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吉安彭姓源流考

彭姓, 也是大姓之一。 人口大概七百八十余萬, 在全國排39位。

彭姓姓源流主要有六個:

源流一:源于祝融氏 顓頊曾孫吳回, 其子名陸終,

傳說陸終娶妻鬼方氏, 三年而孕。 於是陸終割下妻子的三條左肋、三條右肋, 得六子, 其中三子名鏗。 後來因為被封在大彭(今彭城), 所以又叫彭鏗。 因為彭鏗為彭姓始祖, 所以後來有稱為彭祖, 據說活了800多歲, 歷經夏商兩朝。 彭姓也是祝融八姓之一。

【廬陵彭氏】

源流二:源于羋姓 楚國大夫熊彭為楚國悍將, 其子孫有以彭為姓者。

源流三:源于子姓 商朝賢大夫名老彭, 雖然這個老彭現在指的基本是彭祖, 但除非彭祖真的活了800歲, 不然肯定是另外一人。

源流四:源于姬姓 出自魯國公子牙之後。

源流五:源于官位 戰國時期楚國軍制。 彭師, 亦稱彭排師, 彭帥、彭軍、彭人, 是戰國時期楚國軍制官員, 主要負責在戰爭中指揮部下輔助中軍,

或以木排鹿架安營紮寨, 或護衛中軍兩側, 或從側翼助攻。 其子孫有彭氏。

源流六:源于少數民族 古時有西羌族、西戎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有彭姓

廬陵彭氏

【彭構雲, 構雲公。 唐朝著名隱士, 精通黃老之言, 著《通元真經》。 因為安史之亂, 為避戰禍, 從臨汾遷至宜春袁州,

為江西彭氏祖】

【彭軒, 吉水人, 構雲公五世孫, 有十一個兒子, 其弟彭瑊(“瑊”讀作“肩”), 有十五個兒子。 兄弟二人為一時豪強, 時值黃巢起義。 彭軒和弟弟彭瑊于吉州起兵, 逐漸控制吉州全境, 為吉州軍閥, 做了三十多年的吉州刺史, 如今吉安市城區劃分就是彭軒打下的雛形。 後投靠楚王馬殷, 累官至太尉、安定郡王。

*司馬光著《資治通鑒》記載“玕本赤石洞蠻酋”, 意思似乎是說, 彭軒並非漢族, 但考慮到南宋以前, 吉州長時間都屬於未開化地域, 而且蠻酋也是對農民起義軍首領的蔑稱, 所以彭軒應該還是漢族, 不過隊伍中應該有少數民族成分。

彭軒死後, 其子彭彥昭遵照遺囑, 將屍體運回吉水縣白水鎮洪橋村落葬, 現在還是吉水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安縣萬福老岡彭氏:

這一支是構雲公的三世孫彭倜(彭軒爺爺)的另一脈後裔, 北宋時期從廬陵隱原山口遷廬陵老岡, 基祖為彭果。

吉安縣油田彭氏:

宋元交替之際, 老岡彭氏彭應樞遷巨陂, 生子彭雲卿, 入贅油田嶺上周家, 為隆堂始遷祖。

安福彭氏:

多宋清之間, 萍鄉的構雲公後裔不斷遷入聚居而成。

吉水彭氏:

彭軒後裔, 出進士十一, 狀元二, 為廬陵彭氏冠。

永豐彭氏:

彭軒三子彥昭公, 彭彥昭後裔, 據說彥昭有十五個兒子, 十三個女兒, 壽至119歲, 是很有福氣的人, 原來的彭倜的隱居處隱原山口在彥昭遷離後, 無彭氏居住。

泰和月池彭氏:

始祖彭九, 為構雲公十二世孫, 然具體出自哪脈, 資料不足, 無法考證。

【彭軒的弟弟彭瑊, 後為溪州刺史, 與楚王馬希範決裂, 劃地而治, 以溪州銅柱為分界, 現坐落於湖南永順。 其子彭彥晞(又名彭士愁, 吉水人, 開創了土司制度), 是湘西第一任土司王(基本就是口頭臣服朝廷, 實際和土皇帝沒區別, 土司頭銜都是世襲制的)。 之後世代相襲, 直到清朝才結束了818年的彭氏統治。 現在湖南土家族和苗族的彭姓算起來和吉安彭姓都是同出一祖, 皆為倜公後裔。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