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清王朝功虧一簣的復興,李鴻章一人之力與整個日本國作戰

經歷兩次鴉片戰爭的打擊之後,內憂外患的清朝並沒有立刻分崩離析,反而繼續頑強挺立了足足半個世紀,甚至一度顯示出勃勃生機。 但遺憾的是,這個封建帝國最終未能轉型成功。

從嘉慶皇帝開始, 大清王朝日趨虛弱, 一直沿著衰敗的道路滑下去。 經歷道光、咸豐兩朝皇帝之後, 大清帝國已是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西元1861年8月, 大清帝國的咸豐皇帝在熱河避暑山莊的慘澹愁雲中駕崩了。 美輪美奐的皇家離宮圓明園一年前被英法聯軍焚毀。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已經興起10年之久, 蔓延18個省區, 清軍屢戰屢敗。 與此同時淮河南北的撚軍, 東南數省的天地會也都是烽火連天。

當6歲的同治小皇帝繼位之時, 朝廷上下都已惶惶不可終日, 大清國的氣數似乎走到盡頭了。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 大廈將傾的帝國居然並沒有就此土崩瓦解, 反而頑強地繼續挺立了足足半個世紀。

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還顯示出了勃勃生機。 這就是歷史學界所說的同治中興。

在同治朝, 曾國藩的湘軍, 李鴻章的淮軍終於開始扭轉令咸豐皇帝如坐針氈的全國戰局。 天地會被鎮壓了, 太平天國被肅清了撚軍被剿滅了。 一時間, 整個中國一片寧靜, 硝煙散盡。 在清軍與太平軍十幾年的來回拉鋸戰中, 長江流域已是滿目瘡痍。 14年的戰亂導致全國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一, 任何一個統治者面對這樣的焦土都難免絕望。 不過清政府還是採取了一系列我們今天看起來相當明智的政策, 來恢復社會秩序和經濟生產。

政府擬訂了一個旨在增加糧食和棉麻畝產量的計畫, 對棉花、小麥、水稻、花生等農產品進行改良和,

這個計畫使中國農業形成了一種非常高效率的專業化區域生產。 長江黃河、淮河和漢水流域形成了四大棉花集中種植區, 江蘇浙江為蠶桑養殖帶, 山東河南是聞名全國的煙草產地, 東三省出產的大豆占全國總產量的6到7成。

朝廷對農民的負擔非常敏感不斷發出上諭, 竭力豁免那些遭受水旱和戰爭破壞地區的賦稅。 當時, 長江流域6省的土地稅每年減少了1000萬兩。

朝廷大膽地學習西方, 在全國先後建成14個兵工廠。 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能夠生產西方國家的軍火換代產品。 仿製當時最先進的後膛槍炮, 成功研製栗色和無色炸藥擁有10多個分廠, 是當時東亞最大的兵工廠。 張之洞創辦的漢陽兵工廠成為當時中國少有的可以生產各式槍枝火炮彈藥的兵工廠, 其引進德國技術生產的漢陽造步槍一直生產到半個世紀後的1944年。

隨著軍事工業的創辦, 民用工業也蓬勃發展起來。 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開辦僅3年時間就為清政府回收了1300多萬兩白銀。

1887年。 兩廣總督張之洞在總督府安裝了第一台發電機。 開始了中國電燈取代油燈的時代。 鋼鐵廠電廠、電報電話公司、自來水廠等一系列近代化民用企業快速發展帶動了19世紀中國城市化進程。

中國商人也很快學會了與外國人競爭。 他們開始包租自己的輪船, 並參加了海上保險, 穩健而迅速地打入沿海貿易。

國家顯然從發展工商業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同治末年清政府年財政收入達到6000萬兩左右, 比道光時期提高了50%。 洋務派基本上實現了他們的富國目標。

清廷的財政收支又出現了盈餘, 仿佛~間東倒西歪的房屋經過補漏裱糊之後煥然一新。 北京城中茶館、酒樓飯莊、戲園妓院寶局比比皆是, 吹拉彈唱,徹夜不息當時的英國報紙驚呼,中國這頭睡獅不僅已經醒來,而且這頭醒獅將要站起來,那不得了了。

各省督撫紛紛編練新軍易弓箭為槍炮。聘請洋教練接受洋操訓練,到了甲午中日開戰之前,以湘軍、淮軍為代表的各省防軍、練軍普遍裝備了後膛槍炮,比西方各國毫不遜色。

北洋海軍、南洋艦隊、廣東、福建四支艦隊等幾乎都配備了幾艘千噸級的軍艦(鐵甲巨艦主力艦、炮艦等),共計大小艦船80多艘,居世界第四,其中定遠、鎮遠二巨艦給日本以很大的威懾。

這些軍事變革絕對不是我們今天想像的那樣徒有其表。1876年左宗棠率軍橫掃天山南北平息阿古柏叛亂,隨後虎口奪食,迫使沙俄在談判桌上歸還伊犁。

1885年的中法戰爭,清軍激戰數日乘勝追擊,斃傷法軍精銳近幹人,繳獲了大量槍炮和乾糧。法國在越南陷入困境,不得不主動向中國政府求和。

而這也正是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世界輿論普遍認為日本不是中國對手的原因。

你一定會問,既然中國那時候這麼強大,後來怎麼會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呢?這還是鎮壓太平天國留下的遺患。

