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逝世

在414年前的今天, 1603年3月24日 (農曆二月十二),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逝世。

我已經嫁給了英格蘭整個國家;我只是婦道人家, 但是我有著囊括四海的帝王胸懷,

一個英格蘭王應有的胸懷——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 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距今484年)-1603年3月24日, 距今已414年), 英格蘭都鐸王朝女王(1558—1603年在位), 1533年, 伊莉莎白剛出生的時候, 也許沒有感受到她的周圍在籠罩在肅殺、冷酷的環境之中。 宗教改革問題使倫敦充滿了殺氣, 她3歲時母親安妮·博林被父親亨利八世處死, 她也淪為什麼都不是的“私生女”。

亨利八世當年為了達到與原配妻子、來自西班牙的虔誠天主教徒凱薩琳離婚,

從而與安妮·博林結婚的目的, 不惜與羅馬教廷鬧翻, 在英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教運動。 但這一偶然的誘因卻成就了必然的結果, 新教得到了多數英國國民的擁護, 而且從以後的歷史看, 這場宗教改革也是符合英國發展的潮流的。

網路配圖

1553年, 伊莉莎白的異母姐瑪麗一世繼位, 瑪麗同其母凱薩琳一樣, 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 並且她一度淪為私生女並被軟禁的經歷與新教推行的過程密切相關, 這使她對新教恨之入骨, 在位5年間將300多名激進的新教徒推上火刑柱, 因而被稱為“血腥瑪麗”。 此外, 她與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的婚姻, 使英國被捲入與法國的戰爭中, 結果喪失了歐洲大陸上最後一個領地—加萊港,

也使國人深為不滿。 在這一時期, 英國國內劍拔弩張, 像法、德那樣發生大規模宗教戰爭的厄運, 有可能降落到英國頭上。

逆境可以磨練人的心性, 加上伊莉莎白從小受到的良好教育, 使她顯得少年老成。 在其姐“血腥瑪麗”在位期間(1553—1558年), 她因為被捲入一起政變陰謀, 一度被關入倫敦塔之中。 好在苦日子不長, 1558年, 瑪麗去世, 根據她們的父親亨利八世生前確定的繼承順序, 伊莉莎白成為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即位之後, 實行穩妥的宗教政策, 在恢復聖公會、《至尊法》、《單一法令》等新教的標誌的同時, 也對天主教較為寬容, 終於贏得了多數國民的支持, 開始了漫長而穩定的“伊莉莎白時代”。

威廉·納西爾是她執政期間政治上最主要的顧問, 推行積極的外交經濟政策。 伊莉莎白在位期間, 與荷蘭和北德意志漢薩同盟的羊毛交易不斷增長, 成為英國經濟的一大增長點, 意義重大。 但與此同時, 國內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繼續發展, 導致流浪人口的不斷增多。 政府對圈地的禁令抓得很松, 而針對流浪者的“血腥立法”卻抓得很嚴, 每年均有三四百名無家可歸者被推上絞刑架。 儘管這一過程是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步驟, 但顯然是極不人道的。

伊莉莎白眼看西班牙的海上霸業如日當天, 她也不甘落後, 決心分一杯羹, 但前期英國海上力量尚難以同西班牙抗衡, 伊莉莎白便利用海盜霍金斯、德雷克等人的冒險,

從西班牙人手中虎口奪食, 其中後起之秀德雷克在1577年完成了一次歷時三年的環球一周的海盜活動, 收穫巨大, 得到女王的嘉獎, 堪稱海盜活動的經典之作。 到了伊莉莎白時代後期, 隨著海軍力量的增長, 便開始了同西班牙的正面戰爭。 但從他們開始了臭名昭著的販奴活動, 是伊莉莎白時代抹不去的一個污點。

伊莉莎白一生保持處女之身也是她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 她面對來自法、德、西、瑞等國王室的眾多求婚者, 一直巧妙的周旋著, 最後終於以宣佈“我已經嫁給了英格蘭整個國家”來宣告求婚者的全軍覆沒。 她與寵臣達德利勳爵的不尋常關係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但也是只開花, 不結果。 也許她不結婚是明智的,

