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夜驚”,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作者:寶寶知道用戶 童芽育兒

如果寶寶夜間睡眠的時候, 翻來覆去, 或者有一些動作, 或者有夜間哭鬧的情況, 而且寶寶沒有清醒, 這個應該是屬於“夜驚”的範圍。

兒童夜驚症屬於一種睡眠障礙, 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導致夜驚出現的原因。

兒童在入睡後突然坐起、尖叫、哭喊、雙目睜大直視, 有的還自言自語, 別人卻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有的孩子會用手摸著嘴, 或者手到處亂指, 有的孩子甚至下床行走, 神情十分緊張、恐懼, 而且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面色蒼白、出汗, 但對周遭事物毫無反應, 數分鐘後緩解, 繼續入睡。

這種發作即“夜驚”, 若經常出現又稱夜驚症。

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調整就可以,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如果不是非常頻繁的話, 也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第一, 這種情況沒有遺傳傾向, 常常有家族史, 爸爸或者媽媽有夜驚或者夜間睡眠不安的情況。

第二, 寶寶如果有一些睡前過度興奮, 或者哭鬧的情況, 睡眠情緒不穩定, 夜間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三, 消化功能紊亂, 寶寶會有夜間睡眠不踏實的情況。 從相應情況的調整看看有什麼變化, 睡前1小時做一些安靜的遊戲, 或講講故事寶寶會很舒服,

另外用一些益生菌類的藥物, 睡前給寶寶洗澡, 洗澡之後給寶寶做全身的按摩。 然後手臂、腿、前胸、後背都做一下按摩, 這樣寶寶在愉快的環境下入睡, 睡眠就會變好, 如果有一點睡眠不安的情況也不用太擔心。

【睡前別太累】

很多頭疼于寶寶睡覺問題的爸爸媽媽會放手讓寶寶去玩,

認為寶寶玩累了, 自然就睡著了。 殊不知這種哄寶寶睡覺的方法很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因為睡前太過興奮, 寶寶雖然生理上進入了睡眠狀態, 可精神活動還在繼續, 睡得並不踏實, 從而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因此, 特別提醒爸爸媽媽, 寶寶偶爾玩累後睡覺沒關係, 但長時間如此弊大於利。 爸爸媽媽還是應該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睡前可進行一些如看書、聽故事等安靜的遊戲, 或者放一些輕鬆的音樂。

睡前1小時開窗戶通風, 在進入臥室前關上, 新鮮的空氣也有利於寶寶安睡一整夜。 也可給孩子常喝些龍眼粥, 龍眼肉10克, 紅棗3枚, 粳米適量, 水適量, 將各物洗淨, 加水煮成稀粥。

中醫認為:龍眼肉性平味甘, 主五臟邪氣用, 安神志, 久服強魂魄, 聰明, 與大棗粳米同用, 可起到安神定驚、和中理脾的作用。

▍寶寶知道:更多孕育知識、寶媽話題等, 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與千萬媽媽在一起學習, 科學孕育, 為愛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