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坑你跳過嗎?論文寫作這些常見錯誤

作者:Linfan

熬過了一段夜不能寐、嘔心瀝血的論文寫作的黑暗時光, 我胡漢三終於又回來了!看著自己的論文從通篇泛著紅光到成稿,

各種滋味湧上心頭, 忍不住提筆要分享一下初次論文寫作容易犯的錯誤, 以饗眾人, 希望大家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寫出棒棒噠文章。

接下我就從摘要寫作一一講起, 細數我犯的那些錯誤!

01

摘要和結論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不瞭解摘要和結論各自的“作用”與“地位”

對於摘要而言, 首先要一句話概括為何進行研究, 然後, 簡單地闡述採用的研究方法, 隨後, 羅列論文最重要的結果, 而不是所有的結果, 最後談談文章的意義即可。

而對於論文的結論部分, 則不再需要贅述為何進行研究, 如何進行研究了。

一般而言, 此時應直截了當、全面地概述所發現的現象、結果。 讓人一看就知道論文發現了哪些現象、提出了哪些觀點。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摘要與結論中結果與結論部分的重複則需要用不同的語句描述進行區分, 萬萬不可直接複製粘貼。

02

引言寫作無邏輯。 要知道, 引言在論文中占的比重常常可以到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在引言中, 我們需要告訴審稿人以及讀者這篇論文的意義, 以及當前領域進行的相關研究以及尚未開展的工作, 我們進行了什麼工作, 讓人們看完引言, 就能夠對作者為什麼開展這個研究以及開展什麼什麼研究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引言的寫作是一個講故事的過程, 邏輯非常重要, 羅列文獻並不可取,

每一篇引用的文獻都要體現出它的作用。

第一次寫文章的小白常常會按照時間順序來羅列文獻, 而缺少必要的邏輯性。 此外, 新手在引文常常會不自覺得否定前人工作。 正常情況下, 我們可以說某某做了某些工作, 但他們沒有做另外一些工作, 而非去否定他人的工作。

03

結果部分邏輯結構混亂, 讓人不明所以

結果部分的邏輯非常重要, 不能把毫無相關的兩部分結果生搬硬湊來增加篇幅, 一篇文章一般通篇下來會在7000詞以內, 所以不用過多追求篇幅。 所以在撰寫結果部分時需要理清邏輯, 搞清楚各部分結果之間的關係, 不能想到哪出是哪出, 要麼結果層層遞進, 要麼按邏輯並列展開, 呼應實驗部分。

04

論文幾乎沒有任何討論

論文的討論其實是很重要的。 我有個導師和我說, 一開始他幫助他的研究生修改論文的時候, 都會對這點進行批註, 但後來逐漸都不說了, 因為研究生都不進行修改。 就我個人的一點經驗, 論文的討論部分主要是分析自己的結果, 合理地對結果進行討論和解釋。這裡可以適當去引用他人的結果進行比較討論,以此來充實討論部分。

05

結論部分羅列過多

正常情況下,論文的結論寫上3-4條就很多了。結論部分是通篇的總結,需要精心提煉,而不是所有結果的羅列,只需要挑核心的結論來闡述。新手常常容易把論文的每一個段落都挑選一句話放到結論部分,畢竟都是孩子,哪個也捨不得丟。

06

參考文獻格式混亂

簡要談談我在參考文獻中出現的問題。同一篇參考文獻多次出現,即使是用Endnote也偶爾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引用論文資訊不全。正常的情況下,引用一篇論文基本上都會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頁碼。

但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參考文獻中缺失了部分資訊,這個時候就需要去文獻原文中獲取相應資訊了。期刊的全程簡稱不統一,在使用Endnote時偶爾會出現期刊全簡稱不統一的問題,這一點只能後期一一核對。

07

圖表製作比較粗糙。圖表的品質決定了審稿人對你的印象

剛開始寫論文時,我用的圖片一般是直接用資料處理軟體匯出的,圖片中的注釋常常比較小,所以現在我一般都會進行後期處理,以求達到清晰美觀。此外,實驗曲線是需要有error bar的,一開始處理資料,這一點總是容易被忽略,明明做了幾組重複,卻沒有相應的統計。

而圖表一般要求是三線表,切記不要一會全實線,一會三線,格式不統一常常會給審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最後,祝大家早日發出心怡的文章!

歡迎投稿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合理地對結果進行討論和解釋。這裡可以適當去引用他人的結果進行比較討論,以此來充實討論部分。

05

結論部分羅列過多

正常情況下,論文的結論寫上3-4條就很多了。結論部分是通篇的總結,需要精心提煉,而不是所有結果的羅列,只需要挑核心的結論來闡述。新手常常容易把論文的每一個段落都挑選一句話放到結論部分,畢竟都是孩子,哪個也捨不得丟。

06

參考文獻格式混亂

簡要談談我在參考文獻中出現的問題。同一篇參考文獻多次出現,即使是用Endnote也偶爾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引用論文資訊不全。正常的情況下,引用一篇論文基本上都會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頁碼。

但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參考文獻中缺失了部分資訊,這個時候就需要去文獻原文中獲取相應資訊了。期刊的全程簡稱不統一,在使用Endnote時偶爾會出現期刊全簡稱不統一的問題,這一點只能後期一一核對。

07

圖表製作比較粗糙。圖表的品質決定了審稿人對你的印象

剛開始寫論文時,我用的圖片一般是直接用資料處理軟體匯出的,圖片中的注釋常常比較小,所以現在我一般都會進行後期處理,以求達到清晰美觀。此外,實驗曲線是需要有error bar的,一開始處理資料,這一點總是容易被忽略,明明做了幾組重複,卻沒有相應的統計。

而圖表一般要求是三線表,切記不要一會全實線,一會三線,格式不統一常常會給審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最後,祝大家早日發出心怡的文章!

歡迎投稿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