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腸道微生物能影響嬰幼兒大腦發育 或能解釋自閉症內在機制

據統計, 當前中國自閉症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 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超過200萬。

近年來, 自閉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每年將近以20萬的速度增長。

但公眾對於自閉症的認知卻遠遠不夠, 很多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也不能儘早發現並勇敢面對, 從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 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 他們在封閉別人的同時也封閉了自己, 不僅會和社會脫節, 還會對患兒的身心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 甚至影響到整個家庭幸福。

兒童自閉症(Autism), 又稱孤獨症, 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 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ASD)。 患者通常起病於3歲之前, 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甚至需要持續一生的治療。 自閉症的病因是生命醫學的未解難題之一。 此類患兒多被稱作 “住在星星上的孩子”, 從嬰兒時期開始他們對外界的感知就不同於尋常人, 到目前為止, 人們還沒有找到可以治癒自閉症的有效藥物。

自閉症有哪些前兆?

1、當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 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反應;

2、五個月大, 不能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3、不能辨認父母的聲音;

4、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5、九個月後才發出咿呀聲;

6、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

7、反復重複一個動作;

8、十六個月大還不能說出一個字;

9、一周歲時仍不會發出咿呀聲, 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

10、兩周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

11、即使會說話了, 也缺乏語言技巧。

自閉症孩子與內向的孩子區別在哪裡?

一般害羞的小孩跟人還是有交流的, 只是他的交流方式比較退縮。 比如一進門來, 默默站在旁邊不說話, 偶爾會偷看你, 其實他是有好奇心的。 或許時間長一點, 適應環境了, 就會有一些簡單的交流。 眼神上也會有接觸, 可能會焦慮、緊張, 但這種情感上的狀態都是正常的。 但是在自閉症人群裡, 整個表現就會不一樣。

第一, 自閉症孩子的眼神是沒有交流的。 他甚至沒有注意到你的眼睛在哪裡, 只關注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他第一次見陌生人,

是害羞了、不好意思看, 實際上正常的小孩遇到陌生人、陌生環境也是會觀察的, 而自閉症的小孩眼神交流是完全沒有的。

第二, 自閉症小孩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特質, 對於旋轉的、光影變化的東西特別著迷。 比如說旋轉的電風扇、玩具車輪、百葉窗打進陽光, 他會一直看, 好像呆了一樣;或者玩電燈, 開關開關開關, 這樣反復按著玩, 非常著迷;又或者是在玩玩具的時候, 習慣把所有的東西擺成一長條, 全部拿來排隊。 總之, 很明顯玩的方法是非常的單一、非常有重複性。

有關自閉症的最新醫學前沿研究

據報導, 美國伊利諾大學最新研究表明, 腸道微生物可影響人的健康和行為, 甚至與自閉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其可通過血液中的皮質醇與腦代謝物“通信”, 這一發現提供了一種能解釋自閉症特徵的內在機制。

該校神經科學項目博士生奧斯丁·穆德稱, 嬰幼兒期間神經代謝物的變化對腦發育影響重大, 而腸道細菌、真菌和病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為降低收集嬰兒資料的困難,該研究部分借用腸道和大腦發育水準同嬰兒近似的滿月仔豬作為替代模型。

研究人員首先檢測糞便和升結腸中的菌群豐度,以及血液和腦中某些化合物的濃度,然後測量這些菌群與大腦代謝物之間可能存在的預測關係。他們發現,擬桿菌、梭菌和大腦中產生高濃度的肌醇有關,丁酸弧菌屬的細菌和大腦中N-乙醯天冬氨酸的產生有關,擬桿菌和大腦中高濃度的肌酸產生有關,而紅球菌數量更多時N-乙醯天冬氨酸濃度更低。穆德指出,腦代謝物早已在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中發現,但之前並未發現其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聯。

對嬰兒的血液生物標誌物進行研究發現,糞便微生物群與血清素和皮質醇之間存在預測關係,擬桿菌與高血清素水準相關,紅球菌預示著血清素和皮質醇濃度較低,梭菌和丁酸弧菌屬細菌與血清素和皮質醇無明顯相關性。

他們又探索了紅球菌、皮質醇和N-乙醯天冬氨酸三者之間聯繫,發現血清皮質醇能調節糞便紅球菌豐度和腦中N-乙醯天冬氨酸濃度之間的關係,即紅球菌可通過皮質醇間接與大腦“通信”並使腦代謝物發生變化。

怎麼和自閉症孩子交流?

