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初入園,家長過難關

提前半年的, “入園預備戰”

儘管9月1日才是騰騰正式上學的時間,但劉娜一家的“入園預備戰”早在新年之後便悄悄打響。

劉娜家住舜玉社區,社區內近在咫尺的公立幼稚園是劉娜一家的唯一選擇:“離家近、接送方便、老師素質有保證、費用也低。 ”為此,劉娜的父母在新年之後隔三差五就到幼稚園打聽,生怕錯過報名時間。

到了5月中旬電話報名的時間,劉娜夫妻倆的緊張達到了頂點。 “周一早八點開始,我們倆三部手機輪流撥,一直打不進去。 ”儘管劉娜的房子和戶口一致、學區也屬於這個幼稚園,但劉娜還是擔心:萬一名額超了怎麼辦?萬一被頂包了呢?

半個多小時之後,劉娜終於打進報名電話,來不及高興心又懸了起來。 “老師說今年報名的孩子非常多,雖然所有條件都符合但還是有上不了的可能,有可能最後按照距離遠近或者報名先後再做篩選。 ”

撂下電話,焦急的夫妻倆等了一個多禮拜,終於得到報名成功的消息:“聽說本來只招兩個班,後來擴充到三個,但一個班30多個孩子,總共144個孩子報名,還是有不少孩子沒進來。 ”

在劉娜緊張孩子能否報名的時候,吳瓊在為孩子做更大的投資,6月份她在高新區龍園社區買下一套二手房。 “最初考慮的是小學中學,但眼前就是上幼稚園。 ”

吳瓊曾想讓孩子上公立園,但目前高新區中心城區除了村改居的社區有村辦的幼稚園外,其他新建社區都沒有配套的公立幼稚園,而且有的連配套幼稚園都沒有,所以私立園也是爭奪的“香餑餑”。

“至少這個社區有幼稚園,雖然一個月2500元,但至少公婆接送方便。 ”

與報名同步進行的還有家長和孩子的心理準備。 只要有機會,劉娜就會跟騰騰說上幼稚園的好處。 “你看小朋友都上幼稚園,巧巧兔也上幼稚園,所以騰騰也上幼稚園對不對?”這個兒子喜歡的卡通人物,成了劉娜給孩子“洗腦”的工具。 在等待入園的時間裡,劉娜讓父母經常帶著騰騰隔著欄杆看幼稚園操場。 “你看,幼稚園有騰騰喜歡的皮球,等著騰騰來上學就能玩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對幼稚園多些好感,少些排斥。

王麗的準備工作更細緻,除了必須的體檢、疫苗、照片等,孩子午休的被褥、墊子她都挑最舒適的,所有衣服上、被褥上都縫上了孩子的名字……“婆婆說要做,但是我堅持自己縫。 ”這個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媽媽,體會到了古詩裡“臨行密密縫”的感覺。 入園的這一天,她拉到學校的東西塞滿了車子的整個後備箱。

寶寶一入園, 家長度日如年

入園這天早上5:15,王麗比往常提前了兩個小時醒了。 她本打算7點起床,7:30送孩子去幼稚園,但“真睡不著”。

王麗的焦慮早已開始。 在此前試入園的半天,王麗一直陪在南南身邊,所以她更為關注的是老師的態度和方法。 “比如老師如果脾氣急肯定不行,方法也很重要,對小孩要有耐心。

”如今,看著老師拉著南南的手進了校園,她心裡一陣莫名的緊張和失落。 “這是孩子第一次沒有父母親人在身邊,他能吃好嗎?能睡好嗎?會不會有小朋友欺負他?”

坐在辦公室裡,王麗怎麼也放不下心。 學校沒有即時視頻監控,她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她感覺頭暈噁心——這是焦慮的表現。

“確實有孩子哭鬧,騰騰還好。 ”8月29第一天試入園,騰騰高高興興去了,但第二天一早說什麼也不去,哭鬧了好久才總算安撫好。 9月1日第一個全天入園日,姥姥接他的時候特地帶著水杯,騰騰並不想喝水,也不想吃東西:這說明孩子在幼稚園吃飽了。 “他吃飯慢、愛玩,在家能留給他足夠的時間,但在幼稚園這麼多孩子誰知道老師能不能顧得過來?”劉娜說,自己算不上緊張的媽媽,班級qq群裡,一位媽媽一直站在外面盯著教室的動靜:有哭的。

一句話讓好些家長繃緊了神經。 好在老師時不時發孩子的照片,家長們才算安靜下來。

這不是父母的“專利”。 在吳瓊的女兒在老家剛上“小小班”的時候,公公做了一件更讓人驚訝的事。 他搬著自家的梯子爬上了幼稚園的牆,從牆外看孫女在幹什麼。 “幼稚園是平房,他見孩子沒事也就下來了。 ”儘管讓人哭笑不得,但吳瓊非常理解公公。

所以有分離焦慮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家長。 王麗的婆婆一天都感覺空落落的。 平時,帶孩子、收拾家務、做飯,一天時間排得滿滿的。 突然孩子上了幼稚園沒事做了,她心裡發慌。

