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江溫嶺老鐵匠力與火中品苦樂

每天一大早, 浙江溫嶺市城南鎮嶴環老街內, “王福君打鐵店”裡就會傳出“叮叮噹當”的聲音。

天氣很熱, 熊熊的爐火、四濺的火花, 還有王福君額頭上閃亮的汗珠, 似乎都在向人們訴說:打鐵, 是一份辛苦活。

打鐵這門技藝是祖輩們代代傳下來的, 王福君和他的兄弟是第三代“傳人”。 14歲開始, 王福君就隨父親掄起大錘打鐵, 到現在, 已堅持了40年。

從冷兵器時代開始, 打鐵一直是一門古老而火熱的鍛造技藝。 “鐵匠爐火紅一紅, 抵過木匠兩三工”, 這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南一帶的“流行語”, 足見當時打鐵行業的興旺。

但後來隨著機械製造業的迅猛發展, “叮叮噹當”的打鐵聲已逐漸從人們的生活中遠去。

雖然鐵鋪沒了往日的輝煌, 但王福君說, 只要還掄得動錘子, 他就要繼續打下去, 把這門老手藝堅持下去。

生於“打鐵世家”, 14歲掄起打鐵錘

嶴環老街車站附近, 還沒到王福君的打鐵店, 遠遠就聽到了一陣“叮叮噹當”的敲打聲。 循聲而去, 只見一間老房子裡, 王福君夫妻倆正輪流捶打著鐵塊, 你一錘, 我一錘, 金紅發軟的鐵面飛濺出紅色的火星。 鐵塊稍有冷卻, 就會變硬。 王福君將鐵塊放入爐火中煨紅後取出, 夫妻倆繼續反復捶打, 配合默契。

記者注意到, 王福君的打鐵店條件很簡陋, 甚至連個招牌也沒有, 只用白漆在門上和牆上歪歪扭扭地寫上了“王福君打鐵店”這幾個字,

算是店名。 店名下是王福君的手機號碼。 這間打鐵店, 佈滿著歲月的痕跡, 鐵屑把屋裡的物件都“染”成了黑色。 雖然打鐵店面積不大, 只有20多平方米, 但是各種器具一應俱全。

王福君洗了洗手, 坐了下來, 和記者聊起了過去的那些事。

王福君的爺爺和父親都是打鐵匠。 王福君說, 爺爺在父親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打鐵這門手藝, 父親是跟著他的師兄弟(爺爺的徒弟)學的。 過去, 打鐵是一個熱門行業, 來打鐵店當學徒的也特別多。

王家有三兄弟, 王福君排行老二。 作為“打鐵世家”, 三兄弟跟著父親學習打鐵這門手藝, 似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14歲那年, 王福君隨著父親掄起大錘打鐵。

“衣服上都是被火星燒出的洞,

這些洞密密麻麻的, 衣服看上去就像個米籮。 ”回想起兒時學打鐵的經歷, 王福君依然記憶猶新。 記者看到, 他的手臂上滿是被火花灼傷的點點疤痕。 “以前濺到會覺得痛, 現在當然也痛, 但是習慣了。 ”

一把菜刀包含22道工序

都說“師傅領進門, 修行看個人”。 一件簡單的鐵具, 看著雖然不起眼, 卻蘊含著諸多門道。 憑藉著精准的眼力, 王福君總能準確地判斷打鐵力度和煆燒溫度, 形狀各異的鐵料在他手裡被打造成各種鐵器。

原本, 王福君幫著父親一起經營打鐵店。 父親的年齡越來越大, 體力也越來越差。 後來, 王福君接下了父親的打鐵店, 獨當一面。

在王福君的店裡, 有不少完工的菜刀、鋤頭等生產器具。 同是菜刀,

樣式還各種各樣。 閃著“寒光”的刀口看上去特別鋒利。 王福君提醒記者要小心, 別被劃傷了。

“別小看打鐵這門手藝, 光這把菜刀, 裡面就包含著22道工序。 ”說著, 王福君給記者演示起了菜刀的製作工序來。 一把菜刀通常需要八兩半的鐵料。 王福君選好鐵料, 將它放入爐火裡燒紅後, 鉗到大鐵墩上, 和妻子一起用錘子反復捶打。 菜刀的樣子初步成型後, 他和妻子互相配合, 在刀口處添加鋼塊。

“嵌鋼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王福君介紹, 鐵無鋼不快, 鋼無鐵不牢。 這就好比人要吃飯, 都說“人是鐵飯是鋼”, 就是同個道理。 而鐵具裡鋼的成分比例直接關乎成品的品質:如果鋼的成分比例太少, 刀口就不鋒利;鋼的成分比例過多, 在鍛打時,

