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中國縱橫家開山祖師,智慧“先知”:如何在複雜人世縱橫馳騁

【01】

鬼穀子是河南洛陽人, 本名王利, 因隱居地名鬼穀(又稱歸穀), 故自號稱鬼穀。

鬼穀子是中國縱橫家、命相家、風水家、陰陽家、兵家、仙家、醫家等諸多學說門派開山祖師。

他有一部廣為人知的著作《鬼穀子》,

這部集他權謀、辯論及遊說技巧於一身的作品,

歷經千年磨礪, 至今仍閃耀著縱橫天地間的智慧的光芒。

學者認為, 由於鬼穀子縱橫思想實用性太強, 戰力驚人,

歷代崇尚儒家學的皇帝對其十分恐懼,

以致於鬼穀子兩千年來一直得不到應有的尊崇。

但是, 另一方面,

正是鬼穀子縱橫思想蘊含著天道、世道、人道的智慧,

他的思想得以在龐雜的中華諸子百家的智慧中脫穎而出,

一直以來都為民間學者所重視, 生生不息, 廣泛流傳,

特別是在指導人類參與國與國戰爭及社會鬥爭的過程中, 鬼穀子思想大放異彩。

鬼穀子長期隱居, 古代書籍關於其社會活動以及取得的實績情況記載並不多。

但他有四個傑出的弟子均被我們所熟知,

這就是蘇秦、張儀和孫臏、龐娟,

前兩人以合縱連橫之術聞名于戰國諸候, 張儀更助秦國統一六國。

後兩人皆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先後出道, 各為其主,

立下赫赫戰功, 各助魏國、齊國完成霸業。

相傳商鞅、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蔡澤、鄒忌、酈食其、蒯通、黃石、李牧、魏僚等牛人亦是他的弟子, 可惜沒有太多的書籍給以佐證。

【02】

鬼穀子智慧重點之一是其遊說技巧, 把遊說技能視為一個出色的縱橫家必備的能力。

他認為:“口是心靈的門戶, 心是靈魂的主宰。 ”(《鬼穀子·捭闔》:“口者, 心之門戶也。 心者, 神 之主也。 ”)

鬼穀子遊說技巧注重心理和口才的綜合運用, 鬼穀子認為, 遊說多先由“揣”、“權”人手, 即開始時敘說外在形勢, 揣摩其意, 再因人、因時而異, 誘之以利、威之以勢, 使之循計行事。

《鬼穀子·揣篇》指出:“必以其甚喜之時, 往而極其欲也, 其有欲也, 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 往而極其惡也, 其有惡也,

不能隱其情。 ”

每個國家,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利益和出發點, 要改變他們的立場, 遊說當然並非易事, 因此, 遊說者常常要根據形勢的變化, 迅速改變遊說策略, 甚至不得不採取極端辦法激發對方露出底牌, 順勢得到實情, 最後達到遊說的目的。

【03】

蘇秦出身農民家庭,

年少即有大志向,

他從鬼穀子處出師後, 即奔向秦國, 提出統一六國的策略, 但沒被接受。

這時錢花沒了, 衣服破了, 他灰溜溜地回到家中, 妻子和嫂子都沒有給他好臉色。

一番痛定思痛, 他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遊說六國合縱抗秦。

這段遊說過程堪稱精彩, 而他把鬼穀子的遊說思想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他先是這樣說服燕國, 蘇秦對燕文公說:“你知道為何燕國甚少發生戰爭嗎?”

燕文公:“為什麼呀?”

“因為趙國是燕國的屏障, 但是大王卻不和趙國交好, 而要割地給秦國, 這樣的做法多愚蠢呀!”

蘇秦說, “依臣之見, 您只有與趙國結盟, 合力對抗秦國, 這才是讓燕國真正免受戰亂的好辦法啊!”

燕文公點頭稱是, 高高興興地備好車馬把蘇秦送到趙國。

蘇秦對趙肅侯說:“當今諸候,以趙國最強,亦為秦所忌憚。”

“秦國現在不敢對趙國怎樣,是因為秦國怕一旦舉兵伐趙,韓、魏兩國就會偷襲秦國。”

“韓、魏沒有崇山峻嶺作為屏障,一旦秦兵大舉進攻,吞併兩國,則進攻趙國的日子也不遠了。”

“趙、韓、魏等六國的土地比秦國大不知多少倍,士兵多十倍。假如六國團結一致,破秦不在話下。”

依我的看法,不如約這六國國君結盟定誓,結為兄弟。如果秦攻打一國,其他五國共同相救;“

”如有背叛者,諸侯共伐之。秦國雖然強大,但一國的力量肯定無法與六國抗衡。”