下午五點,王麗已經站在幼稚園門口接孩子,平時這個時間她剛剛下班,今天她實在坐不住就偷偷溜走去接孩子了。 幼稚園一開門,她蹭蹭地沖向孩子的班級,隱約聽見樓上有孩子的哭聲,她的眼淚馬上就要掉下來:是不是南南受委屈了?但走近一看,南南在笑,揪著的心才放下來。“這才上幼稚園,我就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感覺了。”

孩子的適應期,家長的憂慮期

初入幼稚園,孩子面臨的是與家中寬鬆環境相對的約束環境,不適應是常見表現。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在幼稚園過的好不好。一個“好”字代表了諸多意義。吳瓊擔心孩子的飯菜品質,儘管幼稚園貼出來的肉是品牌肉,菜是定點供應,但她仍然盼著家委會去食堂現場監督。“親眼看了才放心。”劉娜擔心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不好,“不知道有沒有孩子欺負他。”王麗更擔心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被磨滅,“中國式的教育很多時候是在‘管’孩子,孩子獨特的個性會不會被打壓?”

放學路上,王麗就開始拐著彎的“套”南南的話。“南南今天吃飯好不好,有沒有哭?”“沒有。”“有沒有哭的寶寶,老師熊他了嗎?”“熊了。”“那老師聲音大還是媽媽聲音大?”“當然是老師聲音大。”一番對話下來,王麗瞬間明白了,老師有點凶。

在隨後南南爸爸觀察到孩子有一點抽泣後,夫妻倆花了很多方法來引導孩子,終於南南說:“今天老師批評我了,我大哭了一場。”南南玩滑梯超出了老師的視線,如果在家裡,南南爸爸會保護他讓他探索,但在學校裡,老師只是會用簡單的方式制止孩子。“我只能跟孩子說,沒有不犯錯長大的孩子,知錯能改就是進步。我不能改變老師怎麼對待他,只能改變他和老師怎麼相處。”

王麗其實非常緊張,頻繁爆出來的“老師打孩子”等新聞讓她害怕這會落到南南身上,所以早在試入園的時候,王麗就帶著考量的眼神觀察老師:孩子正是需要啟蒙和啟發的時候,不希望老師沒耐心,學校一直說怕家長影響老師教學不允許視頻溝通,但如果老師打孩子怎麼辦?所以,在為孩子報名特長課的時候,王麗夫妻倆否決了美術課和武術課:不考慮學不學得到東西,老師性格急躁,就不可以。

每月近2500元的費用沒有讓她更放心。按照正常來說,園長、老師都要有資格證,但南南班級只有帶班老師有資格證、副帶班和兩個保育員都沒有資質,外教老師是一位自稱來自英國的黑人,但卻沒有拿出身份證明和教育資質。“不管從哪來,我只希望你告訴我你是老師。”更讓王麗等家長驚訝的是,這位外教直白地對一個孩子說:“你表現不好,所以不能給你獎勵”。“當時就有家長提出來,這種激勵方法有問題。”

教室有異味,孩子安全嗎?

“希望騰騰能吃好、玩好,和小朋友、老師成為好朋友。”在“你對學校有什麼期望”這一欄上,劉娜這樣寫道。這也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想法。“不在乎學到什麼,只在乎寶寶安全、健康。”劉娜的想法代表了絕大部分家長的心意。

這種感受在王麗身上有更切身的體驗。8月4日,在南南試入園的時候,王麗和家長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教室有甲醛的味道。一位瞭解情況的家長質疑:這個班級5月份才剛剛裝修,現在給孩子用,能安全嗎?校方的表現讓他們更加不信任:“在入園前的家長溝通會上,老師說裝修的是教職工宿舍,不是教室,被家長當面指出來了。”王麗說:“一個幼稚園,環境監測是基本的達標問題,等孩子們身體有反應的時候,那就晚了!”

“老師撒謊”加劇了家長的緊張情緒。家長們要求學校給出一個解決辦法,也有家長商量找檢測機構,甚至有人聯繫了媒體記者。但校方只是說檢測合格,並沒有拿出檢測報告,並明確表示沒必要把檢測結果給記者看,這些做法顯然說服不了愛子心切的家長。

“現在的解決方式是調整到一個老教室,沒有洗漱間、衣帽間和小櫃子,但配備了空氣淨化器。”但王麗等一眾家長仍然擔心:這樣甲醛就不超標嗎?怎麼確定?但家長都不願意出頭繼續追究這件事情,“孩子還要在這上學,如果跟幼稚園敵對,老師能看孩子順眼嗎?”像王麗這樣無奈的家長只能接受這個結果,“現在只有去和不去兩種選擇,不去就轉到別的園,這附近別的幼稚園我們也打聽了,名額也都是爆滿。”

出於安全,有十幾個孩子沒有按時入園,家長們說:等明年3月再來,時間長了,甲醛也該散的差不多了。但王麗說:“誰都知道吸甲醛最好的方式就是植物和‘人體吸塵器’。”