無論與外國的天主教王室聯姻, 還是與國內的新教貴族結婚都會使她和她的國家陷入到複雜的權力鬥爭中。

但不結婚帶來了繼承人的難題,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是距離最近的親戚, 她因為得罪國內貴族被迫流寓英格蘭, 實際上被伊莉莎白軟禁, 由於瑪麗·斯圖亞特是天主教徒, 使她被捲入英格蘭保守天主教勢力企圖推翻伊莉莎白的一系列政變之中, 最終於1586年被伊莉莎白“不情願”地判處斬首。 但伊莉莎白去世後還是讓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已任蘇格蘭國王的詹姆士繼承了英格蘭王位。 選擇了詹姆士, 而不是其他繼承王位的競爭者, 這也許體現了伊莉莎白的高瞻遠矚。 因為詹姆士的繼位, 使英格蘭和蘇格蘭合而為一, 結束了不列顛島上源於領土野心的自相殘殺和互相威脅,不列顛人從此得以集中精力於海外擴張。

1570年,伊莉莎白被羅馬教廷開除教籍,這使她的宗教政策逐漸變得嚴厲,處死天主教的瑪麗·斯圖亞特就是一個標誌,對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的鎮壓,也進行得異常艱苦。愛爾蘭戰爭進行了9年,加深了兩國之間的裂縫,為後世棘手的愛爾蘭問題埋下伏筆。

伊莉莎白鼓勵的針對西班牙人的海盜活動,以及從貿易和宗教考慮而介入荷蘭獨立戰爭反對西班牙人,大大觸怒了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他開始利用瑪麗·斯圖亞特來反對伊莉莎白,在瑪麗·斯圖亞特被處死之後終於坐不住了,決心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伊莉莎白。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國,結果被船體輕靈、火力射程遠的英國海軍打得大敗而歸,此戰可謂伊莉莎白執政生涯的光輝頂點。此後兩國海軍交手互有勝負,但昔日的偏僻小邦英格蘭能夠與海上霸主西班牙抗衡,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伊莉莎白對歷史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首先,她對新教的恢復和穩妥的策略,使英格蘭通過了宗教改革這一“瓶頸”,避免了像法、德那樣爆發大規模宗教戰爭,甚至導致國家分裂的命運。其次,她在位期間羊毛生產和貿易取得長足發展,這是後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同時海上冒險活動增加、海軍力量迅速增長,這兩點為英國發展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和海上霸主準備好了條件。伊莉莎白在位期間英格蘭的相對穩定、繁榮,也使得像莎士比亞、培根、哈威這樣的傑出人物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天才。不過伊莉莎白的影響比較缺少開創性、變革性的成分,這使她不能被排到更高的位置。

結束了不列顛島上源於領土野心的自相殘殺和互相威脅,不列顛人從此得以集中精力於海外擴張。

1570年,伊莉莎白被羅馬教廷開除教籍,這使她的宗教政策逐漸變得嚴厲,處死天主教的瑪麗·斯圖亞特就是一個標誌,對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的鎮壓,也進行得異常艱苦。愛爾蘭戰爭進行了9年,加深了兩國之間的裂縫,為後世棘手的愛爾蘭問題埋下伏筆。

伊莉莎白鼓勵的針對西班牙人的海盜活動,以及從貿易和宗教考慮而介入荷蘭獨立戰爭反對西班牙人,大大觸怒了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他開始利用瑪麗·斯圖亞特來反對伊莉莎白,在瑪麗·斯圖亞特被處死之後終於坐不住了,決心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伊莉莎白。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國,結果被船體輕靈、火力射程遠的英國海軍打得大敗而歸,此戰可謂伊莉莎白執政生涯的光輝頂點。此後兩國海軍交手互有勝負,但昔日的偏僻小邦英格蘭能夠與海上霸主西班牙抗衡,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伊莉莎白對歷史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首先,她對新教的恢復和穩妥的策略,使英格蘭通過了宗教改革這一“瓶頸”,避免了像法、德那樣爆發大規模宗教戰爭,甚至導致國家分裂的命運。其次,她在位期間羊毛生產和貿易取得長足發展,這是後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同時海上冒險活動增加、海軍力量迅速增長,這兩點為英國發展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和海上霸主準備好了條件。伊莉莎白在位期間英格蘭的相對穩定、繁榮,也使得像莎士比亞、培根、哈威這樣的傑出人物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天才。不過伊莉莎白的影響比較缺少開創性、變革性的成分,這使她不能被排到更高的位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