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大帝心目中的三個“清官第一”,到底誰最清,你來評

清官在歷朝歷代都為人所津津樂道, 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往往會在本朝中, 標榜一些清官。 為其他的官員樹立榜樣的效力, 以求其他官員, 都能像他們一樣清廉。 這不, 康熙大帝就用了這個法子, 居然在本朝標榜了三個“清官第一”, 簡直空前絕後。

康熙

一, 第一位首推大家最熟悉不過的“半鴨知縣”于成龍

相信大家在前不久播放的《于成龍》的電視劇中已知其風采, 為官清廉如水一般。 然而, 于成龍也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主, 四十五歲才坐上柳州羅城縣的知縣。 更悲催的是當時羅城縣剛被清朝收復2年,

荒蕪一片, 人煙稀少。 縣衙更是門可羅雀, 大門都沒有, 破敗不堪。 然而于成龍並沒有氣餒, 而是大力鼓勵百姓生產, 耕種, 安撫百姓, 一心想讓百姓過上穩定的生活。

後來, 跟隨他的隨從有的還餓死了, 百姓紛紛自發送來錢糧, 他也一概不收, 而是勸百姓, 留著過日子。 這時, 即使兒子千里迢迢從外地趕來看望于成龍, 他也沒有能力讓兒子吃上一頓飽飯。 最後, 當兒子離開的時候, 于成龍把自己醃制而捨不得吃的鴨子, 砍下一半送給兒子, 在路上吃。 從此, 在百姓當中就有了“半鴨知縣”的稱號。

後來于成龍當上了封疆大吏, 兩江總督, 也沒有放棄艱苦樸素的作風, 每天還是吃青菜, 粗飯。 饑荒之年, 更是把糧食節省下來, 施捨給災民。 所以,

在當時流傳著“要得清廉分數足, 唯學於公食糠粥”, 來讚美他。 又由於他基本上捨不得吃肉, 於是大家都稱他為“於青菜”。

于成龍的清廉作風, 讓康熙皇帝盛讚不已, 其在二十年的宦海生涯中, 居然三次被舉卓異, 並被康熙讚譽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由於于成龍的清廉, 同時也深受百姓的愛戴。

于成龍

二、“天下清官第一”張伯行

張伯行和于成龍一樣, 也是大器晚成, 四十一歲才因進士踏上仕途。 康熙四十二年, 張伯行出任山東濟寧道, 沒想到剛到任就遇上了大饑荒, 百姓流離失所, 饑寒交迫。 看到這, 他沒有向上面請示而果斷開倉放糧, 賑濟百姓。 然而, 有人指控他私自開糧倉, 他毫不畏懼的說道, 倉穀為輕, 百姓為重。 即使問罪,

我也不怕, 上對得起天, 下對得起地, 中間對得起老百姓, 我無所畏懼。

由於, 張伯行耿直的性格, 因此也得罪了自己周圍的很多官員, 好機會從來沒有他的。 康熙四十六年, 皇帝南巡到達蘇州, 在蘇州時, 要求總督和巡撫推薦官員, 當他們把推薦的官員名單呈上去後。 康熙卻沒有看見已盛名在外的張伯行的名字, 於是訓斥總督等官員, 我聽說張伯行為官清廉, 深受百姓愛戴, 他可是國家的棟樑, 你們怎麼不舉薦他。 ”

於是, 把張伯行召到身邊對他說“他們不舉薦你, 朕舉薦你, 將來你要為官清廉, 做出一些政績來, 那時天下人不僅認為你是一個好官, 也會認為朕是一個明君, 所以你要好好為官。 ”

張伯行扮演者

說完之後, 康熙帝即提拔張伯行為福建巡撫,

並賜予“廉惠宣猷”的匾額。 後來, 張伯行並沒有給康熙丟臉, 而是處處嚴以自律, 並要求在自己的管轄內杜絕官員之間的受賄行為。 他並且還寫了一道《禁止饋送檄》, 上面寫道, “一黍一銖, 盡民脂膏, 寬一民, 民即受一分之賜;要一文, 身即受一文之汙。 雖曰交際之常, 於禮不廢。 試思儀文之具, 此物何來?”後人為了好記住, 並時刻記在心裡於是改成了 “一絲一粒, 我之名節, 一厘一毫, 民之脂膏。 寬一分, 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 我為人不值一文。 ”

康熙皇帝非常讚譽張伯行的為官之品, 並盛讚其是“清官天下第一”, 並在後來的千叟宴中極度稱讚他。 張伯行去世, 被賜予“清恪”的諡號, 也是對其一生極恰當的總結。

三, “天下清官第一”王言

此人大家可能比較陌生, 但其為官清廉程度, 也是得到康熙帝的盛讚, 並稱其為“清官天下第一”。

然而, 當初由於王言為官清廉, 性子耿直, 在官場得罪了不少人, 於是就有人彈劾其“家裡有田萬頃, 並且妻妾成群, 極度奢侈”。 當時, 康熙也是聽信小人之言, 信以為真, 於是派人去核查。 當核查官員來到王言家, 看到的卻與彈劾之言有千差萬別。 引入眼簾的是家徒四壁, 飯菜也是粗茶淡飯, 家中哪有什麼妻妾成群, 只有一婦人在那織布。

豫劇張伯行

當時, 王言招待這位核查官員的雞蛋還是從鄰居家借來的, 不僅讓核查官員吃驚道“沒想到天下還有如此清貧的官員。 ”

後來, 核查官員把所見所聞一一報給了康熙帝, 康熙也大驚道,“清官,天下難得的清官。”於是急命召見王言,為表示歉意,康熙答應王言不管要多少金銀財寶,都會答應他,然而王言什麼也不要,只希望留下一世清白。康熙知道王言想要什麼了,於是命令拿來文房四寶,寫下了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下清官第一”送給王言。又要留王言在京為官,但王言婉言拒絕,從此告老還鄉,安度晚年。

康熙也大驚道,“清官,天下難得的清官。”於是急命召見王言,為表示歉意,康熙答應王言不管要多少金銀財寶,都會答應他,然而王言什麼也不要,只希望留下一世清白。康熙知道王言想要什麼了,於是命令拿來文房四寶,寫下了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下清官第一”送給王言。又要留王言在京為官,但王言婉言拒絕,從此告老還鄉,安度晚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