鐵器就容易斷裂。

選料、燒料、鍛打、嵌鋼, 這只是打造菜刀的前期工序, 接下去還要進行淬火、回火、拋光、打磨等多道工序。 把嵌好鋼的菜刀放到爐火裡, 不到幾分鐘, 菜刀就變成暗紅色, 王福君從爐子裡夾出菜刀, 放入水桶裡。 伴著“撲哧、撲哧”的聲響, 菜刀上冒出縷縷青煙。 “這就是淬火, 主要是為了提高鐵具的硬度。 ”

面臨時代衝擊, 最後堅持了下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是嶴環打鐵業的盛期。 光是嶴環街上就有30多家打鐵鋪, 鐵鋪前人來人往, 家家生意都很好。 從鋤頭、犁頭、彎刀、鐮刀各種農具, 到菜刀、剪刀等各種生活用具, 基本都是手工製作, 鐵匠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 晚上加班加點打鐵也是常事。 打鐵自然而然也成了一門吃香的行當, 所以也就有了“鐵匠爐火紅一紅,抵過木匠兩三工”的說法。

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機械製造業的發展,鐵器工藝開始工業化批量生產,不僅外形越來越精良,而且相對於純手工打造的價格也更便宜,願意到鐵鋪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曾經“吃香”的打鐵匠,也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王福君三兄弟,弟弟老早就去外地做生意,曾經一起打鐵的師兄弟也紛紛改行,只有王福君和哥哥繼續從事老本行。30多家打鐵鋪最後也只剩下七八家。

“外出的人多了,種地的人少了,也沒人砍柴了,農具的銷量大大減少,只能打打菜刀之類的生活用具,一年銷售的菜刀也沒有以前一個月的量。菜刀製作手藝麻煩,根本賺不了幾個錢。”當時,王福君也想過轉行,不再當一個鐵匠。那個時候,弟弟讓他去外地,幫忙一起做生意,但是他聽不懂普通話,就沒去。那會,敲鈑金很流行,賺的錢也很多,他也想過要去學。但是,敲鈑金要當3年學徒,就意味著這3年基本沒有收入,一家人都依靠著他,所以最後又放棄了。“我想著,還是把店守下去,生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喜歡這個老行當。”

所幸,王福君堅持下來了。他說,現在給村民打一兩樣農具,基本賺不了錢,主要還是靠批發銷售菜刀等生活用具給外地同行。嶴環菜刀的名氣一直很響亮,很多同行不打鐵後,特意找過來,專門來批發菜刀等鐵器回老家賣。現在,溫州、寧波等地都有他的顧客。“一年下來可以打6000多把菜刀,批發價雖然比較低,但是薄利多銷,賺的錢也能夠維持我們夫妻倆的日常開銷。”

打了一輩子鐵,王福君還對祖上傳下來的手藝進行了改良。除了保留傳統的爐火灶台等,他還增加了壓力機、空氣錘等現代化工具。“打鐵的有些工序,必須要手工操作,沒法用機器去替代,但和40年前相比,有了這些輔助工具,打鐵省力多了。你看,用這空氣錘,鐵器的模子出來就省勁多了。以前,全靠人力一下一下地搗,特別費勁。”

他們也許是最後的鐵匠

現在,嶴環街上僅剩的幾家打鐵店,基本上都是“夫妻店”。打鐵的活,一人沒法完成,需要有個人搭把手,但沒有人當學徒,老鐵匠們就把妻子給“培養”起來。“苦的就是她。”王福君有些無奈。

說起手藝傳承的事,王福君心裡有點感傷。俗話說,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王福君說:“打鐵這種技藝雖然看著簡單,但並不易學,一般心靈手巧的都至少要學3年。所以,很多人根本沒有辦法堅持下去。打鐵也特別辛苦,現在這個天氣,光是爐火邊的溫度就有五六十攝氏度了,房間裡熱啊!”