王麗的憂慮仍將持續,她無法改變現狀,只希望孩子快樂、安全、健康就可以。(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幼稚園一開門,她蹭蹭地沖向孩子的班級,隱約聽見樓上有孩子的哭聲,她的眼淚馬上就要掉下來:是不是南南受委屈了?但走近一看,南南在笑,揪著的心才放下來。“這才上幼稚園,我就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感覺了。”

孩子的適應期,家長的憂慮期

初入幼稚園,孩子面臨的是與家中寬鬆環境相對的約束環境,不適應是常見表現。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在幼稚園過的好不好。一個“好”字代表了諸多意義。吳瓊擔心孩子的飯菜品質,儘管幼稚園貼出來的肉是品牌肉,菜是定點供應,但她仍然盼著家委會去食堂現場監督。“親眼看了才放心。”劉娜擔心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不好,“不知道有沒有孩子欺負他。”王麗更擔心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被磨滅,“中國式的教育很多時候是在‘管’孩子,孩子獨特的個性會不會被打壓?”

放學路上,王麗就開始拐著彎的“套”南南的話。“南南今天吃飯好不好,有沒有哭?”“沒有。”“有沒有哭的寶寶,老師熊他了嗎?”“熊了。”“那老師聲音大還是媽媽聲音大?”“當然是老師聲音大。”一番對話下來,王麗瞬間明白了,老師有點凶。

在隨後南南爸爸觀察到孩子有一點抽泣後,夫妻倆花了很多方法來引導孩子,終於南南說:“今天老師批評我了,我大哭了一場。”南南玩滑梯超出了老師的視線,如果在家裡,南南爸爸會保護他讓他探索,但在學校裡,老師只是會用簡單的方式制止孩子。“我只能跟孩子說,沒有不犯錯長大的孩子,知錯能改就是進步。我不能改變老師怎麼對待他,只能改變他和老師怎麼相處。”

王麗其實非常緊張,頻繁爆出來的“老師打孩子”等新聞讓她害怕這會落到南南身上,所以早在試入園的時候,王麗就帶著考量的眼神觀察老師:孩子正是需要啟蒙和啟發的時候,不希望老師沒耐心,學校一直說怕家長影響老師教學不允許視頻溝通,但如果老師打孩子怎麼辦?所以,在為孩子報名特長課的時候,王麗夫妻倆否決了美術課和武術課:不考慮學不學得到東西,老師性格急躁,就不可以。

每月近2500元的費用沒有讓她更放心。按照正常來說,園長、老師都要有資格證,但南南班級只有帶班老師有資格證、副帶班和兩個保育員都沒有資質,外教老師是一位自稱來自英國的黑人,但卻沒有拿出身份證明和教育資質。“不管從哪來,我只希望你告訴我你是老師。”更讓王麗等家長驚訝的是,這位外教直白地對一個孩子說:“你表現不好,所以不能給你獎勵”。“當時就有家長提出來,這種激勵方法有問題。”

教室有異味,孩子安全嗎?

“希望騰騰能吃好、玩好,和小朋友、老師成為好朋友。”在“你對學校有什麼期望”這一欄上,劉娜這樣寫道。這也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想法。“不在乎學到什麼,只在乎寶寶安全、健康。”劉娜的想法代表了絕大部分家長的心意。

這種感受在王麗身上有更切身的體驗。8月4日,在南南試入園的時候,王麗和家長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教室有甲醛的味道。一位瞭解情況的家長質疑:這個班級5月份才剛剛裝修,現在給孩子用,能安全嗎?校方的表現讓他們更加不信任:“在入園前的家長溝通會上,老師說裝修的是教職工宿舍,不是教室,被家長當面指出來了。”王麗說:“一個幼稚園,環境監測是基本的達標問題,等孩子們身體有反應的時候,那就晚了!”

“老師撒謊”加劇了家長的緊張情緒。家長們要求學校給出一個解決辦法,也有家長商量找檢測機構,甚至有人聯繫了媒體記者。但校方只是說檢測合格,並沒有拿出檢測報告,並明確表示沒必要把檢測結果給記者看,這些做法顯然說服不了愛子心切的家長。

“現在的解決方式是調整到一個老教室,沒有洗漱間、衣帽間和小櫃子,但配備了空氣淨化器。”但王麗等一眾家長仍然擔心:這樣甲醛就不超標嗎?怎麼確定?但家長都不願意出頭繼續追究這件事情,“孩子還要在這上學,如果跟幼稚園敵對,老師能看孩子順眼嗎?”像王麗這樣無奈的家長只能接受這個結果,“現在只有去和不去兩種選擇,不去就轉到別的園,這附近別的幼稚園我們也打聽了,名額也都是爆滿。”

出於安全,有十幾個孩子沒有按時入園,家長們說:等明年3月再來,時間長了,甲醛也該散的差不多了。但王麗說:“誰都知道吸甲醛最好的方式就是植物和‘人體吸塵器’。”

王麗的憂慮仍將持續,她無法改變現狀,只希望孩子快樂、安全、健康就可以。(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