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真實的多爾袞和多鐸

愛新覺羅·多鐸, 清初著名將領。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 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 鑲白旗主, 時人通稱十王。

多爾袞清順治初皇父攝政王,

軍事統帥,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 9歲時, 與弟多鐸被合立為一個和碩額真, 同掌一旗。

天聰二年從後金汗皇太極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 俘眾萬餘, 以功賜號墨爾根戴青, 封固山貝勒。 三年, 從皇太極自龍井關入明邊, 與貝勒莽古爾泰等圍攻北京,

敗山海關援兵於薊州(今天津薊縣)。 次年,還師先行, 再敗明軍。 五年, 初設六部, 受命掌吏部。 參加大淩河城之戰, 率先衝擊, 勇勝明總兵祖大壽部。 六年, 與貝勒濟爾哈朗在歸化城西南黃河岸俘蒙古部眾千餘。 七年, 皇太極問進軍方向, 力主以征明為先, 奏言乘機入明邊、圍北京, 被採納, 縱掠山西等地。 九年, 與貝勒嶽托、薩哈璘、豪格等統兵萬餘招撫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子額哲, 獲元朝傳國玉璽“制誥之寶”。 回軍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斬6000餘人,俘獲甚眾。

清崇德元年(1636), 晉封和碩睿親王。 為配合武英郡王阿濟格進關攻明,受命與多鐸率兵攻山海關,以牽制明軍。 繼從皇太極進兵朝鮮, 同肅親王豪格進克江華島, 迫國王李倧請降,後監築遼陽、都爾鼻城,治盛京至遼河大道。 旋授奉命大將軍, 統左翼四旗兵與揚武大將軍岳托所率右翼軍大舉入關攻明, 越北京至涿州, 分兵八道, 乘虛略山西及保定地區, 擊敗明總督盧象升部。 以私遣甲兵歸家罪, 降為郡王, 被罰銀萬兩。 參加松山決戰,

大敗明薊遼總督洪承疇所統八總兵13萬人, 俘洪承疇。 三月, 迫前鋒總兵祖大壽獻錦州城降, 獲松錦大捷。

在皇太極卒後, 欲爭帝位未成, 立年幼福臨為君也就是順治帝, 與濟爾哈朗聯合輔政, 稱攝政王, 實掌軍政大權。 順治元年, 以奉命大將軍率阿濟格、多鐸等統滿、蒙、漢軍十余萬攻明。

在山海關東威元堡誘降前往乞師的明總兵吳三桂, 合兵在山海關之戰中, 大敗李自成大順軍佔領北京, 確定遷都於此, 以武力統一全國。

制定了先攻農民軍, 後滅南明政權, 聯合漢族官僚地主勢力, 以漢治漢的方略。 分遣部將撫定山東、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衛京畿地區。遣輔國公吞齊喀等赴盛京奉迎順治帝至京。致書南明兵部尚書、大學士史可法,勸其削藩稱臣。後又受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

分遣部將撫定山東、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衛京畿地區。遣輔國公吞齊喀等赴盛京奉迎順治帝至京。致書南明兵部尚書、大學士史可法,勸其削藩稱臣。後又受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