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海底撈後廚不忍直視的髒亂現象被曝光,人性化管理有用嗎?

說到人情化管理方式, 想必各位都服海底撈。 無論是對於員工的尊重, 還是待遇, 它都走在了很多企業的前面, 備受各路吃瓜群眾的讚揚。

但任何管理模式, 都有它的缺陷。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很懂得拿捏人性、籠絡人心, 但也別忘了, 涉及到“人”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人性化永遠替代不了管理。 比如海底撈的食品衛生事件。

不追究責任

人性化管理卻問題頻出

對於記者曝光的海底撈門店衛生情況, 也刷新了小匯對於海底撈的認識。 員工在洗碗池內清洗掃地用過的簸箕。

洗碗機蓄水池內沾滿是油污和食物產渣, 盤子掉進去憑眼睛都基本找不到。

在網路一片罵聲的情況下, 海底撈處理措施仍然特別“人性化”, 在海底撈的公告裡表示:“涉事停業的兩家門店的幹部和職工無需恐慌,

主要責任由公司董事會承擔”。

網友們的態度立即反轉, 大贊海底撈真誠、對員工好。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 員工犯了這麼大的錯誤, 可能導致整個企業口碑大打折扣的情況下, 仍然選擇要“人性化”, 對企業來說真的有用嗎?

企業管理不是想當然, 對員工好沒錯, 但不能太極端。 人有被尊重、被善待的需求, 但人也有懶惰、依賴、僥倖的劣根性。 管理需要激發人性的善, 但也要遏制人性的惡。

很顯然, 海底撈雖然博得了網友的認可, 但對於企業管理並沒有什麼好處。 不信可以看看海底撈的官網, 關於食品衛生問題的通告比比皆是, 食品過期、設備失效、衛生不達標等事件屢禁不止。

(肯將自家門店衛生不合格的情況網路通告, 除了海底撈也沒誰了, 在這一點上, 海底撈可以說超過了99%的餐企。 )

海底撈最新的整改措施是開放後廚、接受監督。 這項舉措在餐飲企業算是“最大尺度”了, 將後廚至於公眾目光之下, 如果再出衛生問題無異於“自殺”。

去掉KPI指標

人性化考核卻本末倒置

張勇曾經分享過海底撈的績效, 沒有細化的KPI指標, 只有一個柔性標準, 那就是顧客滿意度。

然而顧客不可能對自己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表示不滿意, 比如後廚。 於是海底撈在顧客能夠體驗到的地方下足了功夫, 細緻的服務, 精彩的表演, 簡直比你媽還關心你吃得開不開心, 顧客一邊驚呆了下巴一邊給好評。 但在顧客體驗不到的地方, 就屬於員工自由發揮了, 比如後廚髒亂不堪, 員工能偷懶就絕不勤快, 能方便就絕不費事。

(海底撈的拉麵表演)

但對於企業來說,這種情況肯定是不能容忍的。這也不是企業考核的目的,張勇去掉所有的KPI指標是為了員工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務客戶,卻不是用“欺騙客戶”的方式完成唯一的指標。人性化地去掉了考核指標,結果卻本末倒置,重客戶服務而輕產品品質,重客戶體驗而輕客戶利益。

員工總是對細化的KPI怨聲載道,但細化的KPI卻更能將工作標準化。比如我們都聽過的一個日本餐企故事,公司要求盤子必須洗三遍,中國實習生偷懶少洗了1遍,結果被開除了。

有些考核該細化還是得細化,特別是涉及到產品品質的問題上,必須有能夠考核的硬性指標,達不到指標就必須接受相應的處罰。讓績效說話,這是無論哪家企業都逃不掉的管理準則。

海底撈你學不會

人性化管理不是萬能的

雖然海底撈在管理上有其獨到之處,但絕大多數企業都不適合借鑒。一般公司如果發生海底撈這類的衛生事件,我想最典型的做法就是:

▎對涉事員工予以處罰,輕則警告,重則開除。員工為圖一己之便,無視客戶的身體健康,其實也說明該員工不適合餐飲服務行業。

▎對涉事門店店經理予以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企業的中層管理,責任重大。公司高層沒辦法監督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但店經理卻每天都能看到員工的表現。不作為的店經理,要來何用?