1.積極關心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非沒有感覺,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交流,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和善意。家長可以日常在生活中多和孩子親近,陪孩子玩耍、散步,只要天氣不是很惡劣都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別人打招呼。

2.細緻觀察

從細微的事情中觀察孩子,找到孩子獨特專長的一面,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對所有人都冷漠,但對父母會親近一些;有些孩子對誰都帶有抵觸的情緒,有的孩子雖然自己不愛說話但喜歡樂器,有的孩子擅長繪畫,有的喜歡運動,家長朋友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特長,根據孩子不同的興趣和好,進行興趣培養,當孩子的情況有一點的改善時及時的給予鼓勵支持。

3.營造氛圍

自閉症的孩子通常沒有安全感,對誰都掛上冷漠的面孔,討厭管治、改變,興趣少、心胸狹窄。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環境氛圍,讓孩子願意融入我們的大家庭,用溫和的方式多説明孩子熟悉環境,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平和的環境,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本文的圖片來源於網路,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為降低收集嬰兒資料的困難,該研究部分借用腸道和大腦發育水準同嬰兒近似的滿月仔豬作為替代模型。

研究人員首先檢測糞便和升結腸中的菌群豐度,以及血液和腦中某些化合物的濃度,然後測量這些菌群與大腦代謝物之間可能存在的預測關係。他們發現,擬桿菌、梭菌和大腦中產生高濃度的肌醇有關,丁酸弧菌屬的細菌和大腦中N-乙醯天冬氨酸的產生有關,擬桿菌和大腦中高濃度的肌酸產生有關,而紅球菌數量更多時N-乙醯天冬氨酸濃度更低。穆德指出,腦代謝物早已在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中發現,但之前並未發現其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聯。

對嬰兒的血液生物標誌物進行研究發現,糞便微生物群與血清素和皮質醇之間存在預測關係,擬桿菌與高血清素水準相關,紅球菌預示著血清素和皮質醇濃度較低,梭菌和丁酸弧菌屬細菌與血清素和皮質醇無明顯相關性。

他們又探索了紅球菌、皮質醇和N-乙醯天冬氨酸三者之間聯繫,發現血清皮質醇能調節糞便紅球菌豐度和腦中N-乙醯天冬氨酸濃度之間的關係,即紅球菌可通過皮質醇間接與大腦“通信”並使腦代謝物發生變化。

怎麼和自閉症孩子交流?

1.積極關心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非沒有感覺,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交流,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和善意。家長可以日常在生活中多和孩子親近,陪孩子玩耍、散步,只要天氣不是很惡劣都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別人打招呼。

2.細緻觀察

從細微的事情中觀察孩子,找到孩子獨特專長的一面,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對所有人都冷漠,但對父母會親近一些;有些孩子對誰都帶有抵觸的情緒,有的孩子雖然自己不愛說話但喜歡樂器,有的孩子擅長繪畫,有的喜歡運動,家長朋友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特長,根據孩子不同的興趣和好,進行興趣培養,當孩子的情況有一點的改善時及時的給予鼓勵支持。

3.營造氛圍

自閉症的孩子通常沒有安全感,對誰都掛上冷漠的面孔,討厭管治、改變,興趣少、心胸狹窄。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環境氛圍,讓孩子願意融入我們的大家庭,用溫和的方式多説明孩子熟悉環境,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平和的環境,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本文的圖片來源於網路,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