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門三傑曹操曹丕曹植

曹植

曹操慨歎:“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仲謀就是孫權, 接了他父兄的班, 有勇有謀, 能征善戰。 曹操發此慨歎並不是說自己的兒子不行,

而是把劉表的兩個兒子拿來跟孫權比, 一比, 那倆小子簡直豬狗不如。

曹門三傑, 曹操是老爸, 曹丕是二哥, 曹植是三弟。 單論文學, 曹植成就最高。 南朝謝靈運稱其“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獨佔八鬥”。 王士禎稱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 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最熟悉的是曹植的那首《七步詩》: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出於對弱者的同情和對帝王權術的厭惡, 因為曹植, 或者說是因為曹植的這首《七步詩》, 我在心裡對曹丕畫了個大大的叉號。

其實曹丕何罪之有?曹操的長子是曹昂, 曹昂短命, 在曹操一戰張繡時為保護曹操逃走戰死了。 長子沒了, 立長立不了了, 曹操就動了立賢的心思, 在曹丕和曹植之間權衡。

這兩個人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比他們老爹曹操自然是比不了。

曹丕文武雙全, 八歲能提筆作文, 善騎射, 好擊劍, 博覽古今經傳, 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書上這些說法可能有些誇大, 有往帝王臉上貼金的嫌疑, 但曹丕既然能並列“三曹”之一, 想來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可惜呀, 跟曹植一比, 那真是既生丕, 何生植?!曹操是中意曹植的, 想立曹植當繼承人。 但一幫老臣在這件事上非常頑固, 堅持要立長, 長子沒了那就立次子, 也就是曹丕。

曹植文人氣太濃, 任性而為, 也不適合接班。 但是他沒能認清自己, 雖然自己並不想爭, 但架不住身邊有一些人拱火呀。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人就是楊修。 楊修文采雖然不如曹植, 但是在處理事務以及揣摩領導意圖上,

可以甩曹植好幾條街。 曹操考較兩子的才和能, 因為楊修在背後猜題和遞答案, 曹植一步步勝出。 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為。 楊修和曹植的勾當最後還是讓曹操知道了, 結果可想而知。 你以為楊修是因為耍小聰明猜對了“闊”“盒”的字謎和說出了“雞肋”的含義這種小事兒而被殺的嗎?錯了, 在挑選繼承人這件事上, 他不該幫著作弊的!

單看曹植的《七步詩》, 我還以為曹丕把曹植給煮了呢?或者是殺了。 不是, 他倆同父同母, 雖然生在那樣的家庭, 處在那樣的位置, 少了兄弟間應有的親情, 但是無論從感情、交情還是從政治需要上出發, 曹丕都不可能殺了曹植。 曹丕稱帝后對曹植用遷徙封王的方法予以限制。

曹植是在憂鬱中病逝的, 時年41歲。 曹丕活得歲數也不大, 西元226年病逝, 時年40歲。 行文至此, 我突然發現, 是曹丕先死——曹丕不捨得, 下不了手, 也沒必要殺自己的兄弟, 但是, 曹丕的繼任者, 曹丕的繼任者的輔佐者, 比如司馬懿, 他會不會覺得有必要處死曹植, 以絕後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