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項鍊除了奢華和臭美 還有用處嗎?還真有

健康定位監測項鍊

這款可穿戴項鍊可以隨時定位老年人的位置, 並傳輸資料給其家人或朋友, 以達到即時監測老年人生活、活動情況。 這款可穿戴設備可以戴在脖子上, 也可以放在口袋裡, 當老年人遇到緊急情況時, 可以按下設備上的一鍵求救按鈕, 資料會通過網路發送至家人或朋友的配套手機APP上, 方便他們及時找到求救老人的位置。 這款設備支援蜂窩無線電、WiFi和GPS。 除了緊急情況, 在日常情況下, 家人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中的APP查看老人的外出活動時長、活動強度級別以及具體位置, 方便了子女或朋友瞭解老人的活動狀況。

除了即時對用戶進行位置監測外, 這款智慧項鍊也可以顯示使用者活動時長和判斷活動強度級別, 方便老年人進行健康管理, 每天進行適度鍛煉。

智慧項鍊分析咀嚼聲音來分析飲食熱量攝入

AutoDiertary是一款智慧項鍊, 通過自帶咽喉麥克風能夠聽到你咬、磨和吞咽的聲音, 並將資料發送給app與正確的食物匹配。 該設備由水牛大學的電腦副教授徐文堯(音)團隊與我國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發。 水牛大學的研發人員建立了人們咬、咀嚼和吞咽食物產生的聲音的資料庫。 團隊表示, AutoDietary與Fitbit等其它可穿戴設備類似, 區別在於設備記錄的是人們攝入的熱量而不是消耗的熱量。

智慧項鍊幫忙控制體重

這款項鍊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研人員研製的。 其原理在於, 當食物通過佩戴者喉嚨時, 會引起該部位的起伏, 而且吃東西與喝水、吃下固體食物和流體食物, 起伏都不一樣。 為此該產品內置壓電式感測器, 可以準確的判定佩戴者吃喝的內容和份量。

現在這款智慧項鍊可以區別固體食物和流體食物、區別熱飲與冷飲, 並且精確率達到90%, 怎麼樣是不是很心動呢!

監控飲食的“智慧項鍊”

WearSens是一個帶有感測器的金屬環, 科學家戲稱其為“節食鏈”。 除了戴在脖子上監控飲食, 該項鍊還可以關聯智慧手機中的應用, 如果每日攝入的食物量超過了卡路里限額, 手機就會震動, 提示你“不能再吃啦”。 同樣, 它還會讓你知道什麼食物不能多吃。

據UCLA的科學團隊解釋, 食物從食道滑下時會產生振動, 不同食物振動的頻率也不相同, 這就是WearSens的工作依據, 利用壓電感測器測出壓力和力度的變化, 分辨不同食物。 經過測試, 該設備分辨固體食物和流質食物的準確率高達90%, 甚至能分辨出冷飲和熱飲。 在食物的軟硬程度上, 準確率也能達到75%左右。

設備會要求使用者輸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目標體重, 隨後根據使用者所吃的食物、進食速度等給出建議。 研究人員稱, 設備還可以用於監測病人每日的服藥情況, 對於曾接受過移植手術的病人來說更是大有裨益, 一旦病人術後出現排異反應, 設備就可以監測到異常呼吸, 及早發現情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