雖然不會像海底撈一樣獲得網友反轉點贊,但在管理上,效果顯著,對其他門店也有警示作用。尤其是對於店經理,老闆講人情,要做“好人”,中層領導就必須扮演“壞人”的角色,對員工工作做到監督和指導。如果中層管理也要做“好人”,給員工開方便之門,損害的肯定是企業利益。這樣的中層管理任何企業都不能重用。

強調人性化管理的企業,也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和不能觸碰的紅線。在餐飲業,食品衛生和安全就應該是這根紅線,任何員工都不能觸碰。如果觸碰了這根紅線卻沒有任何懲罰,接下來說不定就有接二連三的人去觸碰,結果為此買單的還是客戶。

所以,小匯還是要強調一遍,海底撈不是你學不會,而是它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你,一個個例的成功,並不代表它的優越。你需要和海底撈一樣對員工好一點,但也不能丟掉制度和原則。

-END-

最後,提升專業水準,做一枚優秀的HR,小匯推薦HRGO線下公開課。課程涉及薪酬績效、管理效能、合夥制度、勞動法律、積分制等各方面,幫助你成為一枚專業的HR。課程排期如下,報名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海底撈的拉麵表演)

但對於企業來說,這種情況肯定是不能容忍的。這也不是企業考核的目的,張勇去掉所有的KPI指標是為了員工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務客戶,卻不是用“欺騙客戶”的方式完成唯一的指標。人性化地去掉了考核指標,結果卻本末倒置,重客戶服務而輕產品品質,重客戶體驗而輕客戶利益。

員工總是對細化的KPI怨聲載道,但細化的KPI卻更能將工作標準化。比如我們都聽過的一個日本餐企故事,公司要求盤子必須洗三遍,中國實習生偷懶少洗了1遍,結果被開除了。

有些考核該細化還是得細化,特別是涉及到產品品質的問題上,必須有能夠考核的硬性指標,達不到指標就必須接受相應的處罰。讓績效說話,這是無論哪家企業都逃不掉的管理準則。

海底撈你學不會

人性化管理不是萬能的

雖然海底撈在管理上有其獨到之處,但絕大多數企業都不適合借鑒。一般公司如果發生海底撈這類的衛生事件,我想最典型的做法就是:

▎對涉事員工予以處罰,輕則警告,重則開除。員工為圖一己之便,無視客戶的身體健康,其實也說明該員工不適合餐飲服務行業。

▎對涉事門店店經理予以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企業的中層管理,責任重大。公司高層沒辦法監督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但店經理卻每天都能看到員工的表現。不作為的店經理,要來何用?

雖然不會像海底撈一樣獲得網友反轉點贊,但在管理上,效果顯著,對其他門店也有警示作用。尤其是對於店經理,老闆講人情,要做“好人”,中層領導就必須扮演“壞人”的角色,對員工工作做到監督和指導。如果中層管理也要做“好人”,給員工開方便之門,損害的肯定是企業利益。這樣的中層管理任何企業都不能重用。

強調人性化管理的企業,也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和不能觸碰的紅線。在餐飲業,食品衛生和安全就應該是這根紅線,任何員工都不能觸碰。如果觸碰了這根紅線卻沒有任何懲罰,接下來說不定就有接二連三的人去觸碰,結果為此買單的還是客戶。

所以,小匯還是要強調一遍,海底撈不是你學不會,而是它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你,一個個例的成功,並不代表它的優越。你需要和海底撈一樣對員工好一點,但也不能丟掉制度和原則。

-END-

最後,提升專業水準,做一枚優秀的HR,小匯推薦HRGO線下公開課。課程涉及薪酬績效、管理效能、合夥制度、勞動法律、積分制等各方面,幫助你成為一枚專業的HR。課程排期如下,報名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