在咸豐皇帝殫精竭慮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最大的憂患就是兵力不足國庫空虛。因為當時太平天國佔據了江浙湖廣這些最為富庶的省份大半個中國早已無法徵收賦稅。迫不得已,咸豐皇帝只得要求地方督撫們自己組織軍隊,自己籌措糧餉。

以前,國家的軍權、財權都是緊緊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太平天國被滅之後,軍隊賦稅全都落到了地方大員們的手裡。李鴻章的北洋、淮軍,張之洞的南洋,曾國藩左宗棠的湘系,各據一方。

他們把各自的軍隊和軍事工業作為本集團的私產,朝廷已經很難進行統一的協調和指揮了。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指揮當時堪稱強大的北洋水師奮起反擊。日本集中了全國的財力人氣,全力支持侵華艦隊。而大清國的各方封疆大吏,甚至南洋水師,掌管財務的大臣,紛紛抱起手臂作壁上觀。

日軍在榮城登陸,李鴻章因為那是山東巡撫李秉衡的防地而置之度外。等到榮城失守,威海危在旦夕李秉衡又因為那是李鴻章的領地而漠不關心,南方調來的援軍又不歸二李節制,於是出現了威海孤軍作戰,得不到增援的奇怪情況。日軍各個擊破的戰略每每奏效。所以當時西方有人評論,李鴻章是以一人之力,與整個日本國作戰。

不幸的是。這還僅僅是個開始。地方大員們與朝廷的離心離德愈演愈烈。八國聯軍侵華時,東南幾省甚至眼看著老佛爺逃難不救。

1911年一次非常偶然的起義在武昌爆發,各省大員們便紛紛宣佈獨立。清王朝覆滅了。

就這樣一個看似很有希望的清帝國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它表面上從太平天國的浩劫中恢復了生機,可是太平天國給它留下的內傷卻是緩慢而致命的。儘管它在垂危之際奮發圖強。一度找回了尊嚴,可是內傷發作使它最終還是頹然崩潰。

吹拉彈唱,徹夜不息當時的英國報紙驚呼,中國這頭睡獅不僅已經醒來,而且這頭醒獅將要站起來,那不得了了。

各省督撫紛紛編練新軍易弓箭為槍炮。聘請洋教練接受洋操訓練,到了甲午中日開戰之前,以湘軍、淮軍為代表的各省防軍、練軍普遍裝備了後膛槍炮,比西方各國毫不遜色。

北洋海軍、南洋艦隊、廣東、福建四支艦隊等幾乎都配備了幾艘千噸級的軍艦(鐵甲巨艦主力艦、炮艦等),共計大小艦船80多艘,居世界第四,其中定遠、鎮遠二巨艦給日本以很大的威懾。

這些軍事變革絕對不是我們今天想像的那樣徒有其表。1876年左宗棠率軍橫掃天山南北平息阿古柏叛亂,隨後虎口奪食,迫使沙俄在談判桌上歸還伊犁。

1885年的中法戰爭,清軍激戰數日乘勝追擊,斃傷法軍精銳近幹人,繳獲了大量槍炮和乾糧。法國在越南陷入困境,不得不主動向中國政府求和。

而這也正是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世界輿論普遍認為日本不是中國對手的原因。

你一定會問,既然中國那時候這麼強大,後來怎麼會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呢?這還是鎮壓太平天國留下的遺患。

在咸豐皇帝殫精竭慮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最大的憂患就是兵力不足國庫空虛。因為當時太平天國佔據了江浙湖廣這些最為富庶的省份大半個中國早已無法徵收賦稅。迫不得已,咸豐皇帝只得要求地方督撫們自己組織軍隊,自己籌措糧餉。

以前,國家的軍權、財權都是緊緊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太平天國被滅之後,軍隊賦稅全都落到了地方大員們的手裡。李鴻章的北洋、淮軍,張之洞的南洋,曾國藩左宗棠的湘系,各據一方。

他們把各自的軍隊和軍事工業作為本集團的私產,朝廷已經很難進行統一的協調和指揮了。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指揮當時堪稱強大的北洋水師奮起反擊。日本集中了全國的財力人氣,全力支持侵華艦隊。而大清國的各方封疆大吏,甚至南洋水師,掌管財務的大臣,紛紛抱起手臂作壁上觀。

日軍在榮城登陸,李鴻章因為那是山東巡撫李秉衡的防地而置之度外。等到榮城失守,威海危在旦夕李秉衡又因為那是李鴻章的領地而漠不關心,南方調來的援軍又不歸二李節制,於是出現了威海孤軍作戰,得不到增援的奇怪情況。日軍各個擊破的戰略每每奏效。所以當時西方有人評論,李鴻章是以一人之力,與整個日本國作戰。

不幸的是。這還僅僅是個開始。地方大員們與朝廷的離心離德愈演愈烈。八國聯軍侵華時,東南幾省甚至眼看著老佛爺逃難不救。

1911年一次非常偶然的起義在武昌爆發,各省大員們便紛紛宣佈獨立。清王朝覆滅了。

就這樣一個看似很有希望的清帝國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它表面上從太平天國的浩劫中恢復了生機,可是太平天國給它留下的內傷卻是緩慢而致命的。儘管它在垂危之際奮發圖強。一度找回了尊嚴,可是內傷發作使它最終還是頹然崩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