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研新成果:多肽類藥物可用於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療

我們是, 有趣、漲知識的醫學科研媒體哦^_^!如您喜歡, 請關注我們吧!

前列腺癌是指發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惡性腫瘤, 該病列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6位。 近日, 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稱, 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前列腺癌的治療開發出一種新策略, 即可以通過靶向大多數前列腺癌中都會發生的基因變異來進行治療。

此前, 研究人員發現當TMPRSS2和ERG這兩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發生重定位且融合在一起時, 就會啟動前列腺癌的發育, 而一組大分子多肽正好能夠與ERG蛋白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大分子多肽可以有效靶向ERG蛋白並促進ERG融合蛋白的降解,

而對細胞的正常功能幾乎不產生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 他們通過在能夠產生融合基因產物的細胞系上對這組多肽進行檢測, 並利用大分子多肽來靶向ERG蛋白, 瞭解到這組多肽可以破壞ERG功能;但在不產生這種融合基因產物的細胞中, 這些多肽則幾乎不會對基因表達產生影響。 此外, 他們還研究了這些多肽如何影響ERG調控的生物學過程。

目前, 研究人員面臨的一大難題是這些多肽降解太快, 且持續時間太短, 無法到達指定部位。 因此,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些可以長時間持續的多肽類似物來解決正常多肽的降解速率問題。 研究人員利用動物實驗對這些多肽類似物進行了檢測,

實驗結果表明這些多肽類似物能夠有效抑制獲得ERG融合蛋白的前列腺腫瘤的生長。 在延長治療週期後, 超過三分之一的荷瘤小鼠沒有出現復發跡象。

“這是對我們進行前列腺癌精准治療發出的良好信號。 ” Chinnaiyan教授這樣說道, “雖然只有出現ERG基因融合的前列腺患者才適合這種藥物, 但ERG融合蛋白在前列腺癌中十分常見, 因此這種治療方法一定能使眾多患者獲益”。

這種多肽治療方法還存在一個弊端就是大分子多肽無法直接穿過細胞膜, 這就意味著這些多肽還需要經過某種修飾或利用某種運輸方法來通過細胞膜進而發揮作用, 而小分子藥物卻能夠輕易進入細胞並與靶點結合。

因此, 在接下來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將繼續分析這些多肽與ERG融合蛋白結合的三維結構, 以期將這類大分子多肽進一步開發成抑制ERG的小分子藥物。 與此同時他們還將繼續研究如何將多肽類似物做得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