“做鐵匠討不到媳婦啊!以前我嫁給他,是看中這一門手藝,在那時,有手藝的話,就能活下去。但現在不同,哪家父母願意把女兒嫁給鐵匠,不體面。沒有學徒,兒媳婦總也不能和我一樣,幫忙打鐵吧!”王福君的妻子坦言。

王福君的兒子在廠裡上班,從事機床工作。其他鐵匠的子女,也沒有一人和打鐵打交道。王福君說,傳到第三代,打鐵這門技藝就斷了。也許他們這一批人,要成為城南鎮最後的鐵匠。

雖然現在已經55歲了,但王福君說,只要還掄得動錘子,他就要繼續打下去,把這門老手藝堅持下去。

記者從溫嶺市城南鎮人民政府瞭解到,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目前城南鎮裡已準備對嶴環老街進行改造,其中有一塊是打造傳統手工藝的非遺一條街,屆時,王福君這類傳統藝人可以向遊客展示自己的傳統技藝。政府還可以幫助王福君等鐵匠申報“非遺”,打造品牌,提升經濟價值。

所以也就有了“鐵匠爐火紅一紅,抵過木匠兩三工”的說法。

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機械製造業的發展,鐵器工藝開始工業化批量生產,不僅外形越來越精良,而且相對於純手工打造的價格也更便宜,願意到鐵鋪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曾經“吃香”的打鐵匠,也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王福君三兄弟,弟弟老早就去外地做生意,曾經一起打鐵的師兄弟也紛紛改行,只有王福君和哥哥繼續從事老本行。30多家打鐵鋪最後也只剩下七八家。

“外出的人多了,種地的人少了,也沒人砍柴了,農具的銷量大大減少,只能打打菜刀之類的生活用具,一年銷售的菜刀也沒有以前一個月的量。菜刀製作手藝麻煩,根本賺不了幾個錢。”當時,王福君也想過轉行,不再當一個鐵匠。那個時候,弟弟讓他去外地,幫忙一起做生意,但是他聽不懂普通話,就沒去。那會,敲鈑金很流行,賺的錢也很多,他也想過要去學。但是,敲鈑金要當3年學徒,就意味著這3年基本沒有收入,一家人都依靠著他,所以最後又放棄了。“我想著,還是把店守下去,生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喜歡這個老行當。”

所幸,王福君堅持下來了。他說,現在給村民打一兩樣農具,基本賺不了錢,主要還是靠批發銷售菜刀等生活用具給外地同行。嶴環菜刀的名氣一直很響亮,很多同行不打鐵後,特意找過來,專門來批發菜刀等鐵器回老家賣。現在,溫州、寧波等地都有他的顧客。“一年下來可以打6000多把菜刀,批發價雖然比較低,但是薄利多銷,賺的錢也能夠維持我們夫妻倆的日常開銷。”

打了一輩子鐵,王福君還對祖上傳下來的手藝進行了改良。除了保留傳統的爐火灶台等,他還增加了壓力機、空氣錘等現代化工具。“打鐵的有些工序,必須要手工操作,沒法用機器去替代,但和40年前相比,有了這些輔助工具,打鐵省力多了。你看,用這空氣錘,鐵器的模子出來就省勁多了。以前,全靠人力一下一下地搗,特別費勁。”

他們也許是最後的鐵匠

現在,嶴環街上僅剩的幾家打鐵店,基本上都是“夫妻店”。打鐵的活,一人沒法完成,需要有個人搭把手,但沒有人當學徒,老鐵匠們就把妻子給“培養”起來。“苦的就是她。”王福君有些無奈。

說起手藝傳承的事,王福君心裡有點感傷。俗話說,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王福君說:“打鐵這種技藝雖然看著簡單,但並不易學,一般心靈手巧的都至少要學3年。所以,很多人根本沒有辦法堅持下去。打鐵也特別辛苦,現在這個天氣,光是爐火邊的溫度就有五六十攝氏度了,房間裡熱啊!”

“做鐵匠討不到媳婦啊!以前我嫁給他,是看中這一門手藝,在那時,有手藝的話,就能活下去。但現在不同,哪家父母願意把女兒嫁給鐵匠,不體面。沒有學徒,兒媳婦總也不能和我一樣,幫忙打鐵吧!”王福君的妻子坦言。

王福君的兒子在廠裡上班,從事機床工作。其他鐵匠的子女,也沒有一人和打鐵打交道。王福君說,傳到第三代,打鐵這門技藝就斷了。也許他們這一批人,要成為城南鎮最後的鐵匠。

雖然現在已經55歲了,但王福君說,只要還掄得動錘子,他就要繼續打下去,把這門老手藝堅持下去。

記者從溫嶺市城南鎮人民政府瞭解到,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目前城南鎮裡已準備對嶴環老街進行改造,其中有一塊是打造傳統手工藝的非遺一條街,屆時,王福君這類傳統藝人可以向遊客展示自己的傳統技藝。政府還可以幫助王福君等鐵匠申報“非遺”,打造品牌,提升經濟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