的確擁有著不俗的傳奇表現, 不然也不可能不費一槍一彈的端了土匪的老窩, 活捉了陰險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所以這種英雄色彩放在楊子榮身上並不過分。

不過楊子榮的下場卻並不按套路出牌, 在“智取威虎山”的當月, 他就因為槍的板機失靈而錯失進攻的良機, 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終結在敵人的槍口之下, 年僅30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