此後,蘇秦多次利用各國對秦的弱點,憑藉一己雄辯之力,或曉以厲害,或加以利誘,或激發矛盾,逐個說服魏國、韓國、齊國、楚國,同意六國正式結盟,共抗強秦。

蘇秦一人背著六國的相印,風風光光地回到家鄉,而當初嘲諷他的妻子和嫂嫂,這一次無不誠惶誠恐跪在路邊,等候著蘇秦歸來。

【04】

鬼穀子的智慧不僅包含著兵法、權謀的思想,還包含著處世之道,給我們如何正確地處理人複雜的際關係提出了指導的意見。

如《鬼穀子·謀篇》指出:“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關係很親密卻說話見外的話,就會被疏遠;關係很疏遠而說得太多太深就會有危險。

”無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別人不喜歡的,不要強加於他們身上;別人不懂的東西,不要強行教育他人。

”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

別人有所愛好,可以嘗試迎合他的興趣;別人有所憎惡,注意回避,不要提及。

”故陰道而陽取之也。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所以說,可以用隱密的方法進行,而公開地收穫;要去除某事就可以放縱它,放縱的目的在於尋找可乘之機。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

那些不輕易喜形於色的人,可以將大事託付給他。可知心的人,就可以任用;不能知心的人,有謀慮的人不會任用他。

【05】

《鬼穀子》是一部曠世奇書,它在殘酷無道的亂世中誕生,自然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和生存主義意味,千百年來,人們總認為它過於詭辭而乏誠信,縱橫之士又多不堅持基本立場,反復無常,這與儒家思想的大道與君子觀念背道而馳,或為中國大多數封建文人所不齒。

不過,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古典中,這本書在不被統治者和正統文人推崇的情況下,還能夠被完整地保存以來,證明鬼穀子的思想存在較高的理論和實用價值。

那麼,在今天,對於個人來說,研究學習鬼穀子的思想,對於提高對複雜主觀世界的認識,積極應對各類社會問題以及人際關係,提升個人智慧和實際處事能力,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美好人間”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歡迎關注)

蘇秦對趙肅侯說:“當今諸候,以趙國最強,亦為秦所忌憚。”

“秦國現在不敢對趙國怎樣,是因為秦國怕一旦舉兵伐趙,韓、魏兩國就會偷襲秦國。”

“韓、魏沒有崇山峻嶺作為屏障,一旦秦兵大舉進攻,吞併兩國,則進攻趙國的日子也不遠了。”

“趙、韓、魏等六國的土地比秦國大不知多少倍,士兵多十倍。假如六國團結一致,破秦不在話下。”

依我的看法,不如約這六國國君結盟定誓,結為兄弟。如果秦攻打一國,其他五國共同相救;“

”如有背叛者,諸侯共伐之。秦國雖然強大,但一國的力量肯定無法與六國抗衡。”

此後,蘇秦多次利用各國對秦的弱點,憑藉一己雄辯之力,或曉以厲害,或加以利誘,或激發矛盾,逐個說服魏國、韓國、齊國、楚國,同意六國正式結盟,共抗強秦。

蘇秦一人背著六國的相印,風風光光地回到家鄉,而當初嘲諷他的妻子和嫂嫂,這一次無不誠惶誠恐跪在路邊,等候著蘇秦歸來。

【04】

鬼穀子的智慧不僅包含著兵法、權謀的思想,還包含著處世之道,給我們如何正確地處理人複雜的際關係提出了指導的意見。

如《鬼穀子·謀篇》指出:“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關係很親密卻說話見外的話,就會被疏遠;關係很疏遠而說得太多太深就會有危險。

”無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別人不喜歡的,不要強加於他們身上;別人不懂的東西,不要強行教育他人。

”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

別人有所愛好,可以嘗試迎合他的興趣;別人有所憎惡,注意回避,不要提及。

”故陰道而陽取之也。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所以說,可以用隱密的方法進行,而公開地收穫;要去除某事就可以放縱它,放縱的目的在於尋找可乘之機。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

那些不輕易喜形於色的人,可以將大事託付給他。可知心的人,就可以任用;不能知心的人,有謀慮的人不會任用他。

【05】

《鬼穀子》是一部曠世奇書,它在殘酷無道的亂世中誕生,自然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和生存主義意味,千百年來,人們總認為它過於詭辭而乏誠信,縱橫之士又多不堅持基本立場,反復無常,這與儒家思想的大道與君子觀念背道而馳,或為中國大多數封建文人所不齒。

不過,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古典中,這本書在不被統治者和正統文人推崇的情況下,還能夠被完整地保存以來,證明鬼穀子的思想存在較高的理論和實用價值。

那麼,在今天,對於個人來說,研究學習鬼穀子的思想,對於提高對複雜主觀世界的認識,積極應對各類社會問題以及人際關係,提升個人智慧和實際處事能力,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美好人間”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