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飛天傳說真亦假 嬉笑怒駡皆是詩

西元794年, 果州一則謝自然飛天傳聞被刺史上報朝廷。 唐德宗李適下敕書“宣慰”果州耆老、將士, 認為謝自然飛天是“聖祖光昭”。 有皇帝的認可、褒揚, “謝自然飛天”一事響遍九州。 不僅唐代名家紛紛以此作詩, 不少宋代、清代的文人墨客也以謝自然飛天為題作詩寫詞。

時間讓傳聞變為了傳說。 用今人之眼光看待, 真假不辯自明。 但歷代文人墨客為何以謝自然飛天吟詩作詞?為何它能經歷住時間波濤的洗禮?又為何它能活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 經久不息?

唐朝皇帝下敕書褒獎果州

“皇帝頒發的敕書有敕任官員、敕諭臣民、敕封或諭告外藩3種用途。

”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楊世明告訴記者, 敕諭臣民是皇帝針對某地發生的事件向臣民發佈的命令。

唐德宗李適一生下達很多份敕書, 其中一份敕書從長安被快馬加鞭發往果州。 據《南充縣誌》記載, 李適在敕書中寫有如下內容, 一方面褒揚果州人“稟溫良之性, 欽道德之風”, 指出謝自然飛天一事為“聖祖光昭”;另一方面“寬慰”果州耆老、將士, 問候“卿等各平安好”。

原來, 西元794年三月初三, 果州人謝自然在金泉山住所不知所蹤。 “古人的詩詞就是一種日記, 有時比史官的記錄還要生動具體。 ”楊世明解析, 從現存多首與謝自然飛天傳說相關的詩詞中, 我們可以看出謝自然是突然不知所蹤。

因為她是果州名人, 她的失蹤不僅導致民眾聚集看究竟, 連果州官員也“驅車”前來一探真假。 由於時代環境影響, 她的不知所蹤被人們傳聞為“飛天”, 時任果州刺史李堅據此把謝自然“白日飛天”一事上報朝廷。

意外的是, 李適十分高興, 立即下敕書褒獎果州。 朝臣更是意外, 皇帝的行動引起朝野震動, 大臣一片譁然, 此事逐漸傳遍九州, 成為當時的“熱點新聞”。

“李適38歲登基, 那時唐朝經歷‘安史之亂’, 由盛而衰。 但從他的為帝舉措看, 有圖強復興的雄心壯志, 然而全都失敗。 ”楊世明解析, 古代盛行天人感應, 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 作為沒有雄厚國力的皇帝, 李適把謝自然飛天一聞歸於“聖祖光昭”, 也許是用天降祥瑞粉飾太平,

也許是企盼國家出現振興的曙光。 另外, 果州人因此事而“傾駭”, 為穩定民心, 他也必須下敕書。 如此, 李適此舉對謝自然飛天傳說的廣泛傳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歷代文人墨客書寫謝自然

歷代文人墨客以謝自然飛天傳說為題, 寫了哪些詩詞呢?

首先看看當事人:唐德宗李適時代的戶部尚書判度支(主管國家財政收支)裴延齡。 據順慶區地志辦資料顯示, 裴延齡寫《寄題果州謝舍人仙居》讚頌謝自然飛天奇事。 唐代詩人盧綸也寫和詩《和裴延齡尚書寄題果州謝舍人仙居》, 從他的詩中可見“自地從天香滿空”、“紫蓋迥標雙鶴上”、“語音遙在五雲中”等讚美詩句。 作為在朝的京官和地方官, 他們為何作詩詩讚美此事?楊世明說,

裴延齡作詩不乏拍皇帝“馬屁”的嫌疑, 盧綸作詩也許是尊崇唐德宗的聖意。

但他們倆的同事韓愈另作《謝自然詩》寫“人生處萬類, 知識最為賢”, “感傷遂成詩, 昧者宜書紳”等詩句, 可以看出韓愈對謝自然飛天傳聞持否定態度。 此外, 唐代的夏方慶、李宏、範傳正也曾以謝自然飛天傳說為題作詩。

除了唐代名家, 宋代也有不少文豪以謝自然為題作詩寫詞。

290年後, 北宋“豪放派”詞人蘇軾在西元1084年借謝自然傳說作詞《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 那時的蘇軾被貶謫在外。 這對他的人生來說是一個轉折, 不僅仕途難再有大建樹, 而且詞風也由豪邁、氣勢磅礴, 而有了一絲婉約的味道。

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任瀚, 是南充人, 與謝自然是地地道道的老鄉。

這位大才子不僅作詩《題謝自然上升》, 還在謝自然曾經的住處研讀書籍。 “唐代以後, 不少詩人、詞人均以謝自然飛天傳聞為題作詩作詞。 ”楊世明在與他人共同撰寫的《西山詩文擷珍》一書中, 收錄了紀信、陳壽和謝自然的相關詩詞。 “我們收錄與謝自然有關詩詞, 就是考慮此事在當時影響大, 讓果州聞名全國。 ”楊世明說。

托物言志追求美好生活

“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 至海中, 或謂自然。 ”這是蘇軾關於謝自然的詞句;“片雲且就簷下宿, 我欲長嘯飛青天。 ”這是任瀚關於謝自然的詩句。 在楊世明看來, 他們以謝自然為題寫詩作詞, 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借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對謝自然飛天傳說的關注, 皇帝有皇帝的考慮, 大臣有大臣的盤算,詩人有詩人感情的共鳴。”楊世明解析,謝自然飛天傳說起初只是一則傳聞,但隨著時間流逝和詩人的不斷引用,已經是南充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古代詩人詞人借用謝自然飛天傳說吟詩作詞,不僅是處於人生低谷的呐喊,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對當時社會陰暗面的批判。“他們個個飽經滄桑,幾度沉浮,但不斷地尋找精神支柱,挺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活出了真實的自我。”

蘇軾被貶謫期間,不僅寫下《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更寫下《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寄託了他在謫居時期的思想感情;任瀚因為人正直,個性倔強,辦事公道,不逢迎權貴,任職考功郎中時手掌握人事、監察官史成績考核和升降大權,“為事先以性名相請托者,一切皆罷去不問”。“經他考查不合格的官吏,皆被免職。”楊世明說,因而任瀚也得罪了權門,而被彈劾勒職為民。“雖然這首詩還未考證是他何時所作,但‘我欲長嘯飛青天’也表達了他對當世社會的批判。”

大臣有大臣的盤算,詩人有詩人感情的共鳴。”楊世明解析,謝自然飛天傳說起初只是一則傳聞,但隨著時間流逝和詩人的不斷引用,已經是南充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古代詩人詞人借用謝自然飛天傳說吟詩作詞,不僅是處於人生低谷的呐喊,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對當時社會陰暗面的批判。“他們個個飽經滄桑,幾度沉浮,但不斷地尋找精神支柱,挺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活出了真實的自我。”

蘇軾被貶謫期間,不僅寫下《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更寫下《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寄託了他在謫居時期的思想感情;任瀚因為人正直,個性倔強,辦事公道,不逢迎權貴,任職考功郎中時手掌握人事、監察官史成績考核和升降大權,“為事先以性名相請托者,一切皆罷去不問”。“經他考查不合格的官吏,皆被免職。”楊世明說,因而任瀚也得罪了權門,而被彈劾勒職為民。“雖然這首詩還未考證是他何時所作,但‘我欲長嘯飛青天’也表達了他對當世社會的批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