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慣孩子終將成為毒果子,別讓你的愛變成利劍!

(綜合原創, 轉載聯繫微信:名校資訊)家長寵愛孩子是理所應當的, 自己的孩子總是很難狠心打罵批評, 雖說道理都懂, 但畢竟人都是感性的。

為了孩子的將來, 有時候還是必須理性一點, 寵愛孩子可以, 但不能寵溺孩子, 有時候你可能都不知道。 孩子有以下這幾種行為, 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孩子有可能被溺愛了!

1、不懂知足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 普通家庭的孩子把孩子當富二代養, 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愛有多大, 希望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可這真的好嗎?

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 確實沒錯, 但盲目的溺愛, 寧願自己吃苦, 也要讓孩子過得跟富二代一樣, 這樣如何教會孩子知足?

我們經常看到類似的新聞:

1)父母省吃儉用, 孩子卻揮霍無度, 到處亂請客, 伸手要錢從不懂父母的艱辛, 還怪父母甚至動手。

2)一個老父親工地打工, 收入僅2000元, 女兒卻要買蘋果手機。

3)看到夥伴有的東西, 自己都想要。

......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孩子不懂得知足, 性格驕橫, 自私自利, 就是因為父母的一切讓步, 滿足孩子一切要求, 不管有理無理。 這樣的孩子將來在社會如何立足?成為白眼狼, 是你喜聞樂見的嗎?

滿足孩子的所需, 但也是有選擇性的滿足,

告訴孩子要懂得節制, 而不是一昧的滿足他。

2、左右父母的行為

王先生對女兒蓉蓉寵愛有加, 言聽計從。 有一次跟朋友約好第二天帶孩子一起去爬山, 行程都安排妥當了。 結果再第二天的時候, 蓉蓉突然不想爬山, 想去公園釣魚——

爸爸, 我不想去爬山, 我要去釣魚。

寶寶乖, 咱們下次再去釣魚好嗎?這次大家約好了, 一起去爬山, 這麼多夥伴一起玩耍, 不好嗎?

不管不管, 我就要釣魚......

蓉蓉看王先生沒有妥協的意思, 立馬躺地上打滾耍賴大哭了起來!最後沒辦法, 行程只能取消。

從此次小事件來說, 蓉蓉習慣了家人都要聽她的, 凡遇到一點不順自己意思的, 就無理取鬧, 以此方式證明自己在家的位置, 試圖左右父母的行為。

這就是平常對孩子百依百順的結果, 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想要什麼就要什麼, 從沒有被拒絕過, 就有可能把孩子養成如上所說的習慣。 等孩子走向社會的時候, 不再是個人為中心, 他會心裡落差很大。 你不給孩子好好教育, 將來社會會幫你教育, 代價多大可想而知。

3、不懂得分享

說實在的, 分享這件事, 其實不用父母特意去教, 孩子本身是也懂的, 除非家長本身自私自利, 從小就跟孩子強調, 玩具不准給他們玩, 零食自己吃......

不跟別人分享, 只想拿別人的, 這只會害了孩子。

4、常在公眾場合讓父母難堪

1)在親戚朋友家大吵大鬧, 完全不講道理。

2)在公共場合撒潑打滾, 不把看中的玩具買了, 誓不甘休。

3)家裡有客人時, 孩子稍有不順心就摔東西。

4)坐公交地鐵時, 孩子不能好好坐著, 就是要吵鬧。

......

類似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碰到過, 孩子小時候不懂可以理解, 但稍微長大些了, 還有這樣的情況, 家長可真是要留心了。

孩子的每一次哭鬧, 家長都完全妥協, 想辦法滿足孩子。 時間一長, 誰都管不了孩子。不管什麼情況下,他們依然不管不顧,就是讓家長難看,下不了臺。

5、要孩子幫忙還要求他

週末的時候小墨去表姐家,我們在忙著做飯擺盤,表姐叫小外甥幫忙拿一下筷子。

“寶貝,拿一下筷子,準備吃飯了”

“媽媽,這是我在幫你忙嗎?你得求我才行”

這......拿一下筷子,就要求你?不是開玩笑,他很認真的說的!當時我就震驚了!是什麼讓孩子如此呢?

除了溺愛,想不出別的了!孩子的一切都包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要求孩子做什麼,他也不會認為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他自己應該做的,而是覺得家長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

長久以此,父母喊孩子做什麼,他不理睬或者視若無睹,做一件事要反復求他,如此,孩子真的被寵壞了!家長要及時調整你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否則你的求,和縱容,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害的終究是孩子。

溺愛無處不在,尤其現在很多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隔輩親,他們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教育孩子,家裡就要說好,統一立場,該批評的批評,該表揚的表揚,要把握好溺愛和關愛時間的度。

不想孩子成為溺愛的毒果子,現在開始要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獨立自主,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再當孩子的附屬品和依賴品,否則社會早晚會幫你教訓他。

除了以上看法,大家可以留言討論分享,互相學習,不止孩子需要進步,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一起進步。

誰都管不了孩子。不管什麼情況下,他們依然不管不顧,就是讓家長難看,下不了臺。

5、要孩子幫忙還要求他

週末的時候小墨去表姐家,我們在忙著做飯擺盤,表姐叫小外甥幫忙拿一下筷子。

“寶貝,拿一下筷子,準備吃飯了”

“媽媽,這是我在幫你忙嗎?你得求我才行”

這......拿一下筷子,就要求你?不是開玩笑,他很認真的說的!當時我就震驚了!是什麼讓孩子如此呢?

除了溺愛,想不出別的了!孩子的一切都包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要求孩子做什麼,他也不會認為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他自己應該做的,而是覺得家長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

長久以此,父母喊孩子做什麼,他不理睬或者視若無睹,做一件事要反復求他,如此,孩子真的被寵壞了!家長要及時調整你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否則你的求,和縱容,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害的終究是孩子。

溺愛無處不在,尤其現在很多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隔輩親,他們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教育孩子,家裡就要說好,統一立場,該批評的批評,該表揚的表揚,要把握好溺愛和關愛時間的度。

不想孩子成為溺愛的毒果子,現在開始要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獨立自主,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再當孩子的附屬品和依賴品,否則社會早晚會幫你教訓他。

除了以上看法,大家可以留言討論分享,互相學習,不止孩子需要進步,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一起進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