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弘生平簡介

永徽二年(651年), 唐高宗將在感業寺為尼的武則天重召入宮, 封為昭儀。 永徽三年(652年), 武則天在宮中誕下長子李弘, 是為高宗第五子。 由於王皇后沒有子嗣, 當時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長子李忠。 永徽六年(655年), 高宗廢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 改立武則天為皇后, 李弘由此成為高宗的元子(嫡長子)。 同年, 李弘與胞弟李賢被進封為親王, 李弘為代王。 顯慶元年(656年), 高宗詔令廢黜太子李忠, 改立四歲的代王李弘為皇太子。

李弘幼為儲君, 深得父皇寵愛與重視。 高宗曾對侍臣稱讚太子:“十分仁孝, 接待大臣符合禮節, 從不曾有過失。

”李弘早年向郭瑜學習《春秋左氏傳》, 讀到楚世子羋商臣弑殺君王的故事時, 忍不住掩書歎息:“這種事為臣子的不忍聽聞, 聖賢經典應該記載垂範後世的好事, 為什麼要記載這個?”郭瑜回答說:“孔子寫《春秋》, 善惡之事都加以記載, 是為了褒揚善行以勸諫大眾, 貶斥惡行以告誡後世。 書寫羋商臣的惡行正是令其罪惡遺臭萬年。 ”太子又說:“這種事情, 不僅講不出口, 聽聞也不忍心, 請讓我改學別的書。 ”郭瑜聞言稱讚太子仁德, 隨即改授《禮記》。

李弘做太子期間以仁德著稱。 當時朝廷大量徵兵, 那些逃亡或者期限內沒有報到的士兵會被處死, 家人也要充官。 李弘為此上書進諫:“臣聽說軍隊徵兵, 但凡沒有及時報到的全家都會被牽連,

有的甚至沒被斷罪就被囚禁, 人數眾多。 但當中有因為疾病才逾期不到, 或者途遇山賊、渡河遭難、畏懼逃亡、身負重傷等多種情形, 軍法卻要連坐他們的親屬。 (臣認為)軍法該兼顧實情, 如果不是戰死就被定罪或者備註逃亡, 並牽連他們的家屬, 實在(有冤)值得同情。 臣希望可以修訂法律, 以後家中有士兵逃亡, 也不用受連坐之罪。 ”高宗批准了請求。

更多歷史, 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