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胎心監護並非萬能:數數胎動更放心!

對於准媽媽們來說, 沒有什麼比寶寶的健康更加重要。 對於肚子裡的寶寶, 准媽媽們更是恨不得能天天都知道寶寶的變化。

這個時候有胎心監測功能的胎心儀就受到了准媽媽們的熱烈追捧。 每天抹點果凍膠, 那起聽診器, 就能獲得寶寶的動態。

說到這裡, 是不是感覺胎心監測十分方便?但是, 如果嚴肅認真地根據胎心儀的數位結果來判斷胎兒的健康狀況, 可就不那麼嚴謹了。

胎心監護是什麼?

在上世紀70年代, 胎心監護——婦產科學界整出一種比胎心儀更靠譜的方法, 用於監測胎兒在孕媽子宮內的安全情況。

胎心監護記錄的, 不是某一個時刻, 而是在一段時間內胎兒心跳節律的變化, 也就是通過把每個時間點的胎兒心跳速率(簡稱胎心率)都記錄下來, 然後「連點成線」。

所以, 往往能反映更多問題。

胎心監護也有問題

雖然胎心監護因為收集的資料更多, 能反映的問題也更多, 但它在臨床的使用中, 卻被發現並沒有減少圍產兒(指孕28周到產後一周的寶貝)的死亡率, 倒是白白增加了剖宮產的數量。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即使是胎心監護, 也依然很難捕捉到很多胎兒在死亡前的活動異常, 有可能兩天前的胎心監護還好端端,

兩天后, 就不行了;另外, 由於對監護異常的判斷標準還並不完善, 也使得誤判時有發生。

這麼說來, 難道就沒有更靠譜的觀察胎兒安全情況的方法了嗎?

答案是:有的, 而且零成本。

數胎動最靠譜!

胎動是什麼?

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胎兒在子宮裡的活動」。

一般在孕18~24周, 當寶寶的手腳可以碰到媽媽的子宮壁時, 胎動就發生了, 對孕媽來說, 那是一種肚子從裡面晃了一下的感覺。

數胎動的方法如下:

從孕28周開始, 每天在早、中、晚飯後各數1次胎動, 因為餐後血糖水準較高, 寶寶也精神飽滿, 拳腳會比較活躍。

數的時候要靜坐或側臥, 每次數一小時, 再把這三次胎動的次數乘以4, 就得出了12小時的胎動總數。

正常健康的情況下, 寶寶的胎動次數應該是每小時3到5次, 所以12小時應該有30~40次, 或者更多。

如果12小時還不到10次, 就表明胎兒可能缺氧;若連續12小時沒有胎動, 就應該立即聯繫醫生, 採取搶救措施。

最後, 不少的准媽媽都想找到一個方便、簡單的方法來留意寶寶的動向。

其實, 很多時候對身體細心、持久的觀察與體會, 要比盲目依賴科技和器械更重要。 從數胎動開始, 去用心體會和感受你的下一代, 同時又能保障安全, 不是也